第171章 170他法

第171章 17o他法

“弟弟,暖瓶不著急。有空常來坐坐,姐這不光有啤酒,八王墳的白酒,常年有。”何佩蘭到底送了兩暖瓶啤酒,她想把另一暖瓶的錢也退給唐植桐來著,唐植桐有分寸,沒要。

八王墳的白酒啊,這個唐植桐熟悉,就在自己投遞的片區。

八王墳就一家白酒造酒廠,剛成立時叫華北酒業專賣公司實驗廠,51年改名四九城東郊釀造廠,53年再次改名為國營四九城釀酒廠,專門生產紅星二鍋頭。

至於什麼順義、大興、通縣、昌平分廠,得等65年以後才會生產“紅星”,所以65年之前四九城市面上只有一種二鍋頭,那就是“紅星”!

“好嘞,蘭姐留步。”唐植桐一手掐著兩把暖瓶,一手拎著一把暖瓶,三暖瓶啤酒,大概有二十一斤。唐植桐朝將自己送出門的何佩蘭示意。

走出去不遠,唐植桐就聽見何佩蘭在吆喝拉客:“新到的啤酒,透心涼的啤酒,一毛三一斤,一斤能頂兩塊麵包!新到的啤酒,透心涼的啤酒……”

唐植桐聽了暗自點頭,瞧瞧人家,為了賣貨是真能放下臉面。當然,這得有個大前提,所有制不能變,否則一茬茬的韭菜就遭罪嘍。

走出去一段路程,唐植桐躲進小衚衕,將何佩蘭的兩個暖瓶收進空間,回頭找機會將暖瓶還給她,啤酒就留在空間慢慢喝吧。

唐植桐走到鐵轆軲把,一幫人在水龍頭旁邊討論的熱火朝天,就連張桂芳也站在外圍。

“媽,幹嘛呢?”看到張桂芳在,唐植桐就不能裝沒看見,總得拉著一塊回家吃飯吧?

“大家在商量著用什麼方法更快更好的滅四害呢。”張桂芳聽見兒子問,轉頭回了一句,又轉回去認真聽。

滅四害,搞衛生運動是關乎每個人的事情,大家熱情、積極性都很高,讓唐植桐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熟悉感,猶如幾十年後大媽們轉分享美食製作小影片、某某食物特點的小文章……

類似標題有:“會了xx的做法,孫子/孫女愛吃飯了”、“癌症最怕的x種菜”……

年輕人一般都懶得點開,唐植桐也差不多,不想聽,想直接就走。

朱大爺眼殘疾,卻獨具慧眼,瞅見唐植桐,直接開口:“桉子,你是咱這片的能人,你說說,你有什麼方法更好的滅四害嗎?”

“我……”被點名的唐植桐有點懵,本想拒絕,但一想到何佩蘭的送的兩暖瓶啤酒,唐植桐決定推一把:“我還真聽來個辦法,專門滅蒼蠅的。倒一小碗啤酒,摻上街道的六六粉,攪勻實,放在蒼蠅多的地方就行了。”

“伱自己試過嗎?這法子管用嗎?”

“你聽誰說的?”

“啥是啤酒?”

……

眾人七嘴八舌的問。

唐植桐挑重點給了回覆:“啤酒啊,西邊那個小酒館就有,一毛三一斤,酒廠剛送過來的,透心涼。我饞了這口很久了,見有賣的打來嚐嚐。至於管不管用,試試不就知道了?反正也用不了一兩啤酒。”

“一毛三一斤也忒貴了,能買倆饅頭了。”

“康大哥,一塊多一斤的白酒您也沒少喝啊?一毛三就貴了?再說,這啤酒不要票啊!大熱天的,買碗酸梅湯還好幾分錢呢,當冷飲喝都划算。”唐植桐調侃道,姓康的這大哥好酒,為了省出錢來喝酒連煙都給戒了。

“讓你說的我心裡都癢癢了,得,今兒破次戒,打一回嚐嚐去。”康大哥也不以為意,為自己喝酒找了個藉口。

“你那是心裡癢癢嗎?你那是酒癮犯了吧?”

“你這戒了滿一天了嗎?一天破一回戒,是吧?”

眾人調笑著,空氣中瀰漫著快樂的氣氛……

飯後,王靜文輔導兩個小姑子寫作業,而唐植桐則陪著張桂芳聊天。

“桉子,西邊那個老6家你還記得嗎?他家老三和你是同學。”張桂芳一邊刷碗一邊向兒子問道。

“嗯,有印象,6老三比我大一歲,小學同學。”唐植桐暈著腦袋點點頭,6老三猴精猴精的,表面說話挺客氣,但背後什麼黑手都下,一個班級沒幾個人喜歡跟他玩。

“聽說賭博連褲衩子都輸沒了,你可不許學他。”張桂芳囑咐道。

“媽,您放心,我這輩子與賭毒不共戴天,絕對不會接觸那玩意。”唐植桐打了個酒嗝,一暖瓶啤酒全造了進去,酒精度數比幾十年後的高,味道比那個尿廠的要好,而且確實頂餓,喝完唐植桐沒吃任何主食。

“那就好,咱好好的日子好好地過,可不興碰那些。”張桂芳沒聽懂兒子玩梗。

“嗯,不碰,腦子有坑才碰那玩意,十賭九輸。要是都能贏,莊家豈不成了做慈善?”唐植桐譏笑道,這世間大多數關係都是利益關係,真正乾淨的慈善少之又少。

這個世道大概是不缺傻子的,虛構一個不勞而獲的人,去忽悠一群想不勞而獲的人,最終養活一批真正不勞而獲的人。

這種例子太多太多了,就比如說那個博彩吧,一個人買幾萬倍,哎,還都中了!甚至連稅金都省下了,你說巧不巧?

這種機率是多少呢?粗略算一下大概在2.24*1o^(-12)的樣子。

如果一定要形容這種機率有多少,大概和天降神雷在沙灘上給電出來五十萬塊遙遙領先差不多。

可能還有點抽象,再換一個直觀、粗鄙的例子。某備孕夫妻身體正常,上帝跟他們說:你們想要孩子,只要今天從早八點半到晚九點連續播種445oo次就可以了!(按成人每次播種1億種子來計算,大概1秒一次)

稍微帶點腦子都知道,這明顯不可能嘛,所以沒有一隻賭狗值得憐憫。

但換成人話就成了:重在參與、重在做貢獻。

唐植桐很喜歡參與,也喜歡做貢獻。今天下午衚衕口的臨時街坊會議給他提了一個醒,做了解實際情況的,往往是能接觸到實際的那些人。

押運科目前面臨的問題,如何去改進,恐怕最終還得去走訪一線押運員。

大佬們,抬起您富貴的小手指支援一下吧,都快掉出榜單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