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324吃請(1 / 2)

第325章 324吃請

接下來的幾天,小王同學埋頭苦幹,吭哧吭哧的踩縫紉機,做了十多雙鞋墊,兩邊家人都有,每人起碼兩雙。

唐植桐則繼續在單位完善推廣考核方案。

隨著走訪的深入,在押運這一方面,唐植桐現每個人的工作方法不盡相同。

雖然四九城押運員都能完成按站、按點的上下包任務,但也偶有差錯。

想來想去,唐植桐還是決定去找方圓溝通。

“圓哥,咱們要不要趁這次機會完善一下工作制度?”唐植桐將自己現的問題說給方圓聽以後,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你這個想法很好,不過,你個人的時間上,來得及嗎?”方圓翻了一下日曆,馬上就月底了,唐植桐要入學。

“我列出綱要來,慢慢完善,這工作讀著書也能抽時間來做。”唐植桐決定自己加加擔子。

“行,那你就放手做!”方圓痛快的答應下來。

唐植桐並不是腦子一熱,他想把制度上的東西形成文字規範,然後拿著規範,向葉志娟丟擲標準化的概念。

這樣一來,就可以說是自己在工作過程中深入調查、思考、總結出來的,不顯突兀。

“嘿嘿,鋼鐵學院。”萬向陽言語裡帶著自豪。

接下來把八項任務分別作為不同單元來介紹、規範。

唐植桐之所以想丟擲標準化的概念,一方面是嘗試加強國家在世界上各行業的話語權,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給各行業帶來的效益。

手冊第一項是火車郵件押運工序流程圖,裡面列出了押運員的八項任務及所需對應技能。

“桉子,忙著呢?”萬向陽臉上掛滿了笑,進門就跟唐植桐遞煙。

標準化,據說在秦朝時就有雛形,但後面沒能傳下來。

規範手冊是唐植桐給起的名字。

“陽哥,這是有啥喜事?咱妹妹的通知書下來了?”唐植桐放下筆,站起身來接煙,猜測道。

所謂八大院校,是建國初期成立的國家重點院校,分別是地質學院、航空學院、礦業學院、石油學院、鋼鐵學院、農機學院、林學院和醫學院。

“哈哈哈,對!昨天收到的。”萬向陽開心的說著,掏出火柴給唐植桐點菸。

儘早實行標準化,不僅可以讓工業往前邁一小步,還能讓工業展少走幾年彎路。

唐植桐看過一些那隻小兔子的動畫片,蜜月期因為標準化的問題,被吊打、調教……

星期六的時候,唐植桐在辦公室伏案奮筆疾書,卻迎來了不之客。

“這可是大喜事,哪個學校?”唐植桐湊上前,點著,問道。

“嚯!北大清華鋼老三,八大院校之,咱妹妹很厲害啊!”唐植桐豎起了大拇指,鋼鐵學院是八大院校之一,現下的招牌非常響亮。

八大院校在四九城北,位於學院路兩側,可以算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學城。

在唐植桐快馬加鞭的趕工下,週五給了方圓一稿考核方案,郵件押運的規範手冊不僅列出了提綱,還充實了部分內容。

萬向陽已經高興傻了,夾著煙,嘿嘿直笑。

這八項任務分別是郵件的接收、不合規格郵件總包的處理、繕制郵件路單、郵件總包的勾挑核對、卸交郵件總包、業務單據的處理、郵政車廂內郵政袋捆堆碼、郵件袋的處理等。

透過將生產過程標準化,可以更準確地現問題和解決困難,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同時還能預防缺陷產品、操作失誤和事故的重複生,提高產品的品質,節約生產資料、提高效率。

在八大院校中,最受百姓青睞的就是鋼鐵學院,素有“窮石油、富鋼鐵、了不起的大礦業”之稱,根本不愁就業。

“走,下館子!我請客。”萬向陽笑了一會,說出了今天來的目的。

“陽哥,咱在食堂吃點吧。”大喜的事,萬向陽開口,唐植桐沒有拒絕,建議道。

唐植桐上次跟小王同學在外面吃了一頓,飯菜漲價,萬向陽還要給妹妹置辦上學的東西,正是缺錢的時候。

“嘿嘿,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向紅已經在館子裡等著了,快走吧。”萬向陽依舊是咧著嘴笑。

“得嘞,那我就逃個班!”萬向陽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唐植桐收拾了一下,鎖上門,跟著萬向陽走了。

這次,唐植桐沒有跟方圓請假,萬向陽沒請他,自己請假怎麼說都不合適,索性先斬後奏,如果方圓不問,此事也就這麼糊弄過去了。

說實話,萬向陽今天的表現有失水準,但唐植桐能理解,他最在意的妹妹脫離苦海、前途無量,他沒跟范進一樣迷了心竅已經算內心強大了。

萬向陽找的館子在陶然亭公園西門附近,離押運科並不遠。

陶然亭雖然名字裡帶“亭”,卻以前卻不是涼亭,而是十里長亭的亭,有三間敞廳,這和滿清時科舉制度以及集中在南城的會館有關。

進京趕考,參加的是會試,三年一次。

全國各地的舉人們會在中舉後動身進京,參加鄉試次年的會試。

由於會試錄取名額有限,車馬很慢,路途很遠,會館只給報銷進京時的單程路費,限於成本、享受、體力等各方面原因,大多沒有金榜題名舉人們就會滯留京城“復讀”。

文人嘛,不事勞作,閒了總想聽點小曲、看點風景啥的,但內外城裡大多是皇家園林,於是陶然亭這犄角旮旯就成了他們的選……

當時的文人有一定的話語權,於是傳著傳著,陶然亭就成了一景,可謂三人成虎。

解放後,上面把改建陶然亭,坐實了四九城一景的名頭。

陶然亭公園西邊以前是監獄、義地、田地、寺廟等,但隨著建設的開展,這邊的單位越來越多,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這裡就慢慢有了不少館子,萬向陽找的這家就是其中一個。

小王同學曾就讀過的舞蹈學校就是幾年前搬過來的,劉悅下半年也會在這邊任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