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 4)

天啊,未來人已經能飛到天宮上了嗎?

……

模擬考場

嬴政發出了同款疑問。

顧青嵐微笑:“想知道啊?”

這回不止是嬴政,其他人也跟著點了頭,他們也很想知道。

“那就好好學習,自己去探索。”顧青嵐可不慣著他們,歪題是不可取的,“接著講解第二題,這題不對的回去抄十遍,這麼簡單的題居然會有人做錯。”

做錯的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明太祖朱元璋等人:“……”哪裡錯了啊,這道題難道不是應該選B/C/D嘛?

正好剛才放下了投影儀,顧青嵐索性把試卷題目投影到幕布上,“本題考查的是對XX黨的認識和理解,根據題文描述,結合相關知識……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所以①②③說法正確,這道題選擇A。

而且這道題就算用排除法也能選出正確答案,是送分題的啊同學們,怎麼會有那麼多人選錯呢?”

臺下眾人:“……”

做對的人都不敢說沒知道答案前自己肯定對,他們是猶豫許久才選了這個答案,怎麼就成了送分題?那他們的糾結豈不是成了笑話?

沒做對的就更不敢吱聲了。

“在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現在第一個百年目標已經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正在努力實現[3],而④說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已經實現,明顯是錯誤的,選錯的同學回去記得把這道題抄十遍,長長記性。”

直接排除了③的朱元璋不想說話,為什麼③居然是對的?

秦始皇&劉邦:嗯?新世紀新時代?新中國?為何都要加一個新字?

小康他們知道,《詩經·大雅·民勞》中提到過,“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4]。”是希望可以過上相對穩定富裕的生活。

這個他們努努力也能做到,雖不至於全面,但基本小康還是可以的。

西漢之後的皇帝們自是知道漢朝戴聖寫的《禮運大同篇》,裡面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所在的時代稱之為小康,言此六君子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5]。

後世用一百年來建設小康也不是什麼難事嘛,只要沒有戰事,與民修養,不做勞民傷財之事,都是能達到小康的。

甚至一些皇帝覺得在他治下,天下已經達到了小康。

在他們看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還沒有新世界新時代新中國來的好奇,為何都要加一個“新”字?和王莽的新朝有何聯絡?

劉秀就是好奇人之一,畢竟王莽的新朝就是被綠林軍和更始帝所滅,而他當時在更始帝手下,可以說是他一手殲滅了王莽的主力。

劉秀看了王莽一眼,舉手問了這個問題。

王莽正在感慨如題中所做居然還到不了大同嗎?忽然聽到劉秀提到他的新朝,瞬間將心中的感慨拋諸腦後。

他當然也注意到了這個新字,聽到的時候還挺開心的。雖然知道自己的新朝沒能傳世,但後世又出現了一個“新朝”,說不準是他的後代建立的政權呢。

然而還沒高興多久,就迎來了當頭喝棒。

“新中國和公元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沒有任何關係,順便提一下王莽建立的新朝一直不被正史承認,和新中國相提並論有些登月碰瓷了。”

王莽聞言臉色忽紅忽白,宛如調色盤。

“噗嗤——”朱元璋沒忍住笑噴了。

“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什麼就不用說了吧?這個‘新’字有多重含義的,代表著‘繼往開來’之新,也代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劃時代的發展……”

“總之這個‘新’字是屬於全體人民的,不屬於個人,和歷史上的新朝沒有任何關係。”

臉有些疼的王莽:“……”知道沒關係了,但可不可以不要一直強調,好像他上趕著一樣。

“老師,”王莽拱手做禮,“既然新中國這麼厲害,為何還只是建設小康,而不是大同呢?”

“題目中的小康社會可不是《禮運大同篇》中描繪的小康,《禮運大同篇》的小康指的是小小的安定,大同指的是天下太平,沒有戰爭,人人和睦相處,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但題目中的小康是有標準的,1991年確定了小康標準的16個基本檢測和臨測值。

包括城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積、住房條件……成人識字率、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等等指標。”

顧青嵐說完,看向臺下傻眼的眾人,“現在你們還覺得小康容易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