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長生合不死,邪帝與邪靈(8k)(2 / 3)

可見與真正的魔種能跟類仙胎互補互利相比,由未入無極境界的石之軒所創“不死印法”衍生出來的“類魔種”,還是多出了不少限制破綻,頗不及能修出陰陽雙無極的“道心種魔大法”。

按照原作中的說法,石之軒對碧秀心屬於一見鍾情,讓他展開了瘋狂追求,可見他的“類魔種”層次多半也就相當於仙胎“心有靈犀”的水平,只是靠著武學修為上的優勢才壓制住了碧秀心。

提及這位石青璇的母親,趙青也有著對應的看法。

石青璇性格清新澹雅,恬靜端莊,自然親切,除了當世第一的簫藝外,針灸之術亦是天下無雙,醫術精湛,救死扶傷,幫忙化解前輩間的恩怨,比沒幹什麼實事的梵清惠、師妃暄強出了不少。

由其女推及其母,根據石之軒的說法,石青璇具備她娘所有優秀的品質,可見她從小受到母親的教導,繼承到了碧秀心的善良溫柔、情意真切。

大約三十年前,“霸刀”嶽山慘敗於“天刀”宋缺手下,負傷千里來見碧秀心,本只是打算在死前瞧她最後一眼,但碧秀心卻拼著真元損耗,以金針激穴之法為他延長了性命,可見其人的心善。

在嶽山居住在幽林小谷附近的二十多年,每隔一段時間,碧秀心就會去見嶽山,很多時候會助他推敲研究奇異的換日大法,試圖讓他恢復武功,報得全家被“天君”席應所殺的大仇。

說起來,碧秀心跟梵清惠年歲相近,比“邪王”石之軒、“霸刀”嶽山等人在年齡上小了一輩,跟剛出道不久的“天刀”宋缺大致同齡,實際上,兩人也有過一段時間的交往。

正是因碧秀心而對宋缺心生妒意,昔年的天下第一用刀高手嶽山在天刀之下刀折敗走漠北,一世英名,盡付流水,武功全失,也引了宋缺在查出席應曾害慘嶽山後,拿“天”字犯忌作為藉口,追殺席應千里的事件。

五十多的石之軒戀上三十左右的碧秀心,並於生死決鬥重創後者,因“一念之差”拼著真元損耗把她救回來,奪去她的貞操,實在不能算是正常的愛情。

也難怪宋缺在放言說若非碧秀心為石之軒生下一女,即使踏遍天涯海角,也絕不會放過石之軒,且在嶺南等石之軒上門決鬥。

不過仙胎與“類魔種”之間的互相吸引,確實是前所未見的奇異情況,無論石之軒還是碧秀心均不知曉,將這個強迫性的開端演變成為了兩情相悅的正邪之戀,一起隱居於山林之間。

然而,在找上門的寧道奇手下落敗後,石之軒不得不承認自己所創的“不死印法”唯有絕情絕性才能揮正常,徑直拋下碧秀心與石青璇離開,策劃圖謀他摧毀隋朝、統一魔門的大業。

至於原作中石之軒在歷經種種後終於大徹大悟,明白自己對碧秀心的情意,從好的方向來看,可以說他有著不向“不死印法”武學特性屈服的堅持毅力,認定人的感情比武學更加重要。

在這場無情與有情之間的鬥爭中,他並沒有倒下,而是取得了心靈上的勝利,重新拾起了人性。

不過,在此期間,慈航靜齋的操作,就很有迷惑性,一邊把碧秀心開除出靜齋,一邊宣揚她有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偉大情操,以身飼魔,也是非同一般的噁心。

若非趙青確認當時慈航靜齋的齋主不是梵清惠,目前已經老死坐化,也不會輕易就放過此人,還會因此改變對靜齋的態度和掌握方式。

同樣,旁人的愛情再怎麼曲折離奇、扇情動人,也無法扭轉她對待石之軒這個魔門中人的態度。

要知,魔門的人從小接受訓練,絕少半途出家。所以每十年便有‘選種’之舉,由長老級的高手四處強擄未懂人事的小孩作弟子傳人。只是這殘忍的行事已不知讓多少父母心碎魂斷。

而據昔年石之軒收曹應龍為徒時,下毒手盡殺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名之為“斬俗緣”,手段殘忍惡劣之極,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抹消的罪惡。

諸子百家是魔門的起源,但魔門絕對不是諸子百家的合格繼承者。由於長時間處於邊緣之外,魔門已經拋棄了諸子百家“平天下,建大同”的崇高理想,不得不為生存努力。

長時間的陰暗生活,導致魔門中人處事方式變得殘酷而陰毒。同時百姓在正統思想的引導下,對魔門向來是懼怕而排斥的,更是令魔門在招攬門下弟子時改用“選種”“斬俗緣”這種喪盡天良的手段。

這些魔門中人,自稱推崇的是真情真性,鄙視的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侈言孔孟佛道的偽君子,但實際上連表裡如一的“真小人”都不如,只能稱得上是集偽君子與真小人之長的“偽小人”。

他們將自己的惡行視作理所當然,還要洗腦其他人來認同,想讓整個國家社會一起跟著墮落下去,極力將自己的行為正當化,試圖粉碎仁義道德這些社會規則,危害性極大。

不過,無論魔門如何進行異常和泯滅人性的訓練,將門人變成心狠手辣、冷酷無情之徒,但人總是人,仍會有人的七情六慾,比方說後來大徹大悟的石之軒,想要改革魔門的婠婠等等。

趙青雖在武學稟賦上對石之軒相當欣賞,終究正邪、敵友有別,最後並不會放過這個導致天下大亂的主要元兇,頂多在石青璇了結了她的事情後,再對“邪王”施加他應得的懲罰。

……

而“不死印法”另一個引起趙青關注的要點,則是其能引修習者精神分裂的負面效果。

根據她的推測,神勁第一關對身神的孕育,需要以精細入微的記憶作為基礎,複製出一個可控的半獨立人格。若要詳盡參悟出其中的原理,最好尋找到類似的例子研究。

從“不死印法”著手,分析石之軒分裂出一善一惡兩個人格的具體情況,想必能夠大大推進她在這方面的研究進展,順利修成神勁三關,甚至於創出某種分裂敵方人格的特殊武學。

而趙青之所以想讓石青璇憑藉著《長生訣的神奇修成“不死印法”,成為天下頂尖的宗師高手,則是由於她與正邪各方均有關聯的特殊身份,可以在日後巧妙地揮出作用。

不過,雖然計劃是這麼定的,但落在實際上,石青璇終究能不能修成《長生訣的奇功,卻尚屬未知。

此外,她也不知道,有了自己的指點,《長生訣與“不死印法”之間的充分融合,究竟會成為一門怎樣的武學。

告知石青璇應當如何處理《不死印卷的最佳方法後,趙青的目光轉而落在了一直默默旁聽的宋師道身上。

此君看上去好像完全恢復了往昔的風度,但實際上卻是將對傅君婥的愛意深深藏於心中,準備在回嶺南向宋缺道別之後,就於這處小谷結廬而居,長久地守著墳墓住下來。

“宋公子,其實你對傅姑娘生出的情意,沒必要以離開宋閥、為她守墓的方式來作表達,我這裡倒有另一個方案可以解決。”

望著被揭露心聲後有些訝異的宋師道,趙青緩緩開口解釋道:

“在這個世界,只要不是被涉及太陽真火、太陰真水的力量所傷,每個人在死後都有著轉世投胎、輪迴再來的機會。你對傅姑娘一見鍾情,也許正是有著前世的淵源。”

“只要能夠尋得她的來世,說不定就有再朔前緣的可能。如果傅姑娘新的一世並非外族女子,你更可以在不違背家中規矩的情況下,展開受家人祝福的追求。”

在一個有著轉世投胎現象的世界裡,排除仙胎、媚術之類的影響,趙青推測,看上去不怎麼合理的“一見鍾情”,如宋師道對傅君婥、宇文化及與貞嫂,或許就是受到了前世的影響。

不過,與兩相情重的後一對相比,前兩人的宋師道對傅君婥這種單戀,在前世估計也只是同樣的單戀。而且,誰也無法保證,傅君婥的轉世究竟是男是女。

因此,她對宋師道的勸慰,更多的還是為了希望對方不要就此不理世事,可以振作起來。

“‘轉世輪迴’之說,居然是真的嗎?”宋師道顯然也從宋缺處聽聞過一些類似的秘聞,很快就相信了趙青的話,不禁開口追問道:“君婥的轉世之身,我又該透過什麼方法尋找到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