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陶家的家族史(2 / 2)

那個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姓陶的人。

隨後,陶家在這裡修建祠堂、修建祖墳,並隔一段時間派人外出,將昔日陶家故去之人的屍骨移過來。

這裡成了名副其實的陶家村,也成了陶家真正的大本營。

那個道士說的沒錯,陶家自從在這裡安頓下來後,家族越興旺,別的家族因為戰亂而人才凋零,唯有陶家是個例外。

外出從商的,賺的盆滿缽滿;外出當官的,一路青雲直上。

就算是留在山裡種田的,收成也比別人好一些。

因此,陶家人對那個道士很是信服,並嚴格按照道士的話,將“堅守本心、積德行善、仁慈寬厚”設為了陶家祖訓。

從那之後,陶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代代相傳,直到現在。

陶行雲一邊開車,一邊聽自家老爹講述陶家的家族史,聽完之後,總有件事情想不明白:

“爸,我那祖爺爺,為什麼現在才來給我們託夢?”

“咱們祖祖輩輩都是要給祖先上墳的,難道之前的先輩們,沒有上錯墳嗎?祖爺爺咋不找他們呢?”

陶望山聽了這話,也覺得奇怪:“裴大師,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我不知道。”裴安竹搖了搖頭,“你們如果真的好奇,等我把那位祖爺爺的魂魄叫出來,你們當面問他就是。”

陶家父子頓時不吭聲了。

雖說是自家祖宗吧,但讓他們真的跟死去多年的鬼魂對話,他們心裡還是有點怵的。

後續的路程,眾人沒有再說這個話題。

陶望山挑了一些關於陶家祖輩的趣事或者優秀事蹟來講。

他很會講故事,討喜的面容再搭配上豐富的肢體語言,整個故事被他講的繪聲繪色,一路上都不顯得無聊了。

陶行雲也是第一次聽這些,他甚至還感嘆,如果不是託了裴大師的福,他還聽不到這些祖先的故事呢。

等到了陶家村,已經是上午十一點多了。

陶望山在出前,早已經跟村裡的族長聯絡過,說是今天會帶重要的客人上門,村裡也早就準備起來。

家家戶戶都打掃的乾乾淨淨,全村合力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甚至族長還翻出了重要節日才會使用的舞龍舞獅服裝,敲鑼打鼓的給裴安竹她們,來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

比起窯村巖村的落後愚昧,九里坡村的瘋狂邪性,同樣在山裡的陶家村,就顯得正常多了。

可見祖輩傳承下來的家風,還是很重要的。

而且陶家並沒有仗著風水寶地而固步自封——

他們一部分人出去打拼,為陶家搏一個新的希望;另一部分人選擇留在山裡,種田耕耘,為出去打拼的陶家子弟,鎮守後方,留下退路。

外出打拼的人,達了顯赫了,也不忘反哺山中的家族。

可若是在外面不幸失敗,也能回到山裡,至少族裡給分房子、分田地,不至於讓人走投無路、客死他鄉。

陶家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家和萬事興。

正是這種“和”,加上祖輩教導的“善”,讓陶家能從幾百年前的戰亂中儲存下來,一直延續至今,甚至長盛不衰。

“裴大師,咱們先吃飯,吃完我再帶你去陶家祖墳看看?”陶望山徵詢裴安竹的意見。

“可以。”裴安竹點點頭。

中午吃飯的時候,有鎮守在村裡的陶氏族長作陪,還有其他幾個在村裡比較有名望的長輩。

基於裴安竹玄門大師的身份,大家都對她很是客氣,絲毫沒有因為她是個小輩,就輕視看不起。

一時間,賓主盡歡。

飯後,依舊是由這些人陪著,加上陶望山和陶行雲,一起去了後山,來到了陶家的祖墳。

裴安竹一到地方,就讚歎道:

“當初給你們規劃祖墳的道士,很有幾把刷子,他將風水堪輿和這裡的地形完美結合,將這裡的優勢利用的淋漓盡致。”

“不過你們陶家也很厲害,能將遵守本心、多行善事的組訓一輩輩堅持下來,如果不是你們持身正,這風水局也不可能揮這麼大的效果。”

陶族長聽了這話,笑得牙不見眼,頗為自豪的點頭:

“裴大師說的是,我們陶家的子孫,出生之後自懂事起,就背祖訓,絲毫不敢忘。”

對於這樣的家族,這樣的家風,裴安竹是無比敬重的。

如果世間能多一些像陶家子弟這樣的人,言行舉止能夠克己守禮,以“仁善”為處事原則,那麼這世界上,就會少了很多冤孽。

她衝著七十多歲的陶族長鞠了個躬:

“陶家大善。”

“我會盡量在不改動陶家風水的情況下,替陶家解決祖先屍骨迴歸祖墳一事,現在有一些準備工作,需要各位去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