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是要報復她嗎?(打滾求月票)(2 / 3)

小說:長安好 作者:非10

這個想法讓聖冊帝似同墜入寒潭之中。

她一心想讓阿尚回來,她設想過許多可能,卻獨獨漏掉了這一點,或者說,她對阿尚的瞭解,一直停留在去往北狄之前。

曾經的阿尚,眼中除了大盛江山子民與她的兵士之外,便只有她這個阿孃和阿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今回來的這個阿尚,大約已不是曾經的那個阿尚了。

是一時賭氣,還是會長久地恨著她?

她一直想與阿尚坐下談一談,縱然未能如願,她卻也成全了她想要繼續從軍之志,她給了她將軍之位……這些皆是她身為一位母親的示好,可她的女兒,卻似乎視而不見。

母親不該疑心自己的女兒,更何況是一位心存歉疚的母親。

可她不僅是一位母親。

聖冊帝看向大殿之內的百官。

她還是一位帝王。

母親可以給予女兒無限包容與不需要道理的信任,但帝王卻不可以不顧一切地感情用事。

更何況,她的女兒名喚李尚,本也姓李,也是李家人。

而她這個“外姓帝王”,想要穩固住這片風雨飄搖的江山,便不能有絲毫大意僥倖之心。

作為帝王,她與百官不同,她不質疑那位年僅十七歲的少年將軍的能力,她質疑的,是那少年將軍的“居心”。

而她的洛陽,不能有任何閃失。

因此,便不能悉數將希望交託到充滿變數的阿尚手中。

此一日,女帝連發數道急諭去往洛陽,令洛陽與汴州全力佈防,以御徐氏亂軍。

另有官員提議,應調洛陽周邊各州兵馬前往備援。

但這個提議,被女帝否決了。

“諸位愛卿可還記得除州刺史韋浚?”

大殿之內霎時間靜住。

彼時除州刺史已暗中倒戈徐正業,此事竟無人察覺,直到常闊等人過除州界時,韋浚設下鴻門宴暗算……

而洛陽一帶,各大士族勢力根深錯節,長孫氏一族便起源於洛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洛陽附近各州,如若再現“韋浚”之流,讓他們前去馳援洛陽,一旦同洛陽殘存計程車族勢力裡應外合,便等同將洛陽雙手奉到徐正業面前。

有此前車之鑑,疑心日益深重的女帝不敢冒險。

早朝之後不久,女帝另召了重臣去往甘露殿議事。

單憑洛陽與汴州的兵力,不足以抵抗徐氏亂軍。

洛陽附近其它各州,她亦不放心。

所以,她需要另派兵力前去增援洛陽。

“……洛陽不同於別處,定不能有任何差池,既要派兵前往,必選精銳之師。”中書令馬行舟道:“陛下,如今京中,尚有七萬精銳可用。”

眾人皆知,他口中的“七萬精銳”指的是什麼。

那是大盛最為精銳之師,由先太子殿下創立,名喚玄策軍。

玄策府下,如今統共有十五萬玄策大軍,此前崔璟趕赴北境,帶走了八萬,現餘七萬留守京師玄策營中。

此刻便有官員遲疑道:“令公……這七萬玄策軍,肩負守衛京畿要任,怎能輕易調離?”

守著京師的自然不止這七萬玄策軍,但這七萬玄策軍在此,便豎起了一道牢固的屏障,如此才能讓京師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安定。

換作尋常時,倒也不必這般畏首畏尾,可現如今四處都在起事……

馬行舟豈會不知這些,但也只是嘆道:“當務之急,是要守住洛陽。”

也有官員跟著嘆氣。

事無兩全策,利弊都擺在眼前,便需要帝王來做出最後的抉擇了。

聖冊帝也陷入了猶豫當中,她另召了兵部官員與幾名武官前來,事無鉅細地將局面剖析了一遍,反覆確認了京師的處境。

最終,她還是做了決定:“傳朕之令,令七萬玄策軍前去護衛洛陽,命玄策府上下,即刻籌備發兵之事!”

無論如何,她不能放棄洛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