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籌備民團(1 / 26)

“爹,你想多了。我怎麼可能去當土匪,哪有人好好的地主家少年不當,要去當土匪的。”

朱開山反對的態度這麼明確,朱傳文自然就要改一下計劃。

直接佔山為王肯定是不行了,但是不是不可建其他武裝。

“那你提這個想做什麼?”朱開山懷疑的追問道。

“爹,我就是覺得有關外這麼多土匪,咱要想過點安生日子,總要有點自保能力的。回到屯裡,跟鄉親們一起組建一隊民團什麼的,總不能土匪隨意來,隨意去。過來了想收多少錢咱們就交多少。”

民團這種武裝,性質就很模糊了,如果是民眾自組織起來的算是真正的民間保險隊。

如果是外地流竄過來的強制武裝收稅力量,雖然也可以叫民團,但其實和土匪沒什麼大的區別。

這個年代很多人底線不高,是兵是匪,都在一念之間。

也有可能對自己本地對內是兵,對外的時候就是匪。

“保靖安民自有朝廷在的,哪裡輪的到你個草民擔心。”

朱開山這部份思想就是有點太過傳統了。

還是把社會安定寄託在滿清朝堂身上。

還沒意識到老朱家,如果要成為大地主,就成為了地方的“大個。”

也就算是地方上計程車紳一層,到已經需要維護一方平安的地步。

士紳這一層從來不是簡單的完全的剝削者。

因為在本地利益重大的原因,這些士紳一直都有守衛一方的職責。

“爹,現在咱們已經不是在關內,現在關外不是毛子說的算,就是日子說的算,哪裡指望上滿清朝廷。”

前幾年甲午戰爭的時候,滿清在關外的統治差點一朝喪盡。

也就這兩年66續續的稍微恢復了一點,但是也不多。

關外遼西的地盤,其實很多還是處於三不管的地帶。

滿清的統治,恢復了一些,主要還是為了剝削收稅,已經起不到太多維護一方穩定的地步。

可以說關外的城鎮,滿清的力量還可以勉強維持一下,已經觸及不到鄉村一層。

“爹,咱家要在放牛溝置辦這麼大的家業,沒有自己的老鄉宗親可以依靠,就算本地的鄉親大部分都不排外,但也少不了有小部分人會眼紅。

咱幫著鄉親組建民團,保衛一方平安,也算為元寶鎮、為放牛溝的鄉親們出了一份力,有這些許之功,才更好融入本地百姓之中。”

潛臺詞老朱家掌握了武裝力量,就算是外來戶,本地人也不敢欺負。

雖然關外本來因為滿清的政策,本來沒什麼漢人百姓。

都是前些年政策變化,從山東關內遷徙過來的關內人。

繁衍了也沒有幾代,對於關內人沒有那麼排斥。

但是人多了心思就多,不排除一些個別人。

有了拳頭,才能更好保護家業。朱傳文不必跟朱開山說的那麼明白了,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就算你想組建民團,也少不了也要鄉親們出錢出力,咱家在元寶鎮一點根基都沒有的,哪會有人幫咱們。”

如果朱開山的身份可以暴露的話,只憑著當初鬧義和團的威望。

倒是有可能單純憑藉名聲,就獲得地主鄉紳們的支援,讓別人出錢出人。

但是朱開山想不到滿清已經日薄西山,沒有幾年日子好活。

選擇了“隱姓埋名”,希望老朱家低排程日。

沒有了名聲可用,作為外地人要在本地辦武裝,肯定就有一些難度。

“爹,這不是有夏家的夏老爺子的嗎,咱們家雖然是剛來的元寶鎮,但是夏家的春和盛在元寶鎮已經開了很多年,是名副其實的坐地戶。”

朱傳文對朱開山回道,夏家生意做的不小。

在元寶鎮也經營了多年,絕對的有實力幫著朱家在元寶鎮的鄉紳地主之間合縱連橫,促成這件事。

過了這幾年的時間,等夏老爺子嘎掉。

單是憑著夏元璋,之前沒怎麼在元寶鎮待過,還真不一定有這個能力。

“又要麻煩人家夏家,咱家已經給人家帶來不少麻煩了。雖然你和你娘,救了他們一家人的命。但是傳文咱們做人要厚道,不能因為救過別人,就逮住這一家禍害。”

朱開山面對著夏家的時候,這麼不好意思。

關鍵還是在於,傳武給別人帶去了太多的麻煩,造成了太多的財產損失。

也不是朱開山救的夏家一家人,朱開山自然沒有那麼理直氣壯。

“爹,夏家是走南闖北的生意人,支援一隊民團,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你那身份也不方便,這個事就不用你出面了,我自己來牽頭。”

朱傳文很確定,沒有自己的話,夏元璋一家就只剩下兩位寡父幼女。

讓夏元璋配合自己做一點對兩家有益的事,沒有任何的負擔。

雖然只是民間武裝,但是做大了之後,免不了要跟滿清打交道。

不想被判定為土匪的情況下,至少名義上要接受滿清的收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