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認識世界

第二天,簡植把學生們召集起來上課。學生們三個多月沒見到簡植,年齡小的歡呼雀躍,年齡大的躬身行禮。女孩子則安靜的站在後面,等待上課。

簡植今天教授的內容,是‘世界’。

準確的說,簡植是簡單講解了另一世的世界地理。簡植用簡練的語言,描述了美洲密西西比河的遼闊靜逸,五大湖的富饒美麗。又講解了非洲大地的角馬遷徙,尼羅河氾濫造就的另一個璀璨文明。還有歐洲的羅馬帝國,和阿爾卑斯山上的皚皚白雪。

面對這些沒有聽說過的世界,學生們聽的安靜異常。簡植沒講地球的概念,也沒想讓他們理解天地間的廣闊無垠。只是想讓他們擁有走出山村的想法,把馳騁遠方的種子,埋在心裡。

午時,結束課業前。簡植告訴學生們,因為生意的原因,以後不能在村子裡上課了。想繼續學習的,可以去應天府,老師負責食宿。讓學生們回家和大人商量,看看家裡是不是同意。唯一的要求,是去了後要認真學習。不然踢出學堂,不管回家的路費。

下午,後山腳下的空地上。里長葛大壯已經帶著村莊裡的人,開始平整土地起院牆了。簡植畫了豎爐的圖,交給葛大壯說:“把你家老二帶在身邊兒吧。有一些具體的事兒,交給年輕人去做。葛叔正值壯年,雖然不怕勞累,那也得給年輕人長見識的機會不是?主要是你的家人,我信得著。以後掙錢,也得可著咱自己人先掙。”

三天後。曹一二買回來幾十車的石灰石、石膏、鐵礦渣,加上自己村子的焦炭、煤渣等物,只等煅燒石頭的豎爐完工了,就開始試製水泥。馬勝也把簡植定製的鐵桶、鐵球和一些木製零件,用牛車運了回來。簡植和村子裡的人一起,安裝了一臺用畜力帶動的球磨機。

不得不說,中國古人的造物技術真是牛。木頭製作的齒輪,現在已經有了。有一些手藝高的匠人,真能仿製《古今注》所記載的指南車。

半個多月後。經過煅燒、球磨的各種粉料,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在加水製成的實驗品中,簡植找到了理想的水泥塊兒。簡植把記錄材料配比的書冊,交給葛大壯的二兒子葛成林。講了一些水泥儲存的注意事項,讓葛成林負責管理生產。

轉過天,簡植就和卸了職的葛大壯,帶著一幫學生回了應天府。

歷史上,中國的鄉村裡長,一般都不是官府指定的。大一點的村鎮,里長就是當地的望族富紳。小一點的偏遠地方,里長就是像葛大壯一樣的富裕農戶。

里長換人也不用辭職,只要到官府報備一下就行。這就是中國古代‘皇權不下鄉’的鄉紳制度。

葛大壯把里長的職務,塞給了村裡的馬甲長。馬甲長感動的,連著三天晚上請葛大壯喝酒,誇葛大壯如漢劉邦用韓信一般,是慧眼是英雄。不知道馬甲長是從哪個戲文裡,聽來的這個故事。估計他也不知道,這個比喻放在這裡並不合適。

除了兩個男孩兒因為太小簡植沒帶,女孩兒有三個有了婚約沒來,簡植一共帶走了十二個學生。九個男孩子,三個女孩。

有鄉鄰聽說管吃管住,想把原先沒上過學的也送來,簡植只能無奈拒絕。在很長的時間內,簡植是沒有大塊兒的時間重新帶學生了。這讓幾個鄉親後悔不已。

應天府,回到朱標賞賜的宅子。

曹一二去安排門房和灑掃婦人。門房是村子裡的趙玉田。趙玉田四十多歲。早年父親久病,導致家中貧窮,一輩子沒娶上媳婦,正好來這裡吃口飯。灑掃婦人也都是葛家村的。開面包坊時沒跟來,這時簡植有了宅子,便來做了灑掃婦人。也算知根知底,不虞夾私偷盜。

把學生們安排在宅子裡,簡植請了一位先生,負責平日裡教學。先生姓陳名德升,消瘦的臉上一撮山羊鬍,半舊的長衫乾乾淨淨。

陳先生孤傲。考校了學生幾篇文章之後,就開始指責簡植教授無方、誤人子弟。說學生不通經史子集也就罷了,連文章詩詞也是一塌糊塗。以後如何能讓學生身臨鳳凰池?如何能代天子牧守四野?要簡植以後教學一定要聽他的安排。

簡植聽著陳先生的之乎者也,無奈的摸頭。要不是學生們還不能和這個世界脫鉤,鬼才會僱傭你這個酸儒。簡植順手拿過紙筆,把楊慎的一《西江月》寫在紙上。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七雄五霸鬥春秋,頃刻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陳德升把紙拿過去,看那架勢是想要點評一二。可搖頭晃腦了半天,一個字也沒說出來。簡植又摸摸頭,想這楊慎一百多年以後才出生呢,現在竊了他的詩詞,沒人知道。索性又把他的另一詞也寫在紙上: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陳德升這次不是單手拿過去了,是雙手接過去的。又是搖頭晃腦一會,說:“這《西江月》甚是頹廢,這《臨江仙》雖然豪邁,卻是老氣橫秋。不適合你這年輕人……”

看著陳德升搜腸刮肚的,想要說出一些微妙點評。簡植心想,這楊慎的詩詞可不容置喙。不過這兩詞確實不適合年輕人,簡植開始搜腸刮肚,想要在知道的詩詞裡找一青春奮進的。可是簡植另一世學的是理工,半天也沒想起來哪一詞是催人奮進的。就對陳德升說:“先生點評的是!我教學生以格物致知為主,經史子集是懈怠了些。我認為,求學應當聽從先人教誨,但也要不唯史、不唯上。讓學生有認知的時間,也有思考的空間。”

簡植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來一位偉人的《沁園春》。雖然沒想起來明初之後,有什麼詩詞是催人上進的,但這位偉人的《沁園春》,也是曠古絕今。這一世借來一用,也算是替偉人教誨華夏一族了。

《沁園春》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把這詞寫到紙上,陳德升雙手接過。簡植又說:“以後先生教學時,自然會是傾囊以授。如果學生有所質疑,還請先生不要怒,給與學生悉心解讀才是。”

簡植說完向門外走去。陳德升在身後問,連稱呼都變了:“這些,可都是東主所作?”

簡植沒回頭,舉起手搖了搖,既沒承認也沒否認。簡植是不在意楊慎的,心中想的是:借偉人的詩詞來教化華夏子民,他老人家必是不會怪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