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下山途中

小說:滴血瞳 作者:丫丫不學語

只是,越是在考慮什麼事情,越是在此時覺得時間如此之快,終於在天邊的夕陽只剩下一抹光亮的時候,我還是沒有想清楚,但是腳邊的菸蒂卻有足足一堆了,崔明麗知道我心中煩躁,她靜靜地呆在我的身邊,並沒有多說什麼東西,而崔明伏和棄少峰也已經玩嗨了,便從一邊走到了這邊,開始支帳篷,做晚飯,齊少鋒這傢伙把東西準備的還真的是相當的齊全,不一會兒,就架上了鍋子,他們招呼我們過去吃,“走吧,先吃飯吧,吃了飯再說。”

“來,等下,你不要這麼著急啊,我這可是高壓鍋,省的弄得爆炸了……”齊少鋒瞪了我一眼,而我此時有些心不在焉,竟然伸手要去抓那個鍋蓋兒,被齊少鋒這麼一提醒,我當即清醒了許多,歉意地衝著大家笑了笑。

齊少鋒看了我幾眼,搖著頭說句話,韓小天,你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啊,怎麼一到山上就覺得你這麼不正常呢?我微笑著說沒什麼,只是有些累了,說著,我們便開始吃飯,是火鍋,在高山上吃飯有些時候不容易熟,但是這山的海拔不算太高,這高壓鍋還算是不錯,還可以把這飯菜給煮熟,爬了這麼久的山了,我是早都餓了,便開始吃了起來,崔明伏走到一旁,從揹包裡面掏出了一瓶白酒,“來,咱們喝這個……”說著他和齊少鋒便一人斟滿了一杯,崔明伏的酒量還算是不錯,起碼比齊少鋒高了一籌,這傢伙,原本以為他經常為他老爸奔波,怎麼著酒量上也應該大有長進,只是沒有想到竟然還這麼不堪一擊。

太陽就在此時也隱匿到了雲層的背後,齊少鋒就在此時喝的已經有些暈頭轉向的了,我和崔明伏見狀便把他給抬到了那帳篷當中,“草,這小子,還真的有些難騙……”崔明伏說著,抹了抹額頭上面的汗珠,而後,便聽到齊少鋒傳來了的那陣陣的鼾聲。“怎麼樣,咱們準備動手吧……”他小聲說著,便把那裝著洛陽鏟、探陰爪還有其他物件兒的包裹拿到了我的身邊。

我則衝他搖了搖頭,“老崔,你不用去了,我和明麗去就可以了。”崔明伏聽到這句話,詫異異常,當即張大了眼睛質問我和崔明麗,“為什麼呢?”

我衝他努了努嘴巴,齊少鋒躺在地上,咂摸了一下嘴巴,翻了個身子,傳來一聲動靜兒,“他是我哥們兒。”我定定地說著,“本來,這次來到這邊瞞著他一些事情,我的心裡面就覺得有些對不住他,若是讓他自己留在這邊,晚上要是遇著狼怎麼辦呢?但是明麗留下來又不方便,所以,你照顧一下他,好吧……”

我拍了拍崔明伏的肩膀,崔明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但或許他也覺得我說的是實話,便只有點了點頭,旋即聳了聳肩膀,“嗨,我總覺得自己是你們的大師兄,所以,這應該是由我打頭陣的,但是沒有想到,每次我都做這麼危險性低的事情。”我衝著他露出了“好兄弟”般的笑容,“行了,老崔,不要說了,你能幫我這個忙,也算是為我們做好了大後方了。”

我伸出了手,和崔明伏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生死之交,想必也是莫過如此吧!“好,韓小天,我答應你,但是我不保證自己不會衝出去找你們!”

我背上了揹包,衝著他揮了揮手,崔明麗便和我一起走到了一邊,此時,月亮從山谷當中升了起來,那皎潔的清輝投射到這山谷當中,如輕紗,如流水,今天是上弦月,我定定地看著掛在東方天上的月亮,眼睛落在了它所投射的清輝處,而這山谷當中正是由於這地勢的原因,在白天的時候可以被太陽照射,在晚上的時候又可以被月光滋潤的地方只有一個,那就是……

我的目光落在山谷當中的某一點兒,眉頭一緊,旋即,又滿心的惆悵,禁不住又嘆了口氣,崔明麗問我,“怎麼了,看的怎麼樣了呢?”我聳了聳肩膀,“看的是沒問題,就是在那一片地界兒,只有那裡在白天的時候被日光照射,在夜間地時候被遠光滋潤,正所謂集日月之精華,陰陽之協調,但是你可知道,正是它處於那個位置,才使得我們會犯那種常識性的望山跑死馬的錯誤啊,看著近實則很遠,又加上這山路崎嶇,也只有猿猴可以過去,並且那地界兒現在看著很小,但是估計面積卻也不小,你說的對,我們是道派傳人,並不是穿山甲和土夫子,現在看來,確實很難啊……”

說到這裡,我不由煩躁地抓了抓頭,崔明麗看了看那險峻的山勢,也有些望而卻步,不是因為我們膽子小,而是那地界兒當真不是一般的人可以穿越過去的,即使是專業攀巖之人,也不一定有此勝算,更何況是我們這菜鳥級別的人呢?況且若是為了我的事情而讓崔明麗有些人身意外的話,我也絕對不會原諒我自己。

攀巖本身也屬於登山運動,攀登物件主要是岩石峭壁或人造巖牆。攀登時不用工具,僅靠手腳和身體的平衡向上運動,手和手臂要根據支點的不同,採用各種用力方法,如抓、握、掛、摳、撐、推、壓等,所以對人的力量要求及身體的柔韌性要求都較高。攀巖時要繫上安全帶和保護繩,配備繩索等以免生危險。

到自然界去尋找一面峭壁攀登,是攀巖選手的理想追求,是攀巖愛好的最高境界。崔明伏之前倒是為了把一位健身教練而去一個地方參加了一次攀巖比賽,剛開始這廝還被別人忽悠的熱血沸騰的

在攀巖的過程中,體驗用自己的身體和四肢與地球引力抗爭;體驗攀登對自己心理的刺激和震撼;體驗在高空中登上去突然滑下來時的巨大心理恐懼。因為有攀巖繩的保護,你又能重新尋找支點,一次又一次重複,當你不斷克服放棄的念頭,不斷告戒和鼓勵自己衝上去的頑強信念,成功站在峰頂時,你會現,原來自己是如此偉大。

但是沒有想到,剛剛攀到一半兒的話,卻止步不前了,問及原因——恐高,結果只能放棄追求那健身教練,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草,我第一次被嚇尿了!”

更何況,我和崔明麗是對攀巖一竅不通的人,並且這還沒有任何的安全措施呢?想到這裡,我們兩個也只有望巖興嘆了。“那怎麼辦?”崔明麗轉眼看著我。

我深吸了口氣,嘟嘟也從我胸前的古玉當中探出頭來,此時,那一大一小四隻眼睛都在定定地看著我,我握緊了拳頭,使勁地擂了一下腦門兒,“走,我們去找那個鬼修的人,我還真就不信了他還能搞什麼花招兒。”

嘟嘟和崔明麗此時在不住地點著頭,沒有想到對於我這個提議,他們兩個竟然無比地贊成,“走,去找他去,媽媽的,我還真的不相信我會怕那個小王八蛋!”嘟嘟憤憤然,我看了他一眼,我之前不讓他說髒話,他吐了吐舌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我,其實想想人真的是很奇怪,雖然我和崔明伏再說話的時候髒話連篇,但是我卻不喜歡嘟嘟這麼說,畢竟他在我的眼中,還是一個孩子。

而後,我們三個便結伴往山下走,此時的沂山,在晚上的時候,有些清冷,但是有月光照亮,這腳下的路還算是清晰可見,嘟嘟這廝或許一整天都沒有出來放風了吧,他很是高興。但是也僅僅只有我們三人行走在這大山當中,心中當然有些暗暗地精心,於是,嘟嘟便提議跟我們講講那洛陽鏟的事情,我和崔明麗並不反對,畢竟,此時說些其他的話,可以轉移下注意力

河南洛陽邙山上冢壘嵯峨,幾無臥牛之地,地下隨葬品埋藏極為豐富。鄭和七次下西洋後,中國的古文物和精美的工藝品,為西方商人所看重,“不惜重金,購於黑市”。由於偷挖古墓中名器的需要,洛陽的凹形探鏟,明代中葉即流傳於民間。

洛陽鏟逐漸為後人改進。最早廣泛使用的地方自然是盜墓,而今則成為考古學工具。著名的考古學家衛聚賢在1928年目睹盜墓者使用洛陽鏟的情景後,便運用於考古鑽探,在中國著名的殷墟、偃師商城等古城址的掘過程中,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2o世紀5o年代,洛陽成為重點建設城市。工廠選址常遇到古墓,以機器鑽探取樣,費時費工,於是工程施工人員就利用這種凹形探鏟,準確地探測出千餘座古墓。之後這種凹形探鏟推廣到全國,並很快傳到東歐和亞非各國,洛陽鏟從此馳名中外。

洛陽鏟是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徵。2o世紀7o年代初,中國考古代表團訪問阿爾巴尼亞時,曾贈送一把打造精緻的洛陽鏟。

“洛陽鏟”的明者是洛陽當地一些人。自上個世紀初以來的1oo多年間,神奇的“洛陽鏟”,使得中國古墓葬最集中的洛陽邙山地區十墓九空,古物大量外流。“洛陽鏟”由此惡名遠播。

嘟嘟越說越起勁,搞得自己跟個倒鬥專家似的,不過在下山的途中,有這小鬼陪著我們是說說話,也總算是可以轉移一下我們的注意力了,“嗨,你還是這方面的專家啊,你難道之前跟著我姥姥去倒過鬥兒嗎?”嘟嘟翻了翻白眼,彷彿我問出的這個問題格外的傻逼,“嘿,小夥子,我告訴你,你還真別不相信,雖然跟著秦鳳翎,我沒有去倒鬥,但是跟著張玉仙我還真的去過呢!”

聽他這麼說,我不由得側目而視,這個傢伙啊,經歷的還真是多呢,但是太姥姥倒斗的事情,還真的沒有聽姥姥跟我提到過,我深吸了口氣,有些感嘆雖然我喊嘟嘟是小鬼頭,但是在某些方面,我知道的很愛真的沒有他多呢。

崔明麗倒是聽得津津有味,便催促著嘟嘟繼續往下講著,看到自己有了一位忠實的聽眾,嘟嘟更加來勁了

洛陽鏟據傳為中國河南洛陽附近農村的李鴨子於2o世紀初明。1923年前後,馬坡村村民李鴨子,來到他家附近一個叫孟津的地方趕集,轉了一會兒,他便蹲在路邊休息。李鴨子平日裡以盜墓為生,所以他經常想的也是有關盜墓問題。

這時,他看到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包子鋪,賣包子的人正準備在地上打一個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鴨子的興趣。因為他看到,這個東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帶起很多土。盜墓經驗豐富的李鴨子馬上意識到,這東西要比平時使用的鐵鍁更容易探到古墓,於是他受到啟,比照著那個工具做了個紙樣,找到一個鐵匠照紙樣做了實物,第一把洛陽鏟就這樣誕生了。據考證,打造出第一把洛陽鏟的鐵匠陳印娃,現已故去。

“所以,那洛陽鏟的上面最重要的就是它的那個頭兒了,叫做管兒插……”嘟嘟邊說邊比劃,“總之,張玉仙倒是很在行!”

常見的洛陽剷剷夾寬僅2寸,寬成u字半圓形,鏟上部裝長柄洛陽鏟雖然看似半圓,其實形狀是不圓也不扁,最關鍵的是成型時弧度的打造。長2o至4o厘米,直徑5至2o厘米,裝上富有韌性的木杆後,可打入地下十幾米,透過對鏟頭帶出的土壤結構、顏色和包含物的辨別,可以判斷出土質以及地下有無古墓等情況。

洛陽鏟的製作工序有2o多道,最關鍵的是成型時打造弧度,需要細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鏟子就帶不上土。不僅如此,洛陽鏟在製作工藝上更為複雜,通常製造一把小鏟需要經過製坯、煅燒、熱處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製。

聽到嘟嘟的這些話,我頓時覺得自己彷彿井底之蛙,有些時候覺著自己跟姥姥還有太姥姥地修為已經差不多了,但是現在看來,我離她們兩個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嗨,想想也是,單嘟嘟說的這些我都聞所未聞,更別提其他更深層的盜墓呢,畢竟盜墓可不是請客吃飯,那可是刀尖上舔血的營生。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