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紙人俑

小說:滴血瞳 作者:丫丫不學語

此時的我,卻無限的懵逼,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麼她嘴巴里面說出的這個“點天燈”到底是有著幾個意思呢?我的腦子就在此時,又開始有些短路了,崔明麗吸了口氣,指著地上那一塊塊的蠟燭,慢慢地說了起來

先,在古代還有一種“點天燈”的方式,那就是在人的後脖頸的下面挖了一個洞,這洞挖的不可以淺,更不可以深,到了這皮下脂肪的位置,則是最好的.

然後,就把一根燈捻,插進這個洞裡面,點燃了燈捻,人就可以整個兒被灼燒起來,並且此時被施刑罰的人,還是活生生的,就這麼被做成了一盞“人油燈”。

聽到了崔明麗這麼說,我的後背不住地冒著冷汗,這種刑罰和剛剛那兩個相比簡直是細思極恐,仔細品味其中的含義,不由得讓人後背涼,但是這和麵前的這些蠟燭有什麼關係呢?崔明麗怎麼突然說出了這個。

我覺得我暫時還是沒有辦法,將二者相互聯絡起來。

“你看看這些蠟燭的膏體……”我順著她的手指看了過去,那些蠟燭的膏體十分的潔白,是一種彷彿天然的潔白,沒有任何雜質的顏色,和我們一般看到了蠟燭的黃色,有著一種天壤之別。

我努力地眨了眨眼睛,又仔細地看了看,著實如此,確實是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和一般的蠟燭著實不一樣,總覺得這蠟燭的膏體,散出一種白瓷般的感覺,映照在了眼中,倒是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的聲音慢慢地沉了下來,崔明麗也看向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所以,這些蠟燭的膏體,全部是用凝固了的人油,還有那人的骨頭磨成的粉末混合在一起,鑄造而成的,所以才會出這樣子的火焰,這才是真真正正的人油蠟……”

聽到了崔明麗這麼說,我的身子劇烈地抖動著,我擦,這店主該有多麼變態啊,我剛剛只是覺得這蠟燭燃燒的顏色有些怪異,著實沒有想到這些蠟燭竟然是用如此的工藝。

之前是有用動植物的脂肪,來做蠟燭的工藝,類似於牛油蠟燭,還有黃油蠟燭,但是沒有想到,這次卻是實打實的“人油蠟燭”,並且那黃綠色的火焰,明顯的就是他媽的鬼火啊。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會在農村,多於夏季乾燥天出現在墳墓間。不過偶爾也會在城市出現,原因仍然未知。因為人的骨頭裡含著磷,磷與水或者鹼作用時會產生氧化磷,透過儲存的熱量,達到燃燒點時會燃燒。

走路的時候會帶動它在後面移動,回頭一看,很嚇人,所以被那些膽小或迷信的人稱作“鬼火”。鬼火的顏色隨著人體含有的元素顏色而改變。時常我們可以看到的鬼火顏色有三種綠色、藍色、紅色,若有特殊的顏色,說明死人體內紅磷元素含量特別多。

我看著面前這些“人油蠟”燃燒時候的顏色,心下不由得開始顫抖了起來,這可跟古書上面描寫的鬼火的場景,是一模一樣的——油壁車,久相待。冷翠燭,勞光彩。神光兮熲熲,鬼火兮熒熒。君不見燒金煉丹古帝王,鬼火熒熒白楊裡。

那些在古書裡面,我認為有些誇張的場景,此時出現在了我的面前,和我預想的是差不多的。看著這在熊熊燃燒著的鬼火,我的心臟也跟隨火焰在一跳一跳的。我的天啦,用這種東西擺出了一個六道輪迴的圖案,這到底是想幹嘛呢?

正在此時,正趴在那些紙人身上,挨個兒正在嗅著的嘟嘟,也飛到了我們的身邊,氣喘吁吁地落在了我們的面前,抬起頭,瞪圓了眼睛正在看著我,“韓小天兒……”他的樣子看起來當真是十分的急切,並且雙目當中驚惶的情緒,就在這一瞬間幾乎爆了表。

“你怎麼了?”我還在為了面前的這些“人油蠟燭”,百思而不得姐,嘟嘟卻又一把扯住了我的衣服,這樣子的舉動著實讓我無比地煩躁。

“那個,那個……”此時的嘟嘟,早都已經語無倫次,我看向了他,他的一雙眼睛,就在此時又開始眯成了一條縫兒,指向了在我身後的那些紙人,“那些不是紙人啊,不是紙人……”

擦,這傢伙,又開始說胡話了嗎?不是紙人,那是什麼?嘟嘟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那些靈貓香的味道,就是從那些紙人身上散出來的,但是那些不是紙紮的人,而是在活人的身上糊了一層紙……”

我的媽啦,這樣子說來……

我和崔明麗轉過頭去,看向了那一個個的“紙人”,他們定定地站在了那邊,彷彿是一座座兵馬俑一般,只是兵馬俑的身上是用泥巴糊的,而這些人的身上卻是在用紙糊的,怪不得,我怎麼覺得這些紙人,看起來如此飽滿,原來這些紙殼的後面,都他媽的是人啊。

“並且……”嘟嘟的聲音就在此時又有些遲疑了,“那些人的靈魂都被封印在其中了,我是廢了好大的力氣,才感覺到的呢。”這麼說來,這些人身上被紙張給糊上了,那不就是貼加官嗎?

貼加官也叫“開加官”,主要是用於對封建體系下的官員刑訊逼供。不象打人會留痕跡。招了就蹬腿。或者是殺人不留痕跡。先司刑職員將預備好的桑皮紙揭起一張,蓋在犯人臉上,這種桑皮紙也是極為講究地,據說,這種紙張呈淡黃色,工藝講究的桑皮紙可見明顯的纖維結構,明清及民國時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書冊,基本上為桑皮紙作為書頁,外觀及手感美觀。

桑皮紙古時一直用於高檔書畫、高階裝裱用紙,除了作普通用紙外,制傘、糊簍、做炮引、包中藥、制扇子等等也有廣泛應用。

桑皮紙紙張按質量分為四等,一、二等厚而潔白為高檔書畫用紙,三、四等薄而軟。精製的桑皮紙還是維吾爾族姑娘繡花帽必用的輔料。在繡花帽時,要隔行抽去坯布的經線和緯線,繡花後用桑皮紙搓成的小紙棍插進布坯經緯空格中,這樣做出來的花帽挺括有彈性、軟硬適度。

司刑職員嘴裡早含著一口燒刀子,使勁一噴,噀出一陣細霧,桑皮紙受潮軟,立即貼服在臉上。司刑人員緊接著又蓋第二張,如法炮製。犯人先還手足掙扎,用到第五張,人不動了,司刑人員如釋重負地舒口氣。走上前去,細細檢視,那五張疊在一起,快已乾燥的桑皮紙,一揭而張,凹凸分明,猶如戲臺上“跳加官”的面具,這就是“貼加官”這個名稱的由來。

但是崔明麗卻走向了那些“紙人”,從嘴巴里面卻喃喃地念出了一句話,“這麼殘忍的手段,這簡直就是一種活人俑啊……”

“活人俑?”我重複著這句話,在自己的腦海裡面卻反覆地對崔明麗的這句話進行品評著,沒錯,這種在活人身體表麵糊上了一層紙的做法,好像和“活人俑”十分的類似,可貌似這叫做“紙人俑”更加合適。

中國古代用活人殉葬的風俗起源於上古奴隸社會,在殷商時期最為盛行,如今在河南安陽的殷墟墓葬群內,已掘的眾多古墓中,被殉葬的就有五千多人。隨著人類文明展,活人殉葬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到了秦始皇時期,已經更替為“俑”代替活人殉葬,俑本身就是代替人的意思,再後來“俑”又被石雕,石像代替。

秦朝時期,燒紙陶俑的技術已經很成熟,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已掘的兵馬俑中,他們的面部輪廓千人千面,幾乎沒有張的一樣的。就算在當時燒俑技術十分嫻熟的秦代,能做到這點,實在令人費解。所以不少人都猜測秦始皇兵馬俑可能存在活人俑。

中國古代歷史上,秦始皇算的上一位暴君,各種殘酷的刑罰令人不寒而慄。傳說秦始皇時期,活人俑就是一種刑罰,將活人身上裹上布然後用泥封住,再放到窯爐裡烤製成俑,最後塗上顏料,去守護陵墓。

當時的死囚犯,罪人是最佳人選。所以秦始皇兵馬俑的樣貌才會各不相同。還有一種傳說,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位時,一直都在尋找長生不老藥,也專門養了不少術士來完成這個任務,當時有些術士就想到了活人祭,把活人六識封住,防止魂飛魄散,然後燒成陶俑,守護祭壇。

那麼,這樣說來,這些被紙糊住的人呢?剛才嘟嘟也講了,這些人的靈魂也是被封印在其中的,如此之多的數量,是用作什麼的呢?

就在此時,我也陷入了沉思,這個紙紮店的老闆,到底是不是孫二虎,並且我看向了他在地上用這人油蠟燭擺出來的這個“六道輪迴”的圖案,還有這些數量如此之多的“紙人俑”,大腦就在此時宕機了,頓時覺得自己仿若掉入一個無底的泥淖當中,即使用力掙扎也彷彿爬不上來似的……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