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邪神供奉

小說:滴血瞳 作者:丫丫不學語

我瞬間呵呵了,看來,孰是孰非,在旁觀者的心裡面還是可以有一個定論的,就如同楊偉和妮妮的姐姐,即使別人失去飯碗,也願意離開這個地方,從這方面,便可以看出,有些時候,於人來講,最重要的不是錢財,而是與人為善的一種心腸,楊偉抹了抹額頭上面的汗滴,“法師,您請……”

此時的他,話語一出也顯得有些顫顫巍巍的,我深吸了口氣,看向了他,他也看著我,眼睛裡面帶著一種說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深意,“你不要再說了,我就這麼跟你說吧,也就是珍妮弗離開你這麼個破地方,所以把你這裡的財氣全部都帶走了,若是她在的話,你這裡不曉得要比現在強了多少倍,還有……”

我的眉頭一緊,“你這酒吧裡面供奉的有神佛之類的東西嗎?”

楊偉的臉上現出了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這個……您都知道?”

我白了他一眼,“供在哪裡?帶我去……”我說著開啟了手電筒,崔明麗跟在了我的身後,我回頭看向她,“算了,你還是留在這裡吧。”

崔明麗輕輕地搖了搖頭,“別這麼說,我還是跟你去吧,萬一有個特殊情況的話,你也應付不了不是嗎?”我點了點頭,這樣子也好,把她放在這邊,我還有些擔心呢,有些時候,人若是落了單兒,也就容易出事情。

走進了這間屋子,裡面仍舊是黑洞洞的,但是卻被一種檀木香的味道所充滿了,我看向了前面,卻現在那面前的香案上面,在那黑暗當中的那些香火忽明忽滅的光影。

“開燈!”我同樣說的斬釘截鐵。楊偉有些弄不清楚狀況似的“啊”了一聲。

“開燈,沒聽到嗎?”他點了點頭,把房間裡面的燈開啟了。

中國古代十大邪神,刑天、牛頭、夜叉、龍女、狐仙、馬面、辟邪、七郎、二郎神、陰帥!

伏羲為上古,神農為中古,五帝為下古。前人論三古各別者,從所見者言之,故不同。然以吾身從今日觀之,則洪荒太極也,不得以古今命名。大抵自羲、農至堯、舜,為上古;三代之世,為中古;自戰國至於今日以前,皆下古也。

自炎帝被黃帝在阪泉之戰打敗之後,刑天便跟隨在炎帝身邊,定居在南方。當時,蚩尤起兵復仇,卻被黃帝剷平,因而身異處,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著利斧,殺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門外,指名要與黃帝單挑獨鬥。常羊山一役,最後刑天不敵,被黃帝用昆吾劍斬去頭顱。

黃帝為免刑天覆活,於是把他的頭顱埋在常羊山裡。然而,沒了頭的刑天並沒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來,並把胸前的兩個*當作眼睛,把肚臍當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為沒了頭顱,所以他只能向著天空猛劈狠砍,永遠的與看不見的敵人廝殺,永遠的戰鬥,是位悲劇性的人物。

這第二尊便為牛頭,牛頭來源於佛家,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能排山。古文有云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死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牛頭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面的形象。

第三尊為夜叉,老魚跳浪,瘦蛟婆娑;巡行不已,盡職盡責。形象醜惡的鬼,勇健暴惡,能食人,後受佛之教化而成為護法之神,列為天龍八部眾之一。夜叉鬼,陰間獨有的鬼怪生物,是民間傳說裡陰間的鬼差,全身皆黑,有些畫裡的夜叉的頭部如駝峰狀,無,手持鐵叉,面猙獰可怖。

而這供奉在桌子上面的第四尊,便叫做龍女!

相傳,在唐朝儀鳳年間,書生柳毅從長安赴考落第回南方,途經陝西涇河岸,路遇一年輕美貌的少女在河邊牧羊,滿面愁容,翹南望,哀哀哭泣。經問明緣由,才得知她是洞庭龍君之女龍女三娘,嫁給涇河龍王的次子為妻。龍女在涇河龍宮備受欺凌,還被趕出宮外到荒郊牧羊,風餐露宿,受盡折磨。

得知龍女的不幸遭遇。柳毅不覺義憤填膺,決意轉道岳陽為龍女傳遞家書。柳毅一路奔波至洞庭,在洞庭湖邊找到了龍女所說的桔井,在井旁的一株社桔樹上,用龍女的金釵連叩三下,驚動了巡海夜叉出迎,送他從桔井下到“臺閣相向,門戶千萬,奇草珍木,無所不有”的洞庭龍宮。

得知龍女在涇河受辱被欺,龍王不禁老淚縱橫,衩囚禁在洞庭的龍王小弟錢塘君得知其情況後十分憤怒,掙開鎖鏈,化為赤龍,直奔涇河,殺死了涇陽君全家,接回了龍女。龍女得救,深慕柳毅,願意以身相許。可是正直善良的柳毅卻堅持“君子喻義不喻利”,便婉言謝絕,隻身回家。龍女便更加敬重他,追隨不捨,幾經周折,終於與柳毅結成美滿夫妻。

在龍女擺件的旁邊,便是狐仙!

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狐狸精最早是以祥瑞的正面形象出現的。上古時期,即有狐之圖騰崇拜,塗山氏、純狐氏、有蘇氏等部族均屬狐圖騰族。狐狸精對中國第一個奴隸王朝——夏朝的建立也有突出貢獻。

大禹治水時,禹整天忙碌無心結交女朋友,一副有為青年事業為重的樣子,眼看就要絕後。有一次他走到塗山,看見一隻九尾白狐,意有所動,於是就在此地娶妻生子。他的兒子啟,後來成了夏朝的開國君王。

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飲食與人間同之,事者非一主。時有彥曰無狐媚,不成村。由此可見,狐狸在封建社會,最早是受到女性的喜愛,並將它作為討好配偶的神祗的。狐狸漂亮的皮毛、小巧可愛的身軀和狡詐精怪的脾性,在古人心目中,實在只有嬌媚的女人可與之相比。狐狸還似乎代表了某種詭秘的精神,尤其是涉及女性的性格心理。

狐狸在先秦兩漢的地位最為尊崇,與龍、麒麟、鳳凰一起並列四大祥瑞之一。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青鳥並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

還有人總結說狐狸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後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時候頭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由此可以推論,狐狸在夏至漢兩千多年的日子裡,是生活得非常滋潤的。

漢代以後,狐狸精作為祥瑞的地位急劇下降。先前對狐狸的好話全沒了,剩下的都是些不體面的詞,如狐疑、狐媚、狐臭之類,都快成為貶義詞大本營了。長此以往狐狸精就成了生活作風出問題的代名詞,成了著名的淫獸,至今仍未翻身。漢代的狐仙故事較為原始,極少有積極意義,狐的神通魔力也有限。到了魏晉南北朝,狐狸才開始人化,變得法力無邊,還獲得了人的感情和智力。

而第六尊,便是馬面!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面的形象。有資料說佛教最初只有牛頭,傳入中國時,由於民間最講對稱、成雙,才又配上了馬面。但也有資料說馬面也稱馬面羅剎,同樣來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閱資料中,並未現印度神話中有馬面作為冥府差役的說法。密宗中到是有“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傳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遠。

而第七尊,便是神獸貔貅!南方人稱貔貅又名天祿。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的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古時候人們常也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現在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如此。

這第八尊便是楊七郎,楊家將的事蹟深膾人口,民間戲曲常引為教忠寓孝的題材。例如雙籠會描寫遼王設計邀約宋帝相商國事,楊業恐其中有詐,遂命長子假扮宋帝赴約。

子護駕同行,結果大郎、二郎、三郎犧牲,四郎和八郎為遼公主所擒而招為駙馬,五郎出家為僧,楊業與六郎七郎突出重圍,暫駐雁門關,因無糧無援,乃派七郎至大營求救,潘仁美欲報私仇,趁機灌醉七郎,綁於芭蕉樹上,亂箭射死。

楊業命六郎尋弟,自己逃至蘇武廟,見廟前立有李陵碑,忠奸並立,感觸良深,遂撞碑而死。後來楊門只剩一家孤寡十三人,由畲太君領陣禦敵,傳為一時美談。後七郎傳為陰界專管孤魂野鬼之人!

“怎麼?法師可看出有什麼問題嗎?”楊偉有些焦急。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