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丹書鐵券

小說:滴血瞳 作者:丫丫不學語

“螣蛇,你乃上古天神,竟然猶如縮頭烏龜一般,你算是什麼東西……”德叔越來越氣,越來力氣越大,瞧這情形,我們趕緊上前勸說。

“德叔,行了,您別生氣了,咱們還得對付這個東西呢!”我輕聲說著,衝著德叔使了個顏色,德叔好不容易才平復下自己的心情,但是修蛇卻洋洋得意。

“哈哈,康樂童子,你還想怎麼樣?你十分信任的保護神,到頭來卻是一個膽小鬼,這傢伙是我的手下敗將已經是很多年了,只是你還一直不曉得,一直被蒙在了鼓裡,你說說看,這是否是你自己太笨了呢?”修蛇越說越起勁。

德叔捂住了胸口蹲在了地上,“你……”他伸手指著修蛇,“你以為真的沒人可以治得了你嗎?你以為你真的可以在這世上為所欲為嗎?修蛇,邪不勝正,你若潛心修煉,便可以透過正途來得到應有的道行,但是你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觸及道德底線,你說,你這到底是為什麼?”

“因為我不想向你們一樣碌碌無為,我不想像你們一樣平庸,天天勞累入螞蟻,但是道行卻日復一日只是精進了一點點,你們說,為什麼我要過這樣生活?”修蛇西斯底裡地吼叫,頓時讓天地之間又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修蛇,我肯定不會……”此時,德叔捂住了自己的胸口,慢慢地想從地上站起來,但是卻不曉得怎麼一回事兒,倒是“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並且從嘴巴里面猛的噴出了一口鮮血,他緊緊地捂住了自己的胸腔,面色鐵青。

“哈啊哈哈,你還是注意一下自己是否會活過今晚吧,我等著你報復我,但是起碼你得能活到那個時候,你說是不是?”修蛇得意洋洋地說著。

“德叔,你沒事兒吧……”,我和崔明伏趕緊朝著他的身邊走了過去,但是德叔卻跪在了地面之上,瞧這情形也氣若游絲了。

“好了,現在我就把你們全部都吞沒了,康樂童子,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話,那麼我也沒有必要再次把你招致我的麾下,你想死,那我就解決了你——”修蛇說完,兇相畢露,弓起脖子,但是鬼修卻坐在一邊自顧自地喝著酒。

我擦,我的心裡面一陣緊張,但是卻把判官筆給摸索了出來,但是我去也沒有搞清楚,這鬼修究竟是在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呢?他到底是敵還是友?

“這麼說來,你這麼做是對的了?”一陣蒼老沙啞但是卻十分熟悉的聲音傳來,我們轉頭過去,頓時驚得嘴巴都合不攏了——是桑林婆婆。

“什麼?你沒有死?”修蛇頓時大吃了一驚,“你這隻死蝙蝠,你竟然沒死?”

桑林婆婆卻深吸了口氣,“若是我真死了,豈不是會遂了你願,我只有假死,才會引你出山,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和康樂一起守護著這黑苗寨子,但是你卻聯合痋術師來毀滅這裡,你真是喪心病狂!”

“好啊,死蝙蝠,我今天就先吃了你——”修蛇便朝著桑林婆婆猛地衝去。

“丹書鐵券,天子免死——”桑林婆婆從身上竟然摸索出一張小鐵牌。

所謂“丹書鐵券”,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亦即民間敘事中所說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頒授“丹書鐵券”的制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

丹書用硃砂寫字;鐵契用鐵製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將鐵卷從中剖開,朝廷和諸侯各存一半。

據考,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後,為鞏固統治籠絡功臣,頒給元勳“丹書鐵券”作為褒獎。劉邦建立漢王朝後,“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

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契”,即皇帝與功臣、重臣之間信守的憑證。“丹書、鐵契、金匱、石室”,即以鐵為契,以丹書之,將皇帝與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寫在“鐵券”上,裝進金匱藏於用石建成的宗廟內,以示鄭重和保證“鐵券”安全。

然而,最早的“鐵券”並無免罪和免死等特權,僅作為一種加官晉爵封侯的憑證。獲賜鐵券的功臣及其子孫中,不乏獲罪甚至被處死的人。

北魏時期,孝文帝經常為宗親、近臣頒授鐵券,甚至還出現了大臣向皇帝乞求鐵券,以作護身之符的現象;隋唐以後,頒“鐵券”已成為常制,凡開國元勳、中興功臣以及少數民族領皆賜予“鐵券”,連一些寵宦、宦官也有獲得“鐵券”的。

而且,從隋代起,“鐵券”上的丹砂填字漸漸改為用金填字,故後世又將其稱為“金書鐵券”。唐代最著名的“錢鏐鐵券”,是乾寧四年唐昭宗頒賜給吳越國王錢鏐的,現仍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丹書鐵券”有了免死的許可權,最晚在南北朝時期。早期鐵券免死次數大多在3次以下。從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數不斷增加,唐代後期,受賜鐵券者的子孫甚至可以憑鐵券免死1至3次。

宋代時,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從後周柴家手中謀得皇位,為了安撫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孫,賜柴氏“丹書鐵券”,即使柴氏後人犯罪也不得加刑。家喻戶曉的小說《水滸傳》中所描寫的“小旋風”柴進家的“丹書鐵券”,確實有其歷史依據。

到了明代,鐵券制度進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從法律上規範了“丹書鐵券”的頒授物件,僅限於立有軍功,被封為公、侯、伯的勳臣。明代金書鐵券分為七等,其中公爵分為一等,侯爵分為二等,伯爵分為三等。

各等鐵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鐵券高一尺,寬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鐵券大體是每等在高和寬兩方面都遞減五分。最小的伯爵二等鐵券高七寸,寬一尺二寸五分。所有的鐵券都是一式兩件,一件授予獲賜者,另一件藏於內府。在需要查驗時,只要將它們放在一起,便可真偽立辨。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長、徐達、李文忠等34人獲公爵、侯爵封號,並被賜予“金書鐵券”。 明成祖朱棣即位時,幫助他奪取皇位的“靖難”功臣邱福等26人也都被賜予鐵券。

明末,崇禎皇帝還曾給大宦官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頒賜鐵券。

與唐代的鐵券相比,明代金書鐵券的券文已有明顯變化。一是謀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數較少,子孫不免死。清代,“丹書鐵券”制度方被廢止!

鐵券鐫刻的內容一般包括四個方面一、賜券的日期,賜予物件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記載被賜者對朝廷的功勳業績;三、皇帝給被賜者的特權,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關法律,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後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種種特權。

鐵券上的文字在漢時用丹砂填字,稱做“丹書鐵契”,即“鐵券丹書”。唐以後鐵卷不是丹書而是嵌金,並且有一古代典籍記載唐賜吳越王錢鏐的鐵卷,形狀宛如瓦,高尺餘,闊三尺許,卷詞黃金鑲嵌。誓詞有所封的爵銜,官職及受封的功績等,另刻有“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明代鐵卷依照唐制,不過“所謂免死,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後革爵革薪,不許仍故封,但貸其命耳”!

“什麼?”修蛇大叫了一聲,“桑林珠,你竟然有這麼個東西?”

桑林婆婆微微一笑,“想當初,我們南越王國的人從那南方逃到湘西,乃是天子劉徹贈予我們丹書鐵券,我們才免於一死,而白矖大神也將自己的神力注入其中,便就是為了你有朝一日會起反心,但沒想到,你著實真有反心,於那懸棺之中,你根本沒有接受天地浩然之氣的盪滌,才會如此汙穢不堪,這次,我就是要了解了你!”

但是修蛇卻晃動著身子,顯得很是妖嬈,“桑林珠,你是蠻聰明,但是你有些時候卻是在自作聰明,你以為我就這麼單槍匹馬地任你來收拾嗎?你以為我就這麼好對付,一張鐵券丹書著實可以對付得了我,但是卻對付不了兩條靈蛇。”

“什麼?”桑林婆婆也吃了一驚,“你到底什麼意思?”

此時一陣天崩地裂之勢,我們腳下的大地都在劇烈地晃動著,並且幅度也越來越大,我抱緊了崔明麗,崔明伏也把德叔抱在了懷裡。

“糟了!”德叔滿臉驚惶之色,他的情形頓時也把我們給驚呆了,“老一輩人有說過,在這黑苗寨子周遭的山下,著實有一隻被封印的上古神物,但不知道是什麼?”

“什麼?”我們三個異口同聲,“還有一隻?”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