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1 / 3)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裴文安的大軍,昨晚剛拿下河東縣,緊接著就打蒲津關,將士疲憊。

他不得不這麼做,正所謂兵貴神,從徵調大軍,一直到大軍開拔奔赴河東縣,裴文安一直都是緊趕快趕,因為他要搶在京師反應之前,拿下蒲津關,從而渡過黃河,進入關中。

但眼下形勢已變,京師援軍這麼快就趕來,河東縣那個李靖太會拖了,硬生生把他的八萬大軍攪和成眼下這副爛攤子。

如今再想要順利渡河,就必須將上岸的敵軍全數殲滅。

但是現在看來,可能性不大。

敵軍來勢洶洶,楊素史萬歲都來了,他裴文安不過一介無名之輩,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心裡也很緊張。

但更多的是興奮,能和楊素史萬歲一戰,若勝,他裴文安必將名垂青史。

一封封軍情諜報送至大帳,敵方的中路大軍已經沿著官道,逼近蒲津關。

如果沒有喬鍾葵的援軍,以現在的情形,他必須撤了。

但是援軍已經在路上,他這一撤,喬鍾葵必然會陣腳大亂。

喬鍾葵有四萬生力軍,只要謀劃得當,形勢依然佔優。

“敵軍到底有多少?”裴文安詢問斥候道。

剛進大帳的斥候說道“逮住一些傷兵,但是他們的口風不一致,河東守兵說是二十萬大軍,過河的軍士,說是有五十萬大軍。”

“放他孃的屁!五十萬大軍,撒豆成兵嗎?怎麼過河?游過來?關中所有軍府加起來,也沒有二十萬,”

裴文安嗤之以鼻,環顧左右,冷笑道“敵軍用此疑兵之計,可見他們兵力不足,立即傳信喬柱國,請他在河東縣以東的虞鄉紮營佈陣。”

裴文安料定京師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徵調足夠軍士,所以渡河的大軍,大約應該在五萬左右。

敵方人困馬乏之際,正是決戰之時。

不能再把時間浪費在蒲津關了,敵方主力已經渡河,想要拿下蒲津關,會付出極大代價,得不償失。

於是他下令大軍後撤,撤往河東縣整頓。

戰場上,只要一撤軍,必然會出現大量減員,但是裴文安不在乎,只要保留主力,與喬鍾葵匯合,便可從容擺開陣勢,與其決一死戰。

楊銘的平叛大軍,所有的騎兵都交給了長孫成,因為長孫成常年跟突厥打交道,深知騎兵該怎麼使用。

第二天晌午,長孫成才率領騎軍渡河,渡河之後,一刻沒有休息,直接沿著河岸率軍北上,繞開河東地區,直撲晉州方向。

楊銘和楊素都認定,晉州絕對空虛,楊素是靠經驗判斷出這個結果,而楊銘是靠歷史知識。

與李靖匯合之後,楊銘才得知蕭摩訶的動向。

李靖手裡有楊銘的調兵令,蕭摩訶不敢不聽話,已經率領那幫由當地土匪盜寇組成的王府部曲,埋伏在河東縣周邊區域,伺機而動。

古代行軍撤軍,全靠兩條腿,楊銘也是在中午時分,才得到確切訊息,裴文安在撤軍,撤的很有章法,一開始都沒有看出來。

而他這邊,一來沒有騎兵不好追,二來軍士非常乏累,所以楊銘下令,不得追擊。

“看樣子,裴文安是打算將軍隊整合於一處,與我們決戰,”蒲津關內,楊素史萬歲等人都在。

關城雖然保住了,但形勢還不樂觀,楊素指著地圖道

“我軍倉促渡河,又經連夜大戰,頗為分散,周邊並沒有適宜大軍紮營的地方,唯有去河東縣休整,而裴文安一定就在河東縣等著我們。”

蒲津關周邊,連個村落鄉鎮都沒有,根本就沒有地方可供大軍休息。

史萬歲也點頭道“裴文安一定認為我軍連夜渡河,正是疲乏之時,想要在河東縣以逸待勞,收拾我們,在我看來,乾脆佈下疑陣,讓裴文安以為我們會就地休整,實則我大軍直接北上,不要河東縣了,直取晉州。”

楊素贊同的點了點頭,目光看向楊銘,看他是什麼意思。

起初,大家在兵部定下的計劃,是直接與裴文安主力決戰,一舉擊潰對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