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九章 撂挑子(1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楊暕最近也沒有閒著,跟老丈人宇文述緊急張羅著運河的事情,非常上心。

閻毗已經提前一步出了,他得去勘察地形,太府寺這邊,少卿雲定興也被帶走了,只留下少卿元壽。

兩百萬石糧食,狗也知道不夠吃,所以楊暕眼下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剩下的糧食,從哪弄。

洛陽的幾個大糧倉都是半空,剩餘存糧一半要供給京師,一半皇帝北巡要徵調,所以楊暕是不能動的。

那麼怎麼辦呢?

國庫缺錢,取之於商,國庫枯竭,取之於民,這是不二法則,任何時候都行得通。

“先在河南試一試,通知所有糧商,將糧食賣給豫州官府,不賣者,以囤積居奇問罪,”齊王府,楊暕正與一眾人商量著籌備糧食的事情。

民部侍郎韋津皺眉道“那麼,我們該以什麼價格收購這些糧食呢?”

“以免他們反應過大,最好按原價的八成收購,”齊王府長史柳謇之道“要麼借,要麼賣,借的話,官府分三年歸還。”

韋津苦笑搖頭“怎麼還?拿洛陽那幾個糧倉還?我們可是動不了這幾個糧倉的。”

“先借了再說,”楊暕大手一揮。

大理寺少卿兼任民部侍郎的裴蘊,此時也在,聞言錯愕道

“這樣不好吧?若官府失信於商,將來還怎麼打交道?河南糧商都是大家族明面上的產業,齊王還是要考慮周全的。”

“鑄幣場能不鑄?”楊暕點了點頭,看向太府寺少卿元壽道。

元壽點了點頭。

大隋鑄幣,是歸太府寺管。

開皇年間,行的五銖錢數量極多,因為當時的貨幣體系非常混亂,北齊的常平五銖、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萬國、南朝的陳五銖、太貨六銖、劉宋的鵝眼錢、蕭梁的剪邊錢,民間都在使用。

所以楊堅開始整頓貨幣,改鑄統一標準的隋五銖,也就是開皇五銖,其它錢一律廢止,那麼隋五銖肯定就需要大量投放。

所以在開皇初,物價非常低,因為錢太值錢了,但是隨著鑄的錢越來越多,物價也跟著水漲船高,但基本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線。

也就是在去年,楊廣又在揚州建了一座大隋最大的鑄幣場,揚州開爐,鑄夾錫五銖,導致銅色白,所以老百姓都稱之為白錢,白錢現在已經開始大量流通。

因為南北貿易如今蒸蒸日上,市面上的錢已經不夠用了,必須趕鑄大量五銖投放民間,以解貿易之難。

今年太府寺那邊,預計出爐錢四百萬貫,這些錢一出來,怎麼投放呢?

當然是靠官府投放,例如楊暕眼下的狀況,他可以拿官府新鑄的錢,去買糧商的糧食。

但是這樣一來,也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會推高物價,對於平民來說,短時間內是一場災難。

因為民間的收入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物價通脹,這個陣痛期是很難熬的,不過隨著南北貿易溝通,平民的收入肯定是會逐漸提升。

元壽道“今年才開剛剛開爐,錢還沒鑄成,所以糧食只能借,不過在年底的時候,就可以拿新錢去還。”

“就這麼辦,”楊暕拍板道“按照現在糧價的八成,從河南糧商那裡收購糧食,年底歸還,如果還不夠,就從河北山西山東去買。”

“肯定不夠,”裴蘊道“營造東京的時候,河南糧商已經出了血,他們也沒多少餘糧了。”

楊暕愣道“當初是借糧,糧食不是都還了嗎?”

“營造東京的是還了,”裴蘊無奈道“御河借的糧本來是今年還,但是秦王西征,陛下北巡,已經調撥沒了,還不了。”

楊暕想了想,道“這次修運河,父皇有旨意,免除奴婢部曲賦稅的政策,繼續推行,這些錢收上來,足夠還了吧?”

“前提是您得收上來,”裴蘊道“山西、河北、山東,這都是遭了兵災的,能收上來多少,現在還不清楚,也就是南方那邊的糧商還能打打主意。”

“這不好吧?”楊暕皺眉道“江南已經調撥了兩百萬石,而且父皇免除了揚州轄區三年賦稅,都免稅了,我不好再打江南的主意吧?”

“南方又不止一個江南,還有其它地方,”裴蘊道。

楊暕苦笑道“我可沒那個本事從南蠻子嘴裡摳糧食出來,借糧的重點,還得是在北方。”

“如果這麼幹,北方恐會出現糧荒,屆時必生民亂,”裴蘊提醒道。

楊暕哈哈一笑“裴公多慮了,小股民亂也是受人挑撥,不足為懼。”

那要是大股的呢?你特麼個棒槌,裴蘊無奈的看向新上司宇文述,希望宇文述能幫著勸勸。

宇文述卻反過來安慰裴蘊“裴公多慮了,不會有事的,就算有些流民匪盜禍亂一方,也是陣痛小疾,無礙大事。”

你們是真的不怕事啊?楊暕不怕還能理解,沒上過戰場,你宇文述也是久經沙場了,竟然也視如兒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