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1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在楊銘的全力爭取下,高熲蘇威聯名附議下,宇文述等人全力反對下,史萬歲順利升為魯國公,進入大隋國公行列,按例,只要在京,可每日參加朝會。

大隋上一任的魯國公,是虞慶則,但虞慶則當時是以謀反罪被誅殺,所以國公之位也被拿掉了,雖然楊廣即位之後,給虞慶則平反,但是他的兒子已經沒有機會繼承爵位。

朝會結束已經是傍晚,楊銘去了永安宮給母后請安,順帶看望自己的兒子。

當他知道楊瑞也要跟著去北巡的時候,心裡是不樂意的,才多大點一個小屁孩,受的了長途跋涉嗎?

蕭皇后對此的回答是你剛過百天,就被人從江都帶到了大興,路途也不近,不也好端端的嗎?

楊銘無言以對。

翌日,天還未亮,楊銘便已經等候在皇城,恭送自己的父皇母后離京。

楊家宗室也都全來了。

站在楊銘身旁的楊麗華,小聲道“你那個偏方頗為有效,小孩(李靜訓)的氣喘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一直都忘了謝謝你。”

“那可真好,”楊銘心情大好,笑道“只要小孩身體康健,大姑母便不用每日愁眉不展了。”

楊麗華笑道“可見水土不服,有時候也是非常可怕的,我這次學乖了,聽你勸,不再出門了。”

“但願楊瑞這次出門,不要染疾,”楊銘苦笑道。

站在他身後的楊茵絳聞言,一臉落寞,她雖然也穿著禮服,卻是沒有絲毫點綴的普通禮服,與身旁的裴淑英盛裝相比,尊卑立判。

自己的兒子要出遠門了,當孃的自然心焦,尤其是楊瑞入宮之後,她連探視的機會都沒有了。

如今見到遠處的皇輦過來,楊茵絳趕忙踮起腳尖,希望能看到兒子的身影。

皇輦上,楊廣夫婦的中間,就是夾著河東王小楊瑞。

他現在特別的乖巧,坐姿端正目不斜視,一動都不動,因為楊廣太嚴厲了,以至於楊瑞在楊廣面前時,不敢有絲毫失態。

鼓樂響起,禮鞭揚聲。

楊廣從朱雀門出,然後登上了那座觀風行殿。

行殿如龐然大物,下面有輪軸,左右各六個,高三層,可容百人之多,行殿的驅動,靠的是最下層的侍衛以人力搖動櫓杆,設計非常精巧。

就是太奢靡了,因為行殿過大,所以楊廣北上期間,凡遇狹窄道路,皆會有衛士提前拓寬,還要鋪平,以便行殿能夠安穩透過。

歷史上玩這麼花的,楊廣也是獨一無二了,不過他給所有的後世之君都樹立了一個榜樣。

什麼榜樣?只要不學楊廣,就不是昏君。

他是華夏古代皇帝中的反面典型,李世民也是有了前車之鑑,做什麼事情只要和楊廣反著來,那就一定是對的。

比如楊廣不喜人諫,那麼李世民就希望大臣多多勸諫自己。

楊銘率領宗室,跟在行殿後面,緊接著是王、公、侯及眾大臣,人群浩浩蕩蕩沿著朱雀大街一路南下,實際上,從玄武門、西邊的金光門出城更方便,也更近。

但不行,必須走朱雀大街,因為楊廣要在京師的百姓面前,先裝個逼。

送出城,整整二十里,楊銘才帶著為數不多的官員返回了京師。

這次比楊廣東巡洛陽還要慘,正五品以上的官員,都不剩多少了,可以說,政務基本上無法處理,因為能拍板做主的,都特麼走了。

這簡直就是兒戲。

名義上,楊銘還是京師守備,但是朝會他不想主持了,實在是什麼事都做不了,於是他乾脆交給了楊雄。

楊約和玄感這一次也走了,朝堂空蕩蕩的,說句話到處是迴音。

眼下的京師,還沒有春遊營地熱鬧。

杜如晦的婚期到了,但是老丈人韋彤走了,他是東宮左衛率,要保護燕王楊倓、越王楊侗、代王楊侑的人身安全。

幸好丈母孃還在,不然杜如晦拜高堂都不知道拜誰。

太子妃韋盈這一次沒有被帶走,去的是側妃宇文氏,也就是宇文述的女兒。

婚期當天,楊銘去了韋彤的府上,他是貴賓,自然是韋約這個閒人親自接待。

“殿下可把我給坑慘了,您舉薦我幹什麼啊?”韋約將廳內的其他人打走之後,苦著臉說道。

楊銘皺眉道“韋公這是說的什麼話?本王也是好心,怎麼你倒怨起我來了?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啊。”

別特麼照溝渠了.......韋約一臉無奈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