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1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之所以這麼著急去見薛道衡,是因為楊銘希望儘快安頓好李世民。

李淵已經去了晉陽,裴寂也去了,至於造反四人組剩下的劉文靜,楊銘調閱過吏部存檔,現這小子眼下就在晉陽,給通守於仲文做左官。

於仲文的通守,是楊銘安排的,但這並不帶於仲文是楊銘的人,其實人家是楊廣的人。

當年於仲文是熊州刺史,跟著晉王楊廣北擊突厥,回來的時候現自己的刺史位置被楊堅的女婿宇文靜禮給佔了。

而宇文靜禮,是楊銘三姑廣平公主楊文錦的丈夫。

楊廣楊素當初和史萬歲的搶功風波,其實就是在給於仲文搶功,史萬歲在楊銘的勸導下低頭之後,於仲文先是被封了左衛府司馬,還給楊廣做過太子右衛率,後來軍府改制之後,成了右屯衛將軍加封光祿大夫,爵位為延壽郡公。

這個人對楊廣是絕對忠心的,所以楊銘才會放心將他安排去晉陽。

太守是比通守大,但於仲文未必將李淵放在眼裡。

做為造反四人組核心人物的李世民,絕對不能再去晉陽了,所以楊銘專門派人給世民打了個招呼,薛道衡答應了,囑咐他從隴西回來之後,就去薛道衡家裡讀書吧。

他要是敢往晉陽跑,楊銘就必須提前下手了。

沒辦法,這小子太牛逼了,華夏幾千年歷史,這小子都是數得上號的頂尖牛人。

其實在大隋,普通老百姓出趟遠門,真的不容易,最遠能去趟隔壁縣城,那都屬於見過世面的了,但是世家大族中的子弟,則是來回奔波於全國各地。

這就是階級差異,所以官道官道,常被老百姓戲稱為當官的人走的道,因為老百姓大多時候走的是鄉間小路。

鄭安饒他們一家人,就是在楊廣前腳離開洛陽之後,後腳收拾家當,拖家帶口的來到了京師。

親爹鄭繼伯在江南,老家在洛陽,全家人眼下卻住在京師,天南海北的三個地方,放在老百姓身上,恐怕會覺得此生再無相見之期,但是對於貴族們來說,無吊所謂。

人生八苦愛別離,在人家這裡行不通。

李淵他們家不也是這個情況嗎?老子在山西,長子在河南,剩下的在陝西。

豪門大閥對子女的教育,與平民是完全不同,一個簡單的比喻,看到有人落水,下去救人的百分之百是平民。

來到京師之後,鄭安饒第一時間就來秦王府找裴淑英,寄希望於能見上楊銘一面,但是很可惜,楊銘不在家,他又不好意思在王府硬等,於是便去了族兄鄭善果那裡。

鄭善果是大理寺卿,跟著楊廣從塞外轉了一圈回來之後,已經有族內的一位親戚來找他幫忙了。

客廳內,鄭善果道“事情要慢慢來,我在中樞其實說不上話,我問過吏部楊尚書,你在吏部已經備檔候補了,再等等吧,有機會了,我肯定會幫你說話的。”

坐在鄭善果對面的,是鄭元壽,曾經的右候衛將軍,也就是賀若弼的那個右候衛。

他和另一個將軍韋保巒,被賀若弼完全架空,楊銘收拾掉賀若弼之後,把他們兩個給免了,安排了楊玄挺和楊恭道頂替。

如今這小子已經在家裡閒了一年半了,沒事可做,於是來找鄭善果幫忙。

正巧這時候,管家來報,說是鄭繼伯之子鄭安饒來了,都是自家人,鄭善果自然讓管家將人帶進來。

“賢弟的事情,我都知道了,”鄭善果起身笑道“快請坐。”

鄭善果今年四十歲整,但和二十五歲的鄭安饒是平輩,反倒是三十七歲的鄭元壽,族內輩分比他們倆高了一輩。

閒人鄭元壽也笑道“現在和以前不同了,你得能中進士,善果這邊才好方便給你安排,舉人嘛,最多也就是地方一個小小左官,難登大雅。”

不要看這小子眼下閒人一個,人家可看不上地方官。

鄭安饒坐下後,皺眉道“如今家母和小妹都在京師,我確實不願離京任職,儘量還是留京吧。”

這就是大家族的好處,人家有選擇的餘地。

大理寺卿鄭善果道“起初我也確實打算這麼給你安排的,但眼下的情形,有些不太容易,中樞有參掌選事之權的,就那幾位,偏偏我這個做哥哥的,跟人家都不熟悉,想要給你安排留京,至少也得這幾位其中之一點頭才行。”

“可不是嗎?”閒人鄭元壽牢騷道“我跟人家秦王沒仇沒怨的,就因為我的職位是人家給免的,現在好了,都以為秦王看我不順眼,誰都不敢用我。”

鄭安饒皺眉問道“那麼眼下的中樞,哪幾位擁有參掌選事之權?”

閒人鄭元壽道“排第一的就是秦王了,正三品下,人家說免就能免,讓你上就能上,其他幾個也得看人家的臉色。”

鄭善果點頭贊同道“剩下的還有齊王、觀王、蘇威、牛弘、裴矩和宇文述,能不能留京,就是人家的一句話。”

鄭安饒沉吟片刻後,老老實實將獨孤鳳兒把他推薦給秦王側妃裴氏的事情給說了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