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1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楊弘勝的安排,是為了方便以後出行做準備的。

常年憋在皇宮,這不是正常人可以承受的,但是楊銘又不希望自己的出行情況被太多人知曉,所以這個位置必須換人。

如果他是去大興宮,走三門即可,如果是出宮,最後一道門就成了昭陽門,而昭陽門是獨孤懷恩親自坐鎮的,任何人員的出入都有備桉,備桉也只有皇帝一個人能看到。

出了宮城,還要走朱雀門,朱雀門是左監門府大將軍竇抗親自坐鎮,楊銘和竇抗是老相識,當年的仁壽宮之變,就是竇抗和楊智積在楊銘的暗示下,闖入仁壽宮,接管宮城,迎楊廣繼位。

楊茵絳要吩咐堂弟楊弘勝的,自然就是讓他把嘴巴閉緊點,把下面人管好點,任何關於楊銘的出行情況都不能洩露出去,就算是他親爹楊嶽都不行。

因為楊嶽現在的老婆,姓韋,是太子妃韋盈的親姐姐。

大隋皇宮禁衛,皆為關中子弟,其中脈絡關係錯綜複雜,楊銘現在是所有人的重點關注物件,自然會有人在私底下打聽楊銘的情況。

這就是為什麼楊銘會有一種孤獨感,因為他覺得身邊沒有多少人是值得信任的。

赤條條的躺在高玥懷裡,楊銘的心緒暫時得到了安撫,高玥也在一點一點的幫他擦拭著身上的汗水。

不過他沒有停留多久,便起身離開了王府,就像一個提起褲子不認賬的嫖客。

患得患失的高玥望著楊銘離開的背影,幽幽嘆息,她也覺得很孤獨。

回宮之後,楊銘在承恩殿與自己的屬官聚,如今的大家,一個個的臉上都洋溢著志得意滿。

魏徵也在這裡,不過暫時被安排成了一個整理卷宗的小吏。

這是楊銘入駐東宮之後,第一次和眾人聚頭商議國事,因為今天人都來全了,所以他有必要見見那幾位生面孔。

開皇年間,楊勇只有初一、十五參加朝會,剩下的時間都在東宮主持小朝會。

但現在不同了,楊銘每天都要參加朝會,而東宮的小會議,沒有那麼多精力主持,所以他急需一個太子冼馬。

李綱這老小子,被吏部給撈上來了,他竟然被貶去了扶風郡做了一個郡丞。

“數年不見,李公老當益壯,令人欣慰,”楊銘笑道。

李綱老臉一紅“再逢小殿下,竟已過了十年之久,世事變遷令人唏噓。”

他當年從楊勇的太子冼馬離任之後,去做了尚書右丞,是右僕射的左官,那時候右僕射是楊素,於是他把楊素給得罪了,後來右僕射換成了蘇威,他又把蘇威給得罪了。

原因就是李綱只會做臣,不會做官,臣和官是兩個概念。

諸事為國為皇帝,就是不考慮上司的感受,不得罪人才見了鬼了。

楊銘看向元文都,笑道“文都是初任,有些不懂的地方,還要多多向李公請教。”

元文都趕忙起身,朝著李綱行了一個弟子禮,道“末學後進,今後還要倚仗李公,若有不妥冒犯之處,李公只管訓戒。”

“不敢不敢,”李綱起身道“都是為太子效力,只求政務不失,雖不能面面俱到,但求盡善盡美。”

他們倆,是東宮最重要的門下坊主官,兩位左庶子,加上太子冼馬,一共就這三個人,有勸諫楊銘的資格。

接下來,楊銘又看向陳叔達“沒有打招呼,就將你調入東宮,還忘不要怪罪唐突。”

“臣下豈敢?”陳叔達趕忙起身道“能為太子效力,是臣的榮幸。”

楊銘抬了抬手,示意對方坐下,然後又看向風塵僕僕,最後一個趕回京師的封德彝,

“德彝與盧赤松,誰兄誰弟?”

封德彝跟楊銘不會見外,因為他清楚,自己絕對算得上太子的心腹,因為他是楊素臨終前託付給楊銘的,而太子妃又是楊茵絳,所以他在楊銘夫婦這裡,都算自己人。

封德彝笑道“回殿下,略長一年,僥倖為兄。”

盧赤松,是盧思道的兒子。

房玄齡這才驚訝道“封兄竟與盧大儒是親戚?”

盧思道入隋後,官做的不大,最高也就是五品,但是在北齊的時候,已經是門下省給事黃門侍郎了,而且這個人名氣太大,在北方士子當中,極受推崇。

封德彝點頭道“實為家母親兄,在下親舅。”

“原來如此.......”房玄齡與眾人這才恍然。

房玄齡他們這都是小輩,大一輩的其實都知道這個情況,封德彝也屬於齊臣之後,人家祖父是北齊的太保,曾祖是北魏的司空,要不然他爹能娶了人家范陽盧氏的閨女?

楊銘繼續問道“你這個表弟,現在於何處任職?”

封德彝答道“今在渭源縣做縣令。”

楊銘點了點頭,渭源縣聽名字也知道,這是渭水的源頭所在,就像河源郡,是黃河源頭所在一樣,隸屬隴西郡。

這個盧赤松肯定不如他爹,但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去,楊銘有意用一用,畢竟這個人姓盧,出身范陽盧氏的北祖大房,內史令盧楚,也是北祖,不過是帝師房,算是很近的親戚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