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1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太僕寺統算天下牧場,也結束了,結果非常可怕,大隋所有的皇家牧場加起來,符合標準的戰馬不足五萬匹。

楊廣怒了。

怒了就要殺人,於是受牽連者多達三千多人,盡數被誅。

牧場流失的良馬,要追繳,但是楊廣心裡清楚,五萬匹的缺口想要靠追繳追回來,可能性不大。

於是楊廣下旨,詔令崤山以東養馬以供軍役,天下富人,量其資產。

崤山以東,也就是廣義上的山東地區,除了關中之外的半個北方,天下所有富人,都得花錢買馬,供給朝廷軍需。

錢多的多出,錢少的少出,反正每家都得給我把馬交上來。

這一詔令的頒佈,並沒有惹得天怒人怨,因為其技巧在於,富人花錢。

大隋的富人才有多少?最多佔總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就了不得了,而且楊廣也有分寸,多則二三十匹,少則三五匹都是可以的。

要的太多,那可真要出事了。

這一詔令的頒佈,隨即鬧出來一個大問題,馬匹的價格隨之暴漲,從十五貫一匹,短短半個月暴漲至三十多貫。

大隋的馬市空前繁榮,富人叫苦不迭。

楊廣又授意太僕寺,悄悄的將五萬匹馬全部以高價賣了出去,然後頒佈一條法令,售馬十五貫以上者,以囤積居奇問斬。

然後馬匹的價格因為朝廷的干預,被快壓制下來。

太僕寺又以十五貫的價格在民間強行收購,這一進一出,賺了一倍的差價。

要麼說老百姓鬥不過朝廷呢,我這鐮刀一揮,一岔新韭菜就沒了。

從富人那裡掠奪,外加高位拋售,低位接盤,雖然太僕寺多少落了點罵名,但十五萬匹戰馬,已經擺在了楊廣面前。

馬匹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兵器的問題,楊廣又下令復點兵具器杖,皆令精新,一應軍械戎甲,務保供應。

太府寺頭都大了.......

遠在北邊的太府寺卿閻毗,給楊銘寫了一封私人信件,意思是太府寺和太僕寺差不多,下面的各級機構,貪腐情況嚴重,嚴加查辦,眼下不合適,畢竟徵集兵械這種事,還得靠這些人來做,殺了他們也不管用,反而弊大於利。

而且他希望楊銘能加快河東煉窯冶煉進度,爭取在年底之前,第一批兵械甲胃,就能出貨,以解太府寺燃眉之急。

楊銘對此是比較認同的,眼下這個時候,本不是大興牢獄的時機,太僕寺死的那三千多人,確實該死,但死的不是時候。

老爹雖然靠著玩陰謀,一下子整來了十五萬匹戰馬,但這是一水的買賣,皇家牧場一下子被處死這麼多人,直接導致了牧場接下來的經營出了問題。

說句不好聽的,未來幾年,不要再指望牧場能提供戰馬了,馬也是靠人來培育馴養的,人都沒了,哪來的馬。

指望牧場新接班的那群人,他們能行?業務水平不熟練啊。

閻毗的信裡說的很清楚,皇帝讓他提供足夠一百萬大軍使用的軍械,這特麼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你殺了我,我也沒有那個本事。

閻毗自認肯定是做不到的,但眼下也只能是多多益善,交付的越多,他將來的罪名就越小,所以他才不得已求助楊銘。

人家自己私募的煉窯,非到萬不得已,他也不好意思開這個口的。

於是楊銘打算離京一趟,親自視察河東的煉窯情況。

這個時候,楊浩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因為楊銘一旦離京,關中肯定是要交給觀王楊雄,但不能只交給一個人,所以楊浩就是那個制衡楊雄的人。

楊銘又讓李靖接替了韋雲起走後空下的驃騎大將軍,總領京師防務,楊玄挺暫時接管東宮左右衛率,負責東宮防衛。

而楊銘則是帶上兩千禁衛,前往河東去了。

路上的時候,楊銘將隨行的太府寺少卿雲定興召至馬車內,詢問道

“眼下太府寺的軍械甲胃,可供多少大軍?”

雲定興嘆息一聲,頹喪道

“掏空府庫,最多可裝配三十萬大軍,太子您也知道,這幾年不好過啊,太府寺下設的煉窯,近年來一半都在鑄造工程用具,以供洛陽、運河、馳道之需,軍械甲胃出量極少,外加河北損耗了一些,當下庫存堪憂啊。”

楊銘完全能理解,老爹特麼的太狠了,徵個高句麗,動員一百萬大軍,這就不是去打仗的,這特麼是去裝逼的。

歷史上號稱百萬大軍的不少,但實實在在有百萬大軍的,只有楊廣同志,你是真實在啊。

資治通鑑記載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楊銘道“你們的難處,孤這裡也能理解,最後能交付多少算多少吧,陛下將來問罪的時候,我會幫你們頂一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