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七章 各就各位(1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南方是募兵,北方還是徵兵,徵兵是不給錢的,除非贏了或者立了功,這是按照功勞算錢的。

如果你跟著大軍去打突厥,一路吃敗仗直到最後,那麼一個子也不會給你,因為徵兵叫做服兵役,兵役可沒有工資,是你應該做的事情。

宇文述的徵兵,出預期的不順利,河北魚俱羅、山東張須陀,都在牢騷,包括返回山西,負責在山西征兵的李淵,也是一肚子埋怨。

洛陽方面,蔡王楊智積撂挑子不幹了,接任東都留守的,叫皇甫無逸。

這個人的爹皇甫誕,當年出身幷州總管府司馬,輔佐楊諒,反對後者造反被殺,楊廣因此分外器重皇甫誕的兒子皇甫無逸,而皇甫無逸也很爭氣,為朝廷歷年考核地方官之最優等,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這一次,人家能跨過獨孤纂,直接擔任東都洛陽的守備總司令。

這幾個人,眼下都在訴苦,徵兵的事情確實沒有停下,但是因為徵兵而引的騷亂,人家也都照實稟奏朝廷。

這就是官員的通病,事情我是會去做的,但是我得讓你們知道,我有多難做,將來做成了,也能混點功勞。

所以對於這些人的訴苦,朝堂上完全不予理會,宇文述也是聰明人,我不能搭理你們,越搭理你們,你們越來勁。

所以只能給你們下死命令,能幹得幹,不能幹也得幹,幹不好了,咱們秋後算賬。

“眼下除了縣城狀況稍微好一點之外,鄉里已經亂成一團糟了,”吏部侍郎崔君肅,在東宮向楊銘單獨呈報

“河北當下已經起了民亂,民與官抗,拒服兵役,難度之大,過以往任何一次。”

肯定啊,自打楊廣登基,河北亂過三次,楊諒造反一次,修運河洛陽一次,遠征高句麗一次。

而在楊堅在位期間,河北有尉遲迥造反,舊齊遺臣叛亂。

這個地方三十年來,大的動盪就有五次之多,人家已經吃了上一回的虧,這才過了三年,又要徵調衛士和民夫,誰願意幹?

楊銘淡淡道“魚俱羅的奏報我都看到了,春耕之前徵兵,河北今年的糧食要出大問題,二崔一盧,也不願意看到河北再起兵戈吧?”

崔君肅嘆息道“我們無力安撫了,征討高句麗,我們出船出人,損失巨大,後來兵亂一起,更是度日如年,像今年這種情況,除非停止徵兵,否則河北之亂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這種話你能在我這裡說,不要在朝會上再說了,”楊銘道。

崔君肅點頭道“臣明白,這就是為什麼臣私下求見殿下。”

北征,是皇帝定下的,早些時候大家都反對,你還能跟著吆喝幾聲,現在反對的聲音已經沒了,誰再吆喝誰吃虧。

接著,崔君肅又道“臣今天來,主要是向殿下彙報一件事情,高盛道給我來信了,他們高家拒絕族內子弟被徵調,他勸不住,所以希望我能找宇文述通融一下,高家就不要徵兵役了。”

楊銘頓時皺眉,他猜到高盛道為什麼不敢給他寫信,因為這是家族的醜事,是不能傳揚出去的。

楊銘是太子,如果他知道了這件事,肯定會處置渤海高氏,高盛道雖然是楊銘的人,但是這件事也不敢跟楊銘說。

高熲一死,高家沒了領袖,高盛道是壓不住的。

“你告訴我這件事,是什麼意思?”楊銘問道。

崔君肅道“臣以為,這件事許國公那邊肯定說不通,但是高盛道與殿下交情匪淺,臣又受他之託,不能不幫忙,所以才來請示殿下的意見。”

“他糊塗,”楊銘無奈道“這麼大的事情能瞞得住嗎?我要是包庇他,陛下將來也會找我問罪,他現在是家主,連族內都壓制不住,他還能幹什麼?”

崔君肅道“盛道是個忠厚的人啊,當初剿滅河北山東叛亂,高家是出了力的,魚俱羅恐怕也有心放一馬。”

“有個屁的心,”楊銘沉聲道“你當魚俱羅是什麼人?獨孤公若在,他還懼怕三分,如今高家在魚俱羅眼裡,能有多大分量?就是因為他們有平叛之功,魚俱羅更想用。”

崔君肅道“這麼說,臣沒有必要與許國公提了?”

楊銘點了點頭“還提什麼?這是自找麻煩,盛道不類獨孤公啊,他連獨孤公十成之一的手腕都沒有。”

華夏古代的親戚關係,是非常看重的,跟後世可不一樣。

因為大家是利益共同體,不像後世那樣小時候在一起,長大了各奔東西,慢慢就斷了聯絡,古代以其特有的地域侷限性,一個地方的家族,其凝聚力是非常可怕的。

小一輩的那就是從小一起長大,被灌輸家規之後,具有很強的守內和排外。

打個比方,在河東,你只要是姓裴、薛、柳,犯了事,官府都不會把你怎麼樣,就算你是街邊一個賣燒餅的。

因為你往上倒騰三代,很可能就連到主枝上面了,而大家族也是要面子的,就算是我的窮親戚,我也不能看他被欺負。

所以會有郡望這個詞。

楊銘就從楊茵絳口中,聽說過她們家祭祖的事情,弘農一個郡,她們家祭祖的時候能來四萬人,這是什麼概念?

楊銘他們家也是認的弘農楊,但是祭祖的時候是在太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