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八章 看透不說透(1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楊銘的將令,是希望張須陀五月初攻打長蘆、景城,但是張須陀還沒有收到太子將令的時候,就已經兵了。

他所在清池縣,與長蘆縣隔著一條永濟渠,長蘆縣與劉黑闥的景城之間呢,還隔著一條漳水。

漳水有兩大分支,清漳水和濁漳水,都是源於山西太行山腹地,其中濁漳水長25o公里,清漳水長2oo公里,古稱衡水,沒錯,就是衡水老白乾那個衡水,信都郡的衡水縣就是因坐落在漳水河畔而得名。

張須陀需要橫渡永濟渠,打長蘆,然後橫渡清漳水,打景城。

所以這是兩場硬仗,因為對面的叛軍,不會讓你舒舒服服過河。

三千人的搶渡先鋒隊,由羅士信統領,於四月十八的夜晚,摸黑搭設浮橋,玄縱帶來的船隻,船幫挨著船幫,上面蓋上木板,一座浮橋很快就可以搭成。

計劃是在十五里的河道內,搭設六座浮橋,保底是要保住三座浮橋不被摧毀,畢竟他們是攻方,渡河度太慢的話,很吃虧。

但是對面的斥候也現了河岸這邊的動靜,不知來了多少弓弩手,黑燈瞎火的朝著河面射擊,夜黑風高,誰也沒有點火,就這麼兩眼一抹黑的隔河對罵。

罵誰呢?主要是兩邊的主將,張須陀的祖宗十八代都被問候了,自己也被罵成沒卵貨。

一座浮橋搭成,程咬金麾下兩千人,開始強渡對岸,火把一亮,對面叛軍的箭矢如雨般朝著這邊落下。

叮叮噹噹的聲音響徹黑夜,箭矢射在精煉盾牌上,完全沒有任何殺傷。

張須陀麾下的大軍,本來是沒有這玩意的,但是玄縱有啊,既然程咬金負責強渡,借給人家盾牌用一用,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甲冑,肯定就不會借了,別看大家是自己人,誰也不會把自己保命的玩意借給別人。

程咬金自己就頂著一面大盾,身先士卒,與登上浮橋的叛軍短兵相接。

叛軍剛開始不知道浮橋位置,所以無從下手,如今見著了火光,自然知道該往哪打,登橋的叛軍負責阻擊,後邊跟著拿錘子斧子砸橋的。

羅士信和程咬金,就這麼與叛軍來回拉鋸,橋被砸壞,就繼續搭,有些浮橋上的衛士,覺得距離對岸也不遠了,於是乾脆66續續跳進河裡往對岸遊。

但這樣的舉動除了能幫浮橋吸引火力之外,幾乎沒有作用。

永濟渠的水是很深的,不好遊渡。

至於玄縱,則是悄咪咪的等在南邊的河岸旁,北邊打的越狠,牽扯越多的敵軍,他就越方便渡河,他手裡可是有船的,不搭橋,直接坐船橫渡。

“對岸一直有斥候探查,我們還是沒有機會啊,”侯君集道。

玄縱道“我們有船怕什麼?強渡!”

隨著玄縱號施令,幾百條靠在岸邊的小船,迅上人,然後就這麼朝著對岸劃去。

事實上他們的行蹤,已經被謝稜給現了,思索之後,謝稜覺得南邊這幫偷渡的應該才是主力,北邊看似打的狠,實際上是個打掩護的。

於是他緊急調撥一萬大軍,往玄縱這裡趕來,大約清晨時分,謝稜的大軍抵達,與玄縱的過河部隊展開混戰。

謝稜這邊也是有精煉兵械的,主要來自於逃兵,但數量不多,好鋼用在刀刃上,前方列陣的,就是五百名精煉叛軍。

一場慘烈的大戰就此拉開帷幕。

楊銘在等到蘇烈之後,便立即開拔北上進入清河郡。

沿著永濟渠過了館陶縣和臨清縣,就是清河郡的府清河縣,沿途所見,都是一番太平景象,可見崔家將這裡經營的不錯。

城門外,太守謝文領銜眾官員以及崔家核心人物,在這裡迎接楊銘。

楊元慶先一步帶兵入城,確認安全之後,才是楊銘進城,小心駛得萬年船,到了楊銘這個位置,防天防地防空氣。

郡守衙門,楊銘在主位上坐下,然後抬了抬手掌,示意眾人就坐。

“清河縣東北,是武城縣,武城縣正北就是高雞泊,此地距離清河縣不過七八十里,但城內百姓安居樂業,並未被賊人所擾,崔公功不可沒啊,”楊銘微笑看向崔復禮。

這是他第二次見到對方,第一次是修洛陽的時候跟人家借糧。

崔復禮笑道“上託陛下洪福,又有謝太守鎮撫地方,清河才有如今光景,非我等之功勞。”

“您老謙虛了,”楊銘笑道“謝文在這裡,還是需要你們多多幫忙啊。”

謝文趕忙道“崔氏忠君體國,日月可鑑,臣在這裡任職,得崔公之助甚多,常存感激之心。”

他是蕭摩訶的大弟子,陳淑儀的大師兄,在楊銘這裡不算外人。

楊銘點了點頭“蘇烈的一萬兵馬,已經駐紮在城北清漳水畔,提防河間賊寇南下,這裡如今,已經是前線了,大家要做好隨時與賊寇死戰的準備。”

崔君實道“殿下放心,我族已經準備萬全,只等殿下將令。”

“清漳水時淺時深,不宜行船,”清河郡丞崔君宙道“殿下是不是應該令崔世樞的大軍,過河駐紮。”

楊銘沉吟片刻後,道“讓他去武城縣吧,等到吐萬緒抵達之後,崔世樞沿運河北上,入平原郡平叛。”

“這麼說,殿下是要以谷城郡公為攻打信都之主力?”崔君宙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