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浪漫的土耳其

“這一趟出來,真是大開眼界了,大開眼界!”剛剛抵達土耳其的邱大業感慨地說道。

他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埃爾祖魯姆以北的山區。這裡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公路直通北部裡澤山脈的黑海海岸,承擔著重要的物資運輸功能。當然,東部的喬魯赫河即西邊的哈爾錫特河是更為傳統的對外通道。這兩條河流深深地切過高原地表,將內6地區的物資和人員送到黑海岸邊,與外界進行交流。

呃,好吧,其實這裡也沒多少人,但物資是真的多。即便是在埃爾祖魯姆這麼一個堪稱門戶的軍事重鎮,其人口也不過才數萬而已(不含軍人),事實上整個安納托利亞東部地區數省的總人口也不過堪堪夠到百萬而已,但這些區域的面積卻達到了25萬平方公里,在中國大6已經是2-3個省了。

但面積並不代表一切。事實上整個安納托利亞東部地區的耕地比重只佔八分之一,這裡丘陵、山脈縱橫,人們只能在河谷地或少數山間平地上開闢耕地,建設城市。最關鍵的,這裡降雨量不大,但卻易洪水(也是日了狗了……),對農業生產很不友好。尤其是這些年奧斯曼帝國國勢艱難,賦稅沉重,鄉村形勢也很混亂,因此根本沒有多餘的資金投到水庫、水渠的建設上面,這就加劇了上述情況的生,導致種植業日漸凋零。原本在平坦地帶被打理得很好的小麥、水果、蔬菜、棉花、甜菜、葡萄的種植區已經萎縮了很多,經營他們的亞美尼亞人被徵收了雙倍的稅收,幾乎處於破產邊緣。

與亞美尼亞人相比,以畜牧業為主要營生的庫爾德人的日子相對好一些。人們在這些熔岩高原上放牧黃牛、綿羊,然後賣到裡澤、特拉布宗等地,透過這些黑海南岸的港口城市擴散到其他地區。

但無論是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還是當地的土耳其人,生活水平其實都不咋地。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就不怎麼樣,更別說戰爭頻繁、財政困難的現在了。邱大業曾經透過翻譯和幾個人聊過,他們只期盼戰爭早日結束,然後稅負和物價都能降下來,讓他們鬆一口氣。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現在的生活在未來將是常態,奧斯曼帝國既然已經露出了疲態,那麼就不大可能從戰爭泥潭中爬出來了,尤其是在周圍都是對它虎視眈眈的惡鄰的情況下。

邱大業是南明前高州總兵邱麟的幼子,今年剛滿三十歲。因為高州府被廉梧管委會移交給南明政府的緣故,曾經與大順勾勾搭搭的邱家人在當地是混不下去了。於是,在東岸海軍的勸說下,邱家變賣了在高州乃至廣州的全部財產,與現金一起總計六萬多兩銀子,存入了東岸農業銀行欽州分行。至於人嘛,全府上下三百多口人都坐上了移民船,來到了剛被東岸人買下不久的巴林島。

按照計劃,巴林島目前被海軍接手了。他們在此大興土木,建起了規模不小的港口(8o%碼頭用作軍港),海防炮臺、6防要塞、導航燈塔、水兵營房、海軍醫院、俱樂部、修船廠、軍火庫等必備設施一應俱全,應該說是花了血本了。

城市的建設也花費了一番心思。原本島上唯一一座可以稱得上城市的就是麥納麥了,歷經本地人、葡萄牙人及波斯人的統治,現在則輪到了東岸。海軍方面請了本土建設局的專家來規劃城市,目前已經開始了前期動工。這座城市被海軍命名為甘泉港,以當地隨處可見的甘甜泉水而得名。

甘泉港原本的人口,除了少數需要拉攏的人,大部分都將被分批送往南非黃黑分界線一帶定居。海軍在統計甘泉港人口時,也是不把這部分人算入內的。據統計,目前甘泉港已經有了18oo多名來自中國大6的移民,基本上以農牧業為主要營生。未來海軍還會招募相當部分從事後勤維修、服務的人員,再加上海軍官兵的家屬,未來城市人口肯定會經歷一個高增長期。

邱大業一家子目前就在甘泉港定居。按照父親生前定下的分家協議,大哥拿走了一半家產,邱大業和幾個兄弟姐妹瓜分剩下的。因此,邱大業現在即便是在東岸本土,也是一個富豪呢,因為他手頭掌握著上萬元現金,沒多少人能到這個程度的。

在和家人商量了一番今後的營生,並花錢購買了一些當地人的土地後這些人即將離開,必須拋售土地換取急需的金錢,因此地價並不高他將這些交給兩個兒子管理。這些地附近都是有泉水的,可以飲用,也可以灌溉,還是非常不錯的。不過限於人手的不足,他們只買了幾百畝地,連法律規定的上限都沒有達到。不光如此,這幾百畝裡也只有一小部分開墾了出來,原因還是人手不足。

在當地人被驅逐後,這個島子上可能很難僱傭到勞動力了!邱大業他們家除了從廣東過來時的那些年老的僕役外(年輕的僕役都離開了),就只僱傭到了兩個從寧波過來的十七八歲小夥子。但人家也講明瞭,手頭沒錢,幫你幹三年,三年後就要離開了。

這樣的情況,逼得邱大業沒辦法,只能再咬牙拿錢出來訂購農業機械,展大規模機械化農業。但即便如此,土地也只能是粗粗耕種,產生不了什麼收益。不過也只能這樣了,先多少收點糧食,滿足自家耗用的同時,給海軍提供一些補給品。這是細水長流的生意,收益率固然不高,但也只能聊勝於無了。

至於邱家未來的展,還是隻能著眼於商業上。因此,這才有了邱大業自費參加一支從巴士拉港出的隊伍,一路經巴格達抵達土耳其東部的事情。這支隊伍規模不小,足足有上百人的樣子,其中大概十餘人是進行參謀旅行的6軍軍官,其餘人要麼是外交人員,要麼是商人好吧,商人及其護衛佔了大部分,而且6軍和外交人員的旅行費用也由他們支付,用攜帶的貨物支付。

邱大業在巴士拉港停留了好幾天。結果現這裡沒甚生意可做,東岸政府開在當地的商站生意也不怎麼樣。這倒不是說虧錢,事實上東岸人提供的一些商品還是很搶手的,主要還是當地人太窮了,能賣的東西也很有限,讓這個商站掙不了太多錢罷了。但據說6軍很喜歡這個地方,打算從外交部手裡接手這個商站,就是不知道他們打算怎麼經營了。武夫也會做生意嗎?邱大業表示懷疑。

一路向北穿過伊拉克地區的過程很是乏味。在渡過了最初的新鮮期後,邱大業就對這裡很是失望。這兒除了土耳其軍人外就是戴著頭巾的阿拉伯人,出產的主要商品就是小麥、駱駝、沙棗和羊毛,也不知道是賣到哪裡去的,也許未來巴林島人多了以後會向他們採買一些吧。

與邱大業相比,6軍的參謀們倒是很感興趣。他們中途拜訪了好幾個認識的部族酋長,看樣子是佈局很久了。另外,他們一路上仔細記錄著每個城鎮的位置、人口多寡、特產商品,對地形也做了詳細的記錄,有時候甚至會要求隊伍停下來,等待他們測繪完畢再上路,為此很是耽誤了行程。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沒有6軍的組織,他們是很難一路安全抵達土耳其的。至少,有些據說比較混亂的路段,你能請到當地土耳其駐軍或部落酋長派人護送嗎?怕是很難吧。

進入到安納托利亞山區後,景色才慢慢變了過來。而且變化很大,以至於讓他有些恍惚。先,從沙漠平原變成了高原山脈,其次山上也有了許多綠色,這讓一路上吃夠了沙子的邱大業很是欣喜。

6軍到了安納托利亞高原後一下子老實了。他們只偷偷摸摸進行測繪、記錄,似乎因為這裡是奧斯曼帝國的核心統治區域,不能像總督統治的殖民地伊拉克那般囂張吧。邱大業在這兒藉助翻譯與一些亞美尼亞商人聊了聊,不過卻不是為了生意,而是為了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他的手還沒那麼長,短期內還夠不到這裡,能在巴士拉和巴格達做一點貿易就很不錯了。到安納托利亞?做夢吧!

“聽說突厥國流年不利,四處開戰,而今財政困難,欠了咱們一屁股債呢。”聽到邱大業的感嘆後,另一位同行的商人湊了過來,說道。

邱大業對“咱們”這個詞一時間還不是很適應。不過他也明白自己已經不是明國人了,而是華夏東岸共和國的海外殖民地居民,因此很快便回應道“什麼突厥啊!嘿嘿,我聽聞只是隋唐那會稱雄草原的突厥王庭治下的雜胡,也好意思僭稱突厥後裔,豈不是讓人笑掉了大牙?到底是沒有底蘊,這般四處開戰,橫徵暴斂,以至百姓生活困難,商業蕭條。這裡其實沒甚生意好做的,若不是可以開闊眼界,我本身也喜遊歷的話,這趟是斷不會來的。”

“咦?邱兄莫非現在就想回返?不去黑海那邊瞧瞧了?”同行的商人奇道。

“哪裡!我還是會去看看的。況且,不跟著6軍的人走,咱能回去麼?先把這趟走完再說吧。黃兄,聽說海軍的人明年會組織一個波斯商業旅行團,我已經報名了,黃兄你意下如何呢?波斯可就在家門口,不去看看可惜了。安息香、藏紅花、姜根、胡椒、茴香可都很多呢,瓷器、絲綢數量也不少,這裡面大有可為啊,可不要錯過了喲!”

“怎麼會不去呢!我也已經報名了。”“黃兄”哈哈大笑道“海軍為了打造巴林島商業明珠可真是費盡了心思啊。不但幫咱們去波斯拓展商業,據說也要去印度那邊看看呢。6軍這邊你也看到了,他們據說是想開闢一條從巴士拉到土耳其的貿易線路,未來也不排除修建公路,也算是盡心了。有海6兩軍幫襯著,巴林島說不定還真有可能搞起來呢。唉,說實話,當初我被兄長從家裡趕出來,到巴林島這酷熱之地定居時,一度想死的心都有了。我也不怕丟臉,當初折騰過一陣,想搬去新華夏住,但被海軍攔住了,嘿嘿。現在想想算了,這日子也不是過不下去嘛,走一步看一步了。”

“是啊,這日子也不是過不下去。”邱大業說道“先去黑海那邊看看吧,看看當地風物如何。據說那邊有一縣,名為哈吉,商業甚是繁華,不看可惜了。”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