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橫空出世,生存的希望(1 / 2)

魔都。

魏建軍一方面積極推進14nm製程工藝的研,另一方面,利用雙重曝光技術,在努力的供應幾大客戶的14nm晶片。

先當然是保證時代通訊和銳意半導體的訂單,其次就是國內的兩大通訊巨頭。除此之外,魏建軍沒有餘力再接任何的訂單(14nm),倒是28nm晶片的產能爬升很快。

如今的28nm光刻機對於魏建軍來說,可謂是唾手可得。

只要他願意增加訂單,阿斯麥一概接下,要多少就有多少,交貨絕對不會延遲。

最近這段時間,關於14nm光刻機的採購,阿斯麥方面也鬆了口。只不過交貨的時間比較淡疼,需要一年的時間。同時,對方還要求將延遲交貨列入違約豁免條款。

也就是說,對方想什麼時候交貨就什麼時候交貨,而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魏建軍和公司管理層反覆商討,最後還是和阿斯麥簽訂了採購3臺14nm光刻機的協議,併為此支付了訂金。

一條Ic生產線需要的光刻裝置並不算多,以月產能3萬片的28nm生產線為例,大概需要14臺光刻機。

14臺光刻機看著數量很大,但其實是高低搭配,最先進的28nm光刻機只需要兩到三臺就已經足夠了。除了最下面的電晶體層需要最先進的光刻機之外,上面做銅互連無需最先進的光刻機,

反而是其他裝置需要的數量很大,比如像沉積裝置、刻蝕裝置、熱處理裝置等。一條生產線每增加1萬片的產能,大約需要增加5o到6o臺刻蝕機,而光刻機需要增加的就很少。

所以,當魏建軍手上有了4臺14nm光刻機之後,就能搭建起月產6萬片的生產線,實現量產之後的產能非常可觀。

認真說起來,目前絕大部分晶片的製造,應用4onm45nm製程完全夠用。未來,這個節點會推進到28nm,28nm製程以下主要用於消費電子領域,其中的大頭就是手機晶片。

魏建軍和蕭白商量過,只要京城公司能拿下28nm製程工藝,時代Ic製造就不會被打垮。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國產的28nm光刻機能實現量產,並在效能上沒有明顯的瑕疵。

魏建軍給阿斯麥支付了訂金之後,給蕭白打電話說了一下這件事。同時,他開始跟浦東微電子裝置以及其他的廠商洽談採購裝置,包括生產線上要用到的低製程光刻機,以及其他裝置。

“老魏,14nm光刻機的交貨時間不確定,那麼別的裝置你讓人傢什麼時候交付?”

蕭白也覺得很頭疼,其他裝置都交付了而14nm光刻機不到貨,生產線依然無法執行,資金的佔用無法避免。

如果等14nm光刻機到貨了再訂購其他裝置,又會浪費很多時間。畢竟裝置這類東西,不是隨時都能到手的,需要提前定製。

“我就是想跟你商量此事,我的想法不要在乎資金佔用的成本,其他裝置從半年後就開始6續交付。”

這種事情需要有個權衡,魏建軍的選擇是提前搭建好生產線,然後就等著14nm光刻機到貨。

“嗯,那就按照你的想法處理吧。”

蕭白能明白魏建軍的難處,這就是被人卡脖子的滋味。滋味不好受,但你只能忍著。

結束了通話之後,蕭白馬上就給範東林撥了一個電話過去。

“範董,你那邊的改進工作進行的如何了?最近各公司都在積極的擴充產能,需要採購的光刻機不在少數。”

蕭白很清楚這件事的關鍵在範東林這裡,只要他能完成技術改進,實現28nm光刻機的量產,14nm光刻機的供貨就不會有問題。

畢竟誰都不會跟錢有仇,阿斯麥同樣需要利潤。

之所以會形成當前的這種局面,老美在其中起到了很壞的作用。

“蕭董,我們正在努力。梁總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這讓我們的改進工作容易了不少。你給我點時間,最多到下個月我們最終的改進方案就會確定下來。”

範東林的嘴上起了一個大燎泡,說話的時候都能感到鑽心的疼。他最近是很著急上火,但技術上的事情沒有捷徑可走,只能是踏踏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前行。

“好!我等你的好訊息。”

蕭白不再多言,然後掛了機。

等到了第二個月,範東林他們的技術改進方案總算是如期拿了出來。浦東微電子裝置派了一個精幹的技術小組來到了京城,他們帶來了需要置換的零部件,在當地對28nm光刻機樣機進行了技術改造。

改造過後,這臺浦東微電子裝置生產的(28nm)樣機,效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這天上午。

魏小樓和梁勁松、孟孔亮一起來到了蕭白的辦公室。

“看你們的表情。技術驗證的結果應該不錯。梁總,你來說說,具體的情況如何?”

蕭白見他們三個的表情都很輕鬆,就知道經過技術改造的光刻機應該有了很大的進步。

等幾人坐下之後,蕭白就笑著問了一句。

“總的情況還不錯,雖然在某些指標上和阿斯麥相比還有差距,但這點差距已經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梁勁松向蕭白彙報了最新的技術驗證情況,經過改造的光刻機,效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帶領團隊已經將完整的28nm製程工藝走通,只有個別的細節還需要再完善。他們的研工作進行的不僅順利,而且推進度極快,這其中固然有梁勁松和孟孔亮的功勞,魏建軍也給他們提供了非常可貴的技術支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功的經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蕭董,我們幾個商量,現在可以正式訂購浦東微電子裝置的28nm光刻機了。這臺樣機不算,我打算再訂購兩臺,搭建一條月產3萬片的28nm生產線。”

接著梁勁松的話茬,魏小樓談了他們的計劃。

他打算採用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漸提高28nm晶片的產能。京城公司雖然基本上拿下了28nm製程工藝,卻不能掩蓋公司在先進製程方面技術基礎薄弱的事實。

公司現在既有梁勁松這個領軍人物,也有孟孔亮這個行業精英,技術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但需要時間的沉澱。

因此,這種漸進式的展策略,是最適合的。

蕭白聽完,微笑著點點頭。他很高興魏小樓等人能腳踏實地,沒有被眼前取得的成績所迷惑。

隨即,他又看向了孟孔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