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永昌九年(1 / 2)

小說:天作不合 作者:漫漫步歸

只是,即便如此,女孩子也並未立刻開啟那隻木匣子,而是手搭在木匣子的鎖釦之上,微微嘆了一聲,道“我進去便不怕對方對我做什麼,怕的是對方會調換裡頭的東西。不過,我認真想了想,還是賭了這一把。”女孩子解釋著,“因著我如今帶印信登門,幾乎已經坐實了‘私藏’的事,小廝被抓是在山西路,他們再如何神通廣大,也不能未卜先知,不可能知道山西路生的事。”

這確實有賭的成分,但她賭贏的可能性極大。

“一個會因貪圖錢財私藏印信的人做出什麼事來都不足為奇,經營這黑錢莊生意的絕對不可能是什麼大善人,以己度人,那他多半也會以最大程度的惡來揣度我,譬如那時候在山西路私下裡逼問了那小廝是以知曉裡頭的物件等等。如此揣摩之下,在他看來,我即便不清楚裡頭物件的重要性,可若是無緣無故被調換了裡頭的東西,我也會現的。”女孩子語氣平靜的分析著雙方的心境變幻,“在他看來,我若是會現,要麼便是咬牙忍下這不清不楚的私藏,要麼便乾脆將私藏的印信交給大人你,而兩者之間,他無法確定我會選擇哪一種方式,本著以惡揣摩我的本性,那麼我選擇‘我得不到東西你元亨錢莊也別落到好處’的同歸於盡的方法顯然更有可能。”

一個看似尋常簡單的取物過程,不知不覺間雙方已經博弈了一番了,而以結果看,如果那匣子裡的東西是真的的話,那這場博弈她已經勝了。

甄仕遠沉默了下來,片刻之後,才道“本官先時沒將這印信拿出來其實並未想那麼多。”他只是遵循人的本能,將眼下關於案子的最後一張牌藏了起來,不到萬不得已不敢輕易打出來而已。

他是這等人,這世間大多數人也是如此,可偏偏面前這位並不是。她只會選擇在自己認為最適合的時候出手。

“東西會是真的嗎?”比起如何拿到的過程,徐和修的目光已經在面前的木匣子上停頓了許久了。

“我不知道印信藏的是什麼東西。”女孩子說著伸手去撥動木匣上的鎖釦,道,“先前在元亨錢莊我和裴卿卿開啟看過了,粗一看確實沒什麼特別的,不過就是些銀兩。”

話音落下,鎖釦“啪嗒”一聲掉落在桌子上,女孩子伸手開啟了木匣子,木匣之中是擺放齊整的銀錠。

看到木匣之中事物時,甄仕遠和徐和修先是一愣,而後不約而同的露出了失望之色。

原本以為就算不是什麼指向兇手的直接物件,譬如兇手身上帶的天下獨一無二的東西之類的云云,就算不是這些,也該是些不同尋常的金銀器物。總之,任他們怎麼想都不可能是眼前這一匣子整整齊齊的銀錠。

“你……不會是被騙了吧?”徐和修看了片刻之後,猶豫著問喬苒。

畢竟他們這裡的人誰也不知道盒子裡的到底是什麼,就算被騙了,他們也是不知道的。

“我不知道有沒有被騙。”果不其然,這話一出便見女孩子搖了搖頭,而後便見她伸手抓起其中一枚銀錠拿到手中摩挲了片刻,對他二人道,“不過,我覺得他們應該沒有調換過。”

沒有調換過,意思便是這匣子裡本來就是這些銀錠?

還不等他二人開口相問,女孩子便轉動著手裡的銀錠,將銀錠的底部朝向他們。

銀錠底部有一枚四方刻印,可以看出這是一枚官銀。

不過,這又怎樣?民間流落的官銀不在少數,就連尋常百姓家裡都有可能會有沒來得及熔用的官銀,甚至還有那等收藏大家喜歡朝廷每出一批官銀都要收一些做收藏用的。

大楚律法中並沒有規定收藏官銀不用是什麼重罪。

“既然準備用金銀事物調換了,那選擇沒什麼記號的熔用的私銀顯然比官銀更好,用官銀調換顯然有多此一舉之嫌。”女孩子說著頓了頓,搖頭道,“所以,我傾向於他們沒有調換過。”

沒有調換過的話,這些官銀怎可能會惹來殺身之禍呢?

甄仕遠伸手拿起一枚官銀看向官銀下方的刻印。

“永昌九年,”甄仕遠微微眯了眯眼,這個年號才出先是叫他愣了一愣,而後恍然道,“好似是幾朝前的舊官銀了。”

真要算起來的話,那位年號永昌的大楚天子是如今這位天子的曾曾祖父了。這個永昌九年距今也有一百多年了。

一百多年前的舊官銀,呃,興許對某些有收藏癖好的民間大家來說比如今的官銀多值些錢,可也多值不了多少錢。

確實如她所說,真要調換的話確實沒必要拿一匣子百年前的舊官銀來替換,他私心也覺得這東西應該就是印信代表的東西。

沒想到他在這裡輾轉反側不敢取出的東西,她卻如此輕而易舉的取出來了,甄仕遠這般想著忍不住看了眼對面把玩著手裡官銀的女孩子。

彷彿是察覺到了他的內心所想,女孩子朝他笑了笑,開口說道“甄大人,雖是同一枚印信,可不同的人去取,元亨錢莊給的恐怕是不同的。這小小的元亨錢莊裡皆是聰明人,而聰明人總是喜歡多想的。”

所以,只消她稍加引導,對方便會順著她引導的方向多想,至於如果對方沒有多想,對她和對甄仕遠態度一樣,同樣換了個東西出來敷衍人,那也不過是最壞的結果。畢竟印信只有用了才有用,不用爛在手裡一樣沒用,所以,甄仕遠遲早是要拿出來的。既然如此,倒不如趁著這個時候拿出來,還能拿到藏在元亨錢莊中的真正的物件。

畢竟給不給東西是他們自己說了算,至於給的是不是真的,這就看元亨錢莊自己了。

眼下,她傾向於這些東西就是真的,這就是那個為小廝引來殺身之禍的東西。如此的話,問題便又來了,元亨錢莊為什麼敢把這些東西交給她?他們在整件事情裡扮演了什麼角色,這些永昌九年的官銀何以藏了那麼久?

一百多年前的大楚天子年號永昌,這位永昌帝在其在位九年熔造的這批官銀背後又藏著什麼秘密?

這一刻,屋內的幾人神色不約而同的變得凝重了起來。眼下,這些都不知道,但作為一個接手了不少案子的大理寺官員此時此刻卻有一種說不出的預感這個永昌九年怕是藏了不少秘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