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戳穿(1 / 2)

小說:天作不合 作者:漫漫步歸

“不是所有使節來長安都是為了大事,有些不過是為了送幾個學生來長安國子監讀書而已。”派來的禮部官員是個熟人,姚晃笑著朝甄仕遠和喬苒打了個招呼,解釋了起來,“我長安國子監中異邦學生不在少數,他們仰慕大楚中原文化,也渴望習得中原禮儀律法之流,有些學成之後會迴歸家國,以所學報效國家,有些則因喜歡大楚中原文化而在長安定居。”

中原文化源遠流長,這也是八方來朝的原因。

“在使館裡的高句麗人同倭國人便是送學生來長安國子監讀書的,因不涉及國與國之間的交涉,便只由禮部出面交待,安置好三餐住處,”姚晃解釋的很認真,畢竟也是熟人了,所以他沒有半點搪塞的想法,說完高句麗和倭國使節之後,他便伸手指向了一旁一群穿著袈裟的天竺僧人,道,“至於天竺人則是為了找尋一本天竺失蹤許久,前些年卻聽聞在大楚出現過的佛家經文而來的。”

這些異國使節尤其是高句麗同倭國人的相貌其實與漢人是有些相似的,可即便是穿著一樣的漢人衣裳,漢話說的再好,言談舉止之間卻也有些微的差異,所以經由姚晃介紹之後,眾人很快便分清楚了各國的使節。

頓了頓之後,姚晃便接著說道“按理說這些使節來自不同的異邦,應當也沒有什麼交集……”

豈料這話還未說完,便被使館的小吏打斷了,那小吏忙道“來的時候沒什麼交集,在使館住了一些時日之後,習慣又不同,磕磕碰碰定是有的。”

這話倒有些道理,別說是異邦人了,就是同是大楚人甚至四鄰街坊,住在一個屋簷下總會吵起來。

今日這個的籃子放在你家門口了,明日你家的餿饅頭丟到我家窗下了等等,瑣碎的閒事不少,自然會有爭執。

“所以,烏孫人在使館裡可同哪國的使節有過爭執了?”在去往烏孫小族長屋子的途中,甄仕遠順嘴問了一句。

使館小吏聞言忙道“有的有的,都有過呢!同天竺僧人的衝突是因著他們那小族長要早起,天竺僧人早睡早起,每日都要念經,因著這個事同另三國的使節都生過矛盾。”

“還有烏孫人喜食牛羊,倭國人喜食魚類,高句麗人喜食醃製之物,這三樣事物卻皆又是有味兒之物,牛羊的羶味,魚的腥味,醃製食物的酸味夾雜在一起,各有各的喜歡卻又十分厭惡別家的味道,為了這個起過不知多少回沖突。”

“還有那些僧人食素,有時烏孫人的牛羊或者倭國人的魚類沾了水,對那些僧人而言便是犯了大忌,為此還曾數次大打出手。”使館小吏邊走邊說。

不管是什麼人,事實證明,即便是代表國家顏面出使懂禮的使節,有時候也同尋常人一樣會為芝麻蒜皮的小事打架,他都已經不知看過多少回了,早習慣了。

“除了吃食還有習慣,互相看不順眼為此爭吵的事情時有生。”使館小吏帶著他們穿過長廊,走向烏孫人居住的別館,“總之若要問衝突的事那四家兩兩相對,皆有不順眼和爭吵之時。一開始,還想著尋我來主持公道,可我不過是個小吏,能主持什麼?於是便自顧自爭吵帶人打鬧了。”

打架爭吵的事屢見不鮮,不過雖說這群使節會為芝麻蒜皮的小事爭吵,卻也知曉不會鬧大,所以除了使館裡的人之外,外頭的人並不知曉。這裡又是長安城,每一日比使館使節打架爭吵這種事引人注目的多的是,自也沒多少人關心這裡的事。

甄仕遠和喬苒點了點頭,在前頭走著的使館小吏也在此時一腳踏進了別館,而後指著面前的三層別館道“這就是烏孫使節們住的地方了。”

喬苒和甄仕遠也跟著踏了進去,使館正中的幾張四方桌旁的長凳此時東倒西歪的,似是行走時十分匆忙,桌上的飯菜還沒有動過的跡象。

一陣“咕嚕”聲傳入耳中,眾人愣了一愣,本能的向“咕嚕”聲的來源望去。

卻見那位烏孫人臉色突地一紅,先是脫口而出了幾句匈奴話,而後似是才記起周圍都是漢人,才用略有幾分生硬的漢話說道“我不是故意的。我等要來了飯菜等小族長起來,遲遲不見小族長的影子這才去撞了門,而後又現小族長不見了,接著便急忙上街尋人,一直到此時還不曾吃過飯。”

使館小吏聞言看了看便順手抓了只桌上的肉餅塞進烏孫人手裡,而後看向喬苒和甄仕遠道“我也瞧見了他們急急出門尋人的,還來不及同他們說可以去官府這些人便匆匆跑遠了。”

喬苒聽罷,本能的打量了一番使館小吏的身形,見他身形瘦弱,又看了看四周,見沒有旁人,終是忍不住問“使館裡沒有官兵或者護衛嗎?”

先前她去山西路住的雖然是驛館,卻也有官兵和護衛的。可這使館小吏一看身形便是文官,在住了諸多異邦使節的地方卻不配置官兵或者護衛,眼下這使館裡的幾國使節至少還念著身份沒有鬧大,若是一旦鬧大,光靠幾個文官如何收場?

她這話的意思,使館小吏自然知曉。聽她如此問來不由苦笑的解釋道“回大人的話,原先是有的,只是前些時候為搭建觀舟樓的事被借調了。”

這大抵也是看使館裡不曾鬧大,禮部便將手頭的人調去了在上峰看來更重要的地方。

喬苒聽到這裡,忙問“觀舟樓又是什麼地方?”

使館小吏道“就是在渭水河上搭建觀看龍舟賽的塔樓。”

聽到龍舟賽三個字,姚晃肉眼可見的眉心一跳。

這場景他熟悉,三年前,他自己就是這麼失蹤的。

“此時離端午龍舟賽還早的很,不過是個臨時的觀賽塔樓而已,不必那麼早就開始搭建吧!”比起姚晃,作為旁觀者的喬苒顯然更為冷靜。

對此,使館小吏卻搖了搖頭,而後看了眼姚晃,略一踟躕之後便開口了“為了不讓姚大人的事再度上演,這次禮部和工部決定在渭水河畔特意建造一座觀舟樓,往後便不用再臨時搭建了。”

這想法倒是不錯,不然年年臨時搭建也要花費不少人力物力,不如干脆造個一勞永逸,平日裡不定還能用作別用。

只是,造觀舟樓不是匠作監和工部的事嗎?用得著呼叫那麼多護衛官兵?

她能想到這一茬,甄仕遠自然也能。

眼見兩人臉色有些微妙,使館小吏彷彿猜出了兩人的心思,開口解釋道“之所以借調官兵和護衛是因為造樓的地方有百姓搭建了屋子,雖然給了錢財叫那些百姓搬離了,可後頭因著嫌給的錢財少,百姓又鬧起來了。”

對此,甄仕遠和喬苒都有些意外。

“工部禮部的人怎會這點小事都辦不好?沒簽契嗎?”甄仕遠意外的問道。

使館小吏搖了搖頭,道“簽了的,”頓了頓又苦笑了起來,“只是契書只能防得君子卻防不得小人。”

真要耍賴,自有千種萬種的方法。

譬如將自家養的雞鴨之流趕過來搗亂什麼的,人總不能同雞鴨爭執吧!再譬如暗地裡讓小孩過來,難道大人還能將小孩吊起來打一頓嗎?

這種事多了不傷筋動骨,卻委實太麻煩,於是禮部便將使館這裡的人手抽調了過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