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訊息與輿(1 / 2)

小說:天作不合 作者:漫漫步歸

平莊探出頭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道“臨近端午節氣,禮部來掛上的,掛了好幾天了,你們先前沒注意?”

徐和修看著那叢竹枝頭大大小小的鈴鐺,在風雨嘈雜聲之下鈴鐺的聲音幾乎微弱的聽不清楚,也難為承澤突然聽到這聲音了。

“不曾注意啊!”徐和修喃喃,“不過往年似乎也有這等東西。”

就如過年大理寺衙門門頭也會掛兩個燈籠一般,節嘛,衙門也是要過的。

“往年有過鈴鐺嗎?”謝承澤看著叢竹枝頭搖晃的鈴鐺,擰眉問道。

“有啊!”平莊坐在臺階上無聊的用手指撥拉著手裡的柺杖,說道,“衙門裡的官員官差都見怪不怪了。你這謝家公子不曾注意過麼?我往年還不曾來長安,不知曉也是情有可原,可你謝大人在大理寺卻不止一年了吧!”

這話話裡話外的意思埋汰之意委實明顯,謝承澤倒是沒有出聲,徐和修卻忍不住道“你話也太沖了,不曾注意怎麼了?哪個規定大理寺的官員便一定要注意這個的?”

“沒有規定。”平莊翻了翻眼皮,沒忘記眼前這位嘴角的肉汁,不耐煩的揮手趕人,“沒什麼事便回去吧,張夫人人又未醒來。”

他可不怕得罪眼前這二位,左右他是靠喬大人吃飯的,喬大人可沒有那般不講道理,不會因為他這兩句話便趕人的。

“走吧!”謝承澤也未在意平莊的小性子,只是看了眼外頭的鈴鐺之後才同徐和修離開了,出衙門的路上經過飯堂,徐和修下意識的看了眼飯堂裡,方才對著一盤青菜豆腐表情難以下嚥的柳傳洲正大口大口的吃著,看來到底還是敗給餓肚子這件事了。

出了衙門便回去了,錦城的訊息想來這幾日也要傳過來了。

一連幾日大雨未停,長安城中的排水溝尚且能夠撐著,可城外卻有不少莊子因著引水渠不夠大漫起了水,以至於大水淹沒了村莊。本就被禁軍借去一部分人手搜查真真公主下落的大理寺又被長安府衙借走了不少人手去城外處理水患的問題。

被抽調走大量人手的大理寺一下子空蕩了不少。

“錦城的訊息來了沒有?”徐和修一日都要往收信的小吏那裡跑上三五次。

小吏面對如此執著問詢的徐和修拒絕不得也是苦不堪言,只得苦著臉道“還沒有,大人不必急,應當就在這兩日了。”

“我知道就在這兩日,”徐和修認真的說道,“所以往你這裡過來問問信來了沒有。”

小吏“……”可你這般一日跑上三五次的除了叫他們心驚膽戰之外也沒用啊!

尋常人哪個希望看到大理寺的人三天兩頭來的?他們大理寺也就比刑部衙門的人好些罷了。

“大人放心,給大理寺的訊息若是來了,下官定然一拿到便送過來,”小吏不得已,只得安撫徐和修,“便是城裡也水患了,下官便是遊都要游過來將信給你的,否則就叫下官天打五雷轟……”

“轟隆隆”一陣悶雷自天邊滾過。

天公啥時候如此應景了?小吏和徐和修同時沉默了下來。

一陣詭異的安靜之後,徐和修挑眉道“你既下如此毒誓我便信了你,記得要快啊!”

小吏連連點頭,再三保證道“定然讓徐大人做第一個看到信的人。”

徐和修這才滿意的離去。

只是兩日後,小吏的再三保證還是食言了,這倒不是小吏不曾一收到信便送來的緣故,而是兩日後就連長安城中低窪處都蓄起了水,乘坐馬車而來的徐和修和謝承澤也被排水溝蓄起的水擋住了去路,待到匠作監同各衙門的官差疏通了排水溝將蓄水散去之後趕到大理寺時已近午時了。

一大早便送來的信也早被步行來衙門不曾遇到阻攔的喬苒看完了。女孩子將拆開的信放在桌上,一邊任他二人看著錦城送來的信,一邊複述著信上的內容。

“甄大人從冉大人那裡聽來的訊息不錯,因著張夫人先祖的姓氏稀少,是以要找到張夫人的先祖是哪個並不難。”

“當時的錦城縣令蘇涼乃是入贅,其妻族乃是錦城之內的書香門第,在當地頗有名望,這位蘇夫人便姓焦。”喬苒一邊說著,一邊翻出了同信一道送來的蘇涼與那位蘇夫人的畫像,“雖說不能以畫像作為證據,況且不管蘇涼還是蘇夫人與張夫人長的都不是十分相似,不過若是細看的話,這個叫蘇涼的縣令這雙眼確實與張夫人有些相似,蘇夫人文弱的氣質也有些類似張夫人。”

當然,這些只是佐證,並不能作為決定性的證據。不過從那一段過往來看,蘇涼這個人是個能從匪寨裡七進七出的狠角色,武藝不錯,人殘暴偏執,以至於大家都下意識的認為蘇涼此人相貌應當是個粗獷的武人相貌,待到收到那張畫像時卻現這位蘇涼蘇大人的相貌委實與眾人想象中的有些不大一樣。

畫像上三十來歲的蘇涼相貌竟然出人意料的還有幾分儒雅,從畫像上看著倒似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難怪古人常道‘不能以貌取人’,今日我方才知曉這句話的意思。”看了眼畫像,徐和修忍不住感慨道,“光看這畫像委實想不到這樣的人物居然是個能狠了心斷鏈橋,讓上千百姓在瞬間殞命,在城內與百姓對抗的狠角色。”

這話也是喬苒心中所想,她頓了頓繼續說了下去“所以,張夫人的先祖極有可能就是那位蘇涼的妻族,說的簡單一些便是蘇涼這一邊的。如此,在那件事之中蘇涼這一邊的人樹敵無數,城中百姓易子而食的慘狀蘇涼自是要負重責的,所以明鏡先生的先祖應當是城中另一派的,甚至有親眷便是易子而食慘劇的受害者。”

不過因著明鏡先生並不是張夫人父族這樣稀少的姓氏,再加上也不確定他是否改過姓名,所以具體是哪個如今的錦城縣令也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

如此只有一知半解的訊息讓喬苒有些不習慣,不過若是隻為破案的話,錦城的這些訊息似乎已經足夠了。

“事情因百年前的慘劇而起,張夫人是蘇涼之後,明鏡先生的先祖則是城內易子而食慘劇的受害者。當年事了之後,蘇涼雖說自盡了,可他的後人逃出了錦城來了長安,明鏡先生知曉起因這才帶走了張大人同張公子,意在為先祖報仇。”謝承澤看罷錦城的訊息放到了一邊,抬眼看向面前盯著信紙出神的女孩子,“喬大人,你怎麼看?”

“聽起來沒什麼問題。”喬苒道了一句便又不再開口了。

徐和修放下手裡的信紙,看向喬苒,“喬大人你今日這反應可委實不像以往收到案子訊息時的反應啊!”

“我在等張解的訊息。”半晌之後,喬苒緩緩開口,她抿唇若有所思,“他的訊息還不曾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