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塵封的往事(1 / 2)

小說:天作不合 作者:漫漫步歸

“錦城地勢三面環山,一面與鏈橋相連,可百年前錦城生災禍時,幾乎所有百姓選擇的都是從鏈橋離開,這也致使鏈橋一斷數千百姓殞命的悲狀。”

“百姓選擇鏈橋外出是不得已,而並非有的選,這是為什麼?”女孩子問他們。

這不是早就知道了麼?徐和修瞥了眼謝承澤,見他蹙眉沒有做聲便主動開口道“因為除了鏈橋之外所謂的三面環山,那山中常年毒蟲蛇蟻環繞,又有瘴氣佈於山中,毒物橫行,尋常人進出不得。若非那山中之物吃不得,背靠三山本可以靠山吃山的錦城百姓也不至於易子而食。”

“陰陽科術中的巫蠱之術,你們可還記得?”女孩子笑著點了下頭,又問。

方才解釋完這一切的徐和修臉色微變,似乎一下子被她提醒想到了什麼一般“你的意思莫不是……”

“就是那個意思。”女孩子回應的很是爽快,手指在輿圖上飛快的指了出來“錦城地處巴蜀腹地,巴蜀自古以來便有巫蠱之說。三面環山,毒蟲蛇蟻環繞的錦城不就似一個天然的巫蠱場?就近取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若是偏好此道的陰陽術士一定會覺得這便是一個天然的‘風水寶地’。”

“說得通。”聽她說到這裡,謝承澤開口了,他沒有看喬苒也沒有看徐和修而是若有所思,“如此的話,也能解釋明鏡先生懂陰陽術了。”

“你們是說明鏡先生的先祖曾經也是這等煉製蠱毒之藥的陰陽術士?”徐和修想到這裡,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到那鋪在絨毯上的輿圖以及輿圖之上的白瓷瓶上,在這白瓷瓶上頓了片刻,他似是疑惑又似是肯定,“若如此的話,這個幕後之人手中會有這等所謂的奇藥……莫不是……就是錦城那天然巫蠱之地煉製……”

“只是猜測,目前還沒有辦法證實。”喬苒輕哂了一聲,將白瓷瓶拿了起來,看了片刻之後,開口道,“若是……我是說若是真是如此的話,再看卷宗與官訊中的記載,張解說官訊不可信,那我們且先找出可信,做不得假的看看真實生過的事有哪幾件。”

真實做不得假的……

“鏈橋定然是斷過的,畢竟死了那麼多人,在這件事上撒謊極容易被戳破。”徐和修想了想,立刻開口說道。

“生災禍之事以至於易子而食應當也是真的,要在天災上動手腳也是個極容易戳破的謊話。”謝承澤接話道。

“鏈橋斷裂的太過巧合,瞧著倒是極有可能是蘇涼在阻止百姓出城。”喬苒想了想,開口似是在問他們又似是在自言自語,“我在想蘇涼為什麼要阻止百姓出城。”

因為蘇涼山匪出身,為人偏執殘暴。這是卷宗的記載,也是如今從錦城傳來的官訊。

“百年後要求得百年前的真相不是一件易事。不過就單單‘山匪出身、為人殘暴偏執’這一句話並不能解釋蘇涼阻止百姓出城。”女孩子說著看向徐和修和謝承澤,伸手朝他二人點了點,“你們山匪出身、為人殘暴偏執與阻止百姓出城有什麼必然的因果聯絡麼?”

兩人聞言,對視了一眼他們又不是山匪……不過若是細想來,這兩者之間還真是沒有什麼必然的因果聯絡,可當時為什麼大家都不覺得奇怪?

“我當時聽甄大人說起這些舊事,因著太過一波三折,一則有些糊塗,二則本能的沒有多想。這種感覺就似……就似是”喬苒頓了片刻,想到了一個貼切的比喻,“就似是聽說書先生說書講話本子裡的故事一般,他說什麼我便本能的聽了下去,畢竟是百年前的舊事,距今太過久遠,以至於我下意識的沒有深想。”

這也是為什麼事後想來漏洞百出的說書先生口中故事,當場會出言駁斥的極少,太過一波三折的故事容易使人聚焦於故事本身,而鮮少去思考其中的因果迴圈聯絡。再者這些說書先生口中的故事又多是出自百年前,百年前的事與自己相關更少,這種故事感更濃。

“我不覺得蘇涼的性子與阻止百姓出城有關。他便是個山匪,能當上一地父母官的總不是蠢人,再者,真正的蠢人也不可能叫一地名門招婿了。”喬苒說道。

“看他樣子生的也不太蠢,”徐和修適時的補了一句,“我看跟朝中那些文官大儒的長相相差不大。”

雖然正在說正事,不過徐和修這句話還是讓喬苒忍不住笑了起來“你幾時候還學會看面相了?”笑了兩聲之後女孩子才收了笑,正色道,“以貌取人之說不可信,不過根據蘇涼的出身來看,他確實不是什麼蠢人,應當明白便是個尋常百姓都明白的道理,天災不是他的錯,強留百姓在城中是一件蠢事。”

天災之下,只要蘇涼所作所為沒有問題,便怪不到蘇涼的頭上,所以因為生怕朝廷追責之說也說不通。

“所以,如此是不是可以說蘇涼是因為某個特殊的原因阻止百姓出城?”喬苒說道。

這案子委實太過複雜,所以需要她不斷的簡而化之。

“眼下暫且不知道那個特殊的原因,便暫且將這個疑問放在一邊,我等不妨再來看看這個錦城。”案子太過瑣碎便需要她不斷的將現有的線索進行拼湊。

“錦城以繡娘絲織物聞名是古已有之,倒也不奇怪,不過我想一個古已有之家家戶戶以絲織為生的錦城對於絲織物的行情判斷應當遠比普通人要了解吧!”喬苒想著,說道,“你們可還記得張夫人那所謂一甲子不壞的百鍛錦?”

“自古便熟悉絲織物行當的錦城造出了百鍛錦這等物什。此物工藝難得,卻因外表不夠好看同尋常布料沒有兩樣而賣不出高價來,以至於這手藝生生砸在了手裡。”喬苒說道。

先前請教喬大老爺時,喬大老爺便說此工藝“雞肋又難得”,所以註定是要失敗的。

喬苒相信喬大老爺於經商上的眼光,百鍛錦這等物件於錢貨兩清的買賣上著實沒什麼用。

“可在買賣上沒什麼用不代表在別的之上無用。”喬苒說到這裡,忽地笑了,“此物外表尋常看起來與普通布料並無什麼差別,卻可長久儲存,如張夫人先祖的那一雙鞋面和包袱一樣,一甲子日常清洗也是如初。我想百鍛錦的產生或許是陰差陽錯,也或許根本不是所謂的陰差陽錯,而是一開始此物便不是用於制外裳所用。”

至於這等外表尋常普通不起眼,卻看長久儲存的百鍛錦是用來做什麼的,說到這裡已然不需要她再繼續說下去了,畢竟以徐和修和謝承澤的本事不會連這個都想不到。

“此物既然能長久儲存,那麼透過此物傳遞的訊息或者文字想來亦是如此。”謝承澤說道這裡,看向鋪開在絨毯上的輿圖,“若是如此看來,這錦城恐怕自一開始便不是什麼普通的巴蜀小城。”

特意產出了百鍛錦這等傳遞訊息的物件,又得天獨厚是煉製巫蠱之物的寶地,再加上官訊與卷宗從不提及的記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