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孔丘同行(2 / 2)

小說:諸天我為帝 作者:興霸天

不是老生常談的懷璧其罪,而是一針見血,指出青冥舟對戰爭的作用。

青冥舟在仙武大漢本就是戰略要器,這個世界是閹割版,但天下才智之輩何其多,現在被世家子用來享樂,用不了多久,必然有人想到此物的真正作用。

當野心家將目光盯上青冥舟可能帶來的制空權,不僅姜國首當其衝,天下戰事升級,必然更加慘烈。

孔丘不知姜國具體情況,預見到了那個可怕的未來,才急急前來勸說:“飛鳥天行,飛馬行空,皆天地之賜,青冥舟不可再製,請公子思量!”

眼見這位昂藏九尺,鬍鬚如刺的大漢欲拱手拜下,顧承將之扶住:“孔先生大才,請入府詳談。”

孔丘精神一振,入了堂內,眾人主次坐下,他馬上開始宣講那套人治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如果天下人都能守德循禮,不知會減少多少戰亂糾爭,百姓安居樂業,太平盛世到來!

顧承聆聽,時不時附和一兩句,范蠡文種在邊上職業假笑,一時間竟是從未有過的融洽。

孔丘講著講著,忍不住眉飛色舞起來。

他向諸侯兜售政治主張,向來是被不屑一顧,有些君主禮遇,是敬重他的為人和淵博的學識,其他聽都不聽。

現在出現了一位肯虛心納諫的太子,哪怕是最小的國家,但天可憐見,終於有了。

開心啊!

後世對孔丘尊崇至極,把他塑造成聖人完人,實際上孔丘就是一個正常人,他和春秋時代的許多布衣之士一樣,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政治主張,奔走各國。

沒有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不為維護已有的體制而服務,而是積極探索創造新的體制,參予到改變世界的洪流中來。

這些探索者,都值得尊敬。

顧承也不想孔丘的才華埋沒,已經有了定位。

以孔丘的學識,當太史最合適不過。

這是夏商周三代的史官和歷官之長,掌管學府教育、起草文書、策命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等。

其實就跟後世宣揚正能量一樣,孔子的追求太過完美,實現不了,但不能因為人性貪婪邪惡的一面,就否認善良美好。

對於國家而言,品德必然是要被宣揚的,如此才能減少紛爭,把戰亂和謀逆降低到極致。

真正的儒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會像後世的腐儒,明明自己做不到,還要要求他人達成,扭曲本意,為自身謀利。

於是乎,顧承發出邀請:“孔先生大才,可願來我姜國講學?”

孔丘起身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他其實不是拘泥不知變通的人,否則也不會去見齊君,完全按照君臣父子的說法,應該去朝周天子。

孔丘知道自己的思想要得到實現,遵奉周天子是無用的,他希望能找到一個貫徹自己主張的君主,由君主來施行,達到天下大治,萬世太平。

姜國雖然弱小,但如果能透過這個小國,來讓周遭的大國知道,儒道大德是可以實現的,那再好不過了。

而孔丘同行,深入探討,天樞十二卷內,儒家之道的光輝也逐漸耀起,與兵家之道,有爭鋒呼應之勢。

帶著越女,范蠡,文種,孔丘,再回姜國土地,顧承仰首望去,浩蕩國威,引而不發。

他微微一笑。

是時候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