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哲夫之亡(2 / 2)

小說:哲夫當立 作者:顧首青弦

本來它位於鄭國南境,可就算得是國中之國了,是鄭國嘴中隨時可以吞下的一塊肉。

但鄭國一直為衛國宗主,又為諸國文明的榜樣,自然庇護衛國周全,始終沒有去掉衛國的國號。

最多做的,也只是強加管控,卻並未完全佔領它。

衛國地處四面為鄭,自然不敢忤逆。

而正因此,也僥倖得到一絲安寧,在諸強環伺的亂世中得以苟延殘喘,算得上難得。

令衛人一直也不曾想,也不敢想的是在短短數年中,強大的鄭國竟因文昭之死而分崩離析,瞬間走向滅亡的邊緣。

鄭國都城洛陽被攻陷的訊息傳來,正是五國瓜分鄭國的機會。

六國時代已經過去,五國爭霸即將到來。

五國同盟議定誰奪得的便是誰的,若有一方不滿其他諸國,並擅自起刀兵的時候,諸國共伐之。

衛國這個附庸位於鄭國南方,理所當然的是楚國的盤中餐。

而楚國,也可藉此吞併大部北方國土,而獲得北方縱深。一舉向北延伸三百里,獲得洛陽南方,南郡以北的大片土地。

從此,涉足中原不再是夢。

而自商代先祖的基業,也變得光復有望。

這,可謂楚人世代的夢想。

唯一的不快,卻是楚人曾經狠狠地侮辱了衛人,並將他們的榮光所剝奪,使得衛國不得不投靠鄭國。

於是,衛國的出路不再是抵抗與否的問題,而是投秦還是降楚。

因此,這也成了衛國面臨的最大問題。

不過,就眼下的情況而言,卻已經有了明晰的答案。

降楚,勢在必然。

秦鄭世仇,秦國東出必定伐鄭,而楚國為了不讓秦國東進反而多次幫助鄭國。

衛於法於理之間,本該投降楚國,為報宗主之恥。

衛國群臣,也一致以為秦楚之間當以楚先,投楚卻秦報仇雪恨。

卻未料到,這投秦降楚之事還來不及衛國君臣選擇,就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先有奔襲千里而來的秦軍焦挺,後有衛君駁斥了群臣的意見,直截了當的投靠了秦國。

城頭變幻大王旗,度之快,令天下人都震驚。

一夜之間,這衛國上庸之地,便變成了秦國地域。

上庸,也本是地處秦鄭楚交界地,向東延伸數百餘里的鄭國區域內。

在鄭未滅亡時,其並不算很重要,最多算各方國境的內部延伸。

而至鄭滅亡後,其則成為了秦楚新的邊境的時候,它便變得無比重要。

只要任何一國得了,都無異於掌控了出手的先機。

一郡二十四縣,至關重要的鳳鳴、懷化,以及衛都弋陽都為秦全取。

聯盟之約,自然是誰攻取的地方,誰就得到這方地域。

各國商定,自無反悔的道理。

但,秦奪了,楚皇自然不難受不已。

各國之間,對於秦楚交鋒自然樂見其成。

隨後的七年間,上庸邊境戰火四起,各地滿目瘡痍,近乎沒有一片寧靜的土地。

因為上庸的爭奪之戰,哪怕是昔日曾經聯姻結盟的好友之國,也變得破碎不堪。

喜歡哲夫當立請大家收藏哲夫當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