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關燈計劃

小說:思窩 作者:思窩

《韓非子·揚權》:“審名以定位,明分以辯類。”一個詞對人的認知影響有多深遠?

科學,snetce。18世紀之前,西方科學還屬於自然哲學。明末徐光啟與義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學習西方學術時,現與先秦經典《禮記·大學》裡的“格物致知”類似,便用“格物致知”來翻譯“自然哲學”。

中國在相當長的歷史裡,經濟、文化、科技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到了清代,盛行“西學中源”一說,便將傳進來的西學知識放到已有經籍裡進行佐證,如此一來,snetce便會被格物致知所吸收消化。這對於剛推翻了封建王朝,盲目崇洋的民國政府來說並非好事,為了打破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就必須建立全新的教育體系,接受西方思想的全盤改造。1912年,出任民國政府教育總長的蔡元培,改g教育制度,通令全國在學校機構設定和課程設定中一律取消“格致科”,改用“科學”。一詞之別,“西方科學”取代了“四書五經”。

伴隨著19世紀至2o世紀,西方科學家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西方科學得到了質的飛躍,並從自然哲學裡分離了出來。曾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神”換成了“客觀規律”,人們開始用科學來描述宇宙萬物的客觀規律。一詞之別,“科學”取代了“宗教”,成了人們新的信仰。

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eniac被設計了出來。隨著人類科技水平提高所帶來的硬體突飛猛進,網際網路展所帶來的資料量與日俱增。在追求強大力量的誘惑下,科學走回了自然哲學,開始了對思想的研究。一詞之別,科學的“演算法”取代了宗教的“控心術”。

1982年迴圈神經網路(rnn)提出,1989年卷積神經網路n)誕生,在新的啟用函式的應用下,2oo6年“神經網路”換上“深度學習”的名字,開始在機器世界開疆拓土。2o12年使n模型的a1e打敗了向量機,在完成了一統機器世界的征途後,“神經網路”披上“人工智慧”的名字,吹起了進攻人類世界的號角,在曠日持久的人機大戰中,使用了深度學習演算法的a1phagg,2o16年將韓國圍棋九段棋手李世石打得落花流水,2o17年將中國圍棋九段棋手柯潔殺得片甲不留。人工智慧如同無敵戰神一般大殺四方、威震八方,人工智慧似乎越了人類智慧,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神經網路、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終究是一堆基於數學方法的程式程式碼,本質上依舊是人為設計的統計工具,利用統計學的統計方法處理資料,在機率論的幫助下找到機率最大的事件,透過微積分求導接近真實模型,線上性代數處理下使計算更簡潔。在這一套程式下來,人工智慧並不能明白自己在做什麼。當設計者對黑箱進行調參,人工智慧再深度學習的結果也能被輕易篡改。一詞之別,“人工智慧”取代了“宗教”實現了對人的精神控制。

當大家越相信腦無所不能,腦也就越無處不在。掌控了輿論平臺的趙蕾,以往要操縱社會輿論導向,需要透過引爆點來實現這一目的,而人的不確定性往往影響了傳播效果。這種社會性的輿論操控,不僅會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也會引來其他使用者的雜音。腦的出現,使對人施加一對一潛移默化的影響成為了可能,而且是因人而異的微操。

趙蕾望著浮現在眼前腦終端,來到黑色區域,開啟了後門,映入眼簾的是被分門別類打上標籤的芸芸眾生,如同樹葉一般生長在一棵棵大樹上,最終又彙集在不同的圍城裡。將中國圍城移動身前,趙蕾挑出了傳統文化的標籤光束,將神話人物角色魔化,人物形象妖化後,再次放了回去。

此刻,趙蕾啟動了“關燈計劃”,而她要關的第一盞燈便是大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固有認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