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男/女主的貴人(快穿) 第233節(1 / 2)

陳小蔓家裡人都希望她能嫁到城裡去,因為這個年代城裡工人的福利待遇非常好,農村人都渴望成為不用下地幹活也能每月領糧食的城裡人。

陳小蔓也有這個心思,所以她看上了下鄉來陳家灣生產大隊的知青楊博文。

據說楊博文家境很好,穿著乾淨整潔白襯衫戴著眼鏡氣質斯文出口成章的楊博文,簡直滿足了所有人對讀書人的幻想。

喜歡楊博文的女孩子很多,不止有村裡的姑娘,還有同樣來陳家灣生產大隊的女知青。

原劇情就圍繞著陳小蔓和楊博文之間那朦朧曖.昧的愛情故事發展的,期間有女配男配搞破壞或者是神助攻,在經歷了生長環境不同習慣不同的各種磨合之後,陳小蔓和楊博文兩人終於互相表明了心意。

就在這個時候,高考恢復了,楊博文想要參加高考去上大學,回城。

陳小蔓的學歷不高,考不了大學,又捨不得自己喜歡的男人,她家裡人就私底下給她出主意,想辦法阻止楊博文去考大學,把人留下來。

陳小蔓剛開始動心了,想阻止楊博文參加高考,可是在看著楊博文那期待未來大學生活,在她面前規劃著以後他大學畢業工作後就與她結婚的未來,陳小蔓又放棄了,選擇支援楊博文上大學,自己義無反顧的跟著楊博文一起走。

楊博文去上大學,陳小蔓就自己在外面做一點小生意。

國家開放了,允許個體戶出現了,雖然這個時候做生意依舊是被人看不起的,但陳小蔓抓住這個時機,做起小生意來還是很賺錢的。

陳小蔓就這麼一直陪著楊博文讀完大學,楊博文帶她回家見家長,她才知道楊家的家境有多麼好,自己的家庭條件與楊家懸殊有多大。

楊博文與自己家裡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太和睦,因為他母親早已去世,父親又再娶,後來繼母生了個弟弟,楊博文在楊父心中地位就直線下降。

當初下鄉時,本來楊父是可以想辦法讓楊博文留下來的,只是需要花費人情關係和金錢,但被繼母阻止了,繼母不希望楊父把楊家的資源花在繼子身上。

楊父就什麼也沒做了,楊博文倒也沒因此而生氣什麼的,畢竟他自己也挺願意下鄉去幫助農村進步發展的,他不是吃不了苦的人。

但讓楊博文感到不滿的是,等到了他弟弟下鄉的時候,楊父就費盡心思的託人給他弟弟找了個工作,就為了讓他弟弟能夠留在城裡。

不患寡而患不均,楊博文願意下鄉,但不代表他看到楊父偏心的舉動心裡不會沒有意見。

所以楊博文在考上大學之後也沒有回楊家來一趟,直到大學畢業了,他分配工作了,想和陳小蔓結婚,才帶著陳小蔓回來見一見楊父。

楊父對楊博文找了一個農村女孩很不滿,堅決不許兩人結婚,反對得十分激烈。

不管楊博文怎麼說陳小蔓的好,對他的付出,楊父全然不顧,就是覺得兒子娶一個農村女孩太丟臉,不肯答應下來。

這個時候轉機出現了。

楊父所在單位有領導下來視察,其中身份地位最高的那個林教授在見到陳小蔓之後,竟然待她非常親切,還要收她當自己的幹孫女。

只因林教授曾經被下放到陳家灣生產大隊的牛棚里居住,日子過得飢寒交迫的時候,是陳小蔓悄悄伸出援助之手,給他送了一些食物和棉花,讓他撐過了那個難熬的冬天。

後來林教授被平反,恢復了原先的身份地位,並且更進一步之後,也始終惦念著陳小蔓曾經的援手之情。

如今再見到陳小蔓,林教授就待她很親切,甚至願意收她當幹孫女。

林教授那是楊父高攀不上的貴人,眼見著自己瞧不起的農村女孩成了貴人的幹孫女,楊父立馬變臉,不僅不阻止楊博文和陳小蔓結婚,反而還催著他們早日結婚,主動出錢給兩人置辦婚禮。

這種前倨後恭的姿態,陳小蔓即使再鄙夷,也不得不看在楊博文的面子上沒有表現出來。

後來陳小蔓做生意,也沒少從林教授那裡得到各種幫助,陳小蔓的生意越做越大,楊博文在工作上也受到了林教授的照顧,平步青雲。

林教授臨終前,還把自己的全部遺產都交給陳小蔓繼承。

因為林教授當初會被批.鬥.下.放,都是因為他的親兒子為了討好自己的岳父為了自己的前程故意舉報陷害自己的親生父親。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林教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親兒子居然會為了前程陷害他,毫無防備之下中了暗算,淪落到住牛棚的地步。

所以後來林教授平反了,堅決不肯認那個陷害自己的兒子,哪怕他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寧可無子孫承歡膝下,也絕對不認。

死後也把大筆遺產都給陳小蔓這個幹孫女繼承。

這個林教授的全名就叫做林俞珏。

俞珏看完原劇情之後,對陳小蔓這個女主倒是沒有太多反感,畢竟原主落難不是陳小蔓的緣故,陳小蔓也確確實實的對原主伸出過援助之手。

或許有人覺得那點食物和棉花,完全比不上後來原主對陳小蔓的幫助,但事情的價值不是單看表面的,要看具體情況。

在原主飢寒交迫的時候,一點食物就足夠讓原主得到拯救了。

第227章 我是年代文女主的貴人[02]

俞珏現在穿越的時間點就是原主剛剛被親兒子林原陷害之後被下放到陳家灣生產大隊勞改的時候。

原主的家產基本都被抄沒了, 現在的俞珏可以說,除了原主藏的一些東西之外就一無所有了,原主藏的還是現在不值錢的書籍。

現在魚龍混雜世道有點亂, 學校都不怎麼開課了, 人人自危,很多書籍都被銷燬了, 連高考都沒有了,原主藏的那些書籍如果暴露, 只會引來麻煩。

但那些書籍都是原主的心頭寶, 是十分珍貴難得的資料書, 都是原主以前在國外留學時買的, 帶回國的。

只是現在本該被珍視的資料書變成了引禍的根源。原主始終相信黑暗遲早會過去, 黎明肯定會來臨, 那些資料書都是他保留下來的火種,比金錢更珍貴。

事實後來也證明了原主的想法,當原主平反之後,重新把那些資料書取回來, 的確給原主的科研生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俞珏接收了原主的記憶,原主被兒子林原背叛的痛苦, 被批.鬥時受到的屈辱, 被下放勞改, 拿筆寫文章做研究的雙手不得不去鏟牛糞時的艱難,俞珏全都感受到了。

但原主心中最重要的還是對國家未來的憂慮, 作為知名學者教授的原主,深知讀書和知識的重要性, 而現在學校里老師不好好上課, 學生不好好學習, 書籍被燒燬,高考被取消,上大學變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這種情況不知會毀掉多少人才。

人才斷代,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不可承受的打擊。

原主憂國憂民的思想也傳遞給了俞珏,原主愛著這個國家,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悲慘的遭遇而心生痛恨,他始終認為這種情況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並期待著黎明的到來。

這也是原主能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到自己平反的那一日的原因。

俞珏看著這簡陋到根本不能住人的牛棚,心裡可沒有跟原主一樣默默等待平反的想法,他沒有讓害得他落到這個地步的仇人繼續逍遙法外的意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