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二哥的進步(1 / 2)

小說:妙因緣 作者:潔淨的天空

第二卷第一三四章二哥的進步

回到家中後,張潔按約定和二哥一起向張父請教了千字文最後一部門內容。

張父很是開心自己兩個孩子如此好學,特別是張雲賢會問問題了,張父誇了好幾次,讓張雲賢覺的問問題,是一件很好的事,可以得到誇獎的事,以後一定要多問問題。

第二日張雲賢很是開心的來到學院,上課時認真聽講,還按張潔教的做了很多的筆記,為了能寫的快一些,還特意從張潔處拿了一隻炭筆。

夫子教完今天要教的內容,習慣性的問了一句,有什麼不懂的現在就可以問了,沒有的話就把這段背下來,明日要默寫。

張雲賢第一次在課堂上勇敢的舉起了手,這讓夫子很意外,這個學習中游,從來都是躲著自己走的學生,這是要提問,還是想去解手。

“雲賢你有何問題?”夫子沒有問他有何不解,是因為夫子還是覺的他可能想要去解手。

“夫子,我對今天您教的內容有些不解,想請教一下。”夫子聽了有些意外,但是很開心。

“好你說來,我為你解答。”夫子微笑答道。

張雲賢現夫子的態度和昨晚父親一樣,心中還有的一絲不安也不見了,勇敢的問出了第一個問題“省躬譏誡,寵增抗極,殆辱近恥,林皋幸即!中的皋是什麼意思!這兩句應該如何解釋呢?”

“嗯,問的很好,皋字之前沒有教過,皋在這裡是水邊高地的意思。林皋就是指有山有水的地方。

這兩句的意思是讓人經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以他人的譏諷為儆戒,來檢查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最值得儆戒的事,莫過於尊貴榮耀增高到頂點,如果因為這些招致禍事和責辱,就應及時退隱山林,以避災禍的意思。這樣講你可懂了?”夫子很詳細的給張雲賢講解了一下。

“夫子這樣說學生就明白了。還有耽讀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屬耳垣牆,弟子也不懂,請夫子講解。”張雲賢馬上又問了一個問題。

“易輶是輕忽,輕率的意思,屬耳是指偷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話要小心謹慎,要防止隔牆有耳,被人偷聽了去。而耽讀玩市,寓目囊箱,則是說的一個讀書人的故事。”

張雲賢一聽又有故事聽馬上接話道“請夫子為我們細說此人故事!”還給夫子彎腰行了一禮。

夫子微微一笑說道“好吧,今天就給你們說說。一千多年前,有一個孩子他家很窮,讀不起書,可是他從小就特別喜歡讀書。在他三歲的時候就常偷偷跑到私塾門口去偷聽別人讀書,看夫子的板書。

別人孩子還沒有記住,他卻都記住了,有一次他又偷跑去,被夫子現了。

他奶聲奶氣的求夫子不要趕他走,他會很乖,不會打擾他們的。

夫子見他有趣就問他,偷聽了這麼久,學了些什麼呀!

他就把他學的東西背給了夫子聽,夫子驚訝他的好記憶,夫子是惜才的人就給他弄了個小圓凳,坐在最前面聽課,他沒有書,沒有筆,就靠聽夫子和學生讀上幾遍,就能記下。

回到家後,就在自己家地上寫著夫子教的內容。

他的父母見了,希望以後能有能力送他入學,可是家中實在太窮了。他父親會些木工就給他弄了一個木板,讓他在木板上寫字,用的是他父親做木工時常用的木炭。

雖然每次都會把手弄的很黑,可是他卻很高興。

還將木板帶到了私塾中,一開始有人笑話他,可是笑話他的人被夫子訓斥過後,就再也沒有人笑話他。

有的人還會把自己的書給他抄,可是時間長了,木板多了,實在太重了,他太小,就背不動了。

有一次,他看到他二叔在用竹條編籃筐,現二叔會把竹條弄的很薄,那麼大一個藍子,卻很輕,又看到邊上的簸箕就像一張畫好框格的紙,就讓他二叔給他做了幾張竹編的紙,他拿回去,就用炭筆,把書都抄寫了上去,第二日,去私塾時就輕了很多了。

後來為了方便,他就自己學會了編竹製品,不僅編書頁,還有其它的東西,讓他二叔帶去賣了存起來做為以後的學費。

可是等到他六歲可以入學時,也沒有存到足夠的銀兩,家中父母只會種點田,收成只夠一家六口平時吃穿,還要給爺奶孝敬,根本沒有存銀。

本來以為不能入學的小杜子,沒有想到鍾夫子因為他的聰明好學又上進,直接免去他的學費,讓他可以接著學。

書本也可以還按他自己的來,並讓他把這個方法交給一些家中不富裕的學生,讓他們也可以省點銀錢,只是筆墨還是要用的,必竟以後科考要求的還是毛筆的正楷字型,為以後科考必須學會。

可是小杜子卻覺得硬筆比較好寫子,他寫了這麼多年了,一時用不慣毛筆。

可是炭筆的缺點也很明顯,寫上去的字,很容易被磨掉。

於是小杜子就想要一種寫上去後,不容易被磨掉的炭筆,他向村中的老人請教,知道了不同的樹木燒出的炭各有特點。

有的帶有清香,有的適合冬天取暖,放在房內沒有什麼煙,有的偏硬,有的偏重,有的偏軟。

小杜子就找來各種的樹木,又請教了別人如何燒炭,然後試驗哪種樹木製作的炭筆最好用,最不易被磨掉。

最後還真被他找到了一種,是山頂上最老的那個老樹的樹枝,用他的樹枝做成的炭筆,不僅不易斷,好寫字,還不易被磨掉,和墨水的效果差不多。

從此他用的就是這顆老樹的樹枝做成的炭筆,可沒過多久,問題又出現了每次寫完字都是一手的炭,很難洗掉,時間長了手都是黑的,怎麼辦呢?”夫子停下問道。

“可以把筆用紙包起來再寫?”有一個學生答道。

“是的,包起來就好了,於是他就想找一個東西把筆包起用,家中是買不起紙的,布頭也不能讓他隨意浪費,於是他又用起了竹子,他弄了一些小竹子,把炭筆弄成合適的大小,放進竹子中間,固定好,每次筆鈍了,就連著小竹子一起削掉一部分,就是現在常見的炭筆的雛形。”

“原來炭筆是他明的。”學生感嘆道。

“不是哦!炭筆很早以前就有,他這叫改進,讓炭筆變得更適用。有了可推廣性,和適用性。”夫子糾正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