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江湖有你(11)三合一(1 / 4)

小說:斂財人生[綜]. 作者:林木兒

江湖有你{11}

這種事人家都已經做成事實了,除了接受還能怎麼辦?

6乘風被送往寨子上休養,包括馮默風也被送了上去。v那裡以後便是打造和改良武器的地方,想進去不容易,想出來就更不容易了。但上面的條件如今養活幾百人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這馮默風跟著6乘風,6冠英很快就提出告辭,帶走了四爺給的好幾箱子金子,要不了多久,這些金子就會換成糧食,再源源不斷的運回來。

四爺也說了,不要多少好糧食,陳糧雜糧只要是能吃的,都要。只要量足夠大!

而如今山dong和河bei兩地的情況,是林雨桐沒見過的糟糕。河流改道戰亂紛爭不斷,導致除了大戶能保證生產之外,其他的人一部分做了流民跑了,那部分沒捨得離開家的但也沒有好的土地耕種。

丐幫能展壯大,跟此原因有巨大的關係。

從別處採買糧食終究不是長遠的辦法,自給自足才是長久之道。有了地盤就得立住,到了一地就要叫一地安居樂意。所以,如今就是吸引流民前來落戶。

怎麼落戶呢?先是丈量土地,大戶人家的土地,歸順了的,那就暫時先不管,只要繳納賦稅,願意提供軍糧,怎麼都好說。那些不歸順之人,空出來的土地和撂荒的土地,按人頭分地。如今就把規矩立下來,得按照田畝收稅,而不是按照人頭收稅。撂荒的土地,免除稅收十年。

並且,可以無償的到衙門領取種子。這種種子是海外帶來的,據說非常高產。荒地上幫縣衙種植一畝,等到了秋收了,縣衙願意以二兩銀子一畝的價格,將其收購。

這根本就是保賺不賠的買賣。

如今的府衙很忙,到處都是前來登記田畝的人。自己開荒之後,請村老證人,前來辦理地契,田地從哪裡到哪裡,丈量清楚。用哪裡的田地種的這種作物,也要登記明白。要是拿了苗出去卻沒種,這可是要打板子的。

一畝的苗兒,才那麼一捆,但這玩意栽下去過幾個月就能換二兩銀子,誰不寶貝?

縣衙門口又有專人不停的告知這種作物的習性,應該怎麼種。比起其他的作物來說,它應該是比較省心的。耐旱嘛,比較好打理。長出來的葉子藤蔓要是太旺了,完全可以掐一部分回家做菜,說是跟蘿蔔似的,果實是埋在土裡的。

每天衙門前分作好幾攤子,幾個人輪換著講解,叫大家先了解。然後呢,衙門邊上,有一專門的院子,裡面住著人,院子裡走廊裡,只要有人來聽,師傅就會講解。要是這次聽不明白,遇到問題再來聽便是了。不懂的還可以問,裡面當值的郎官要不跟大傢伙說,公爺可是說了,別的一概不論,上來先打五十軍棍再說。

那大家就放心了。

本來想叫穆念慈帶著巾幗營做監督,三個縣輪換的跑一跑,不要出現陽奉陰違的事才好。結果這個巾幗營跟林雨桐想象中的又不一樣。

招收了這麼長時間了,可送來的女孩,連過十歲的都沒有。小的才五六歲,大的**歲,就是這麼個年齡段的孩子。

林雨桐一瞭解,這才知道自己又想當然了。如今這溺女嬰之事,更是普遍。女娃兒都不養,也養不起。養大的,十歲之上就能當大人用了,要不了兩年也就能出嫁了。出嫁便能得一筆嫁妝。男女比例在一定程度是應該是失調了。因此典當妻子典當妾,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有那家裡的女孩,到了年紀不往出嫁,是典當出去的。頭一次價錢高一些。等以後會慢慢低。等到了二十多歲了,才又說人家嫁。

而且比較糟糕的便是,這種典妻在典當期間生下的孩子裡,只有男孩是歸典夫的,女孩的話……許是就溺了,許是……粗糙著就餵養長大了。

所以一說招女娃,管吃管住穿戴更不用家裡管,每月還有幾個錢,大點的女娃送來不划算,就有人問要小一些的女娃嗎?

要送來的女娃,有少部分是家貧確實是養不起的。更多則是父親不肯要,母親又是典當來的,做不了主,過幾年歸了原來的夫家,孩子多半不是被人扔了做乞丐,便是餓死的命。

世道亂了,天不拿人的命當命的時候,人也不拿人的命當命。

行!都不要是吧!都不要我要!

林雨桐就找穆念慈,說了“想送來的都送來。咱們都收!等孩子滿十五歲,若是家裡來接,得問孩子自己的意思,她們若是想回家,放她們回家去。若是不願意回家,咱們幫著立女戶,將來婚嫁,咱們陪送一份嫁妝。”

回過頭來,林雨桐就看坐在一邊,抱著繡球玩著流蘇的龍兒,蹲下來問她說“等過兩年,咱們龍兒跟那些小姐姐一塊唸書習武,好不好?”

龍兒搖頭“我要娘,我要爹!”

孩子越長越漂亮了,但這絕對不是書上的小龍女。如今的她又軟又糯,看的人心裡跟著軟軟的。有時候林雨桐還把她打扮做男孩子的樣子,四爺把她帶到前院的書房裡,叫她坐在寬大的書桌上玩。

唯一不好的就是黏人。離開父母不能過一個時辰,不然一準要找人。哪怕是熟悉如穆念慈,她雖然跟著出去,但到了時間就想著回來。別人攔都攔不住,她的步法邁開,穆念慈是跟不上的。縣衙裡的路,她走過一遍就記得準準的,一準能給摸回來。

孩子眨巴著眼睛,水潤潤的,表示不想離開父母。

當孃的能怎麼辦呢,摸摸孩子的腦袋,就這樣吧!現在說這個還太早。

把招收來的女孩子,先都安頓在一處大戶人家的別院裡。穆念慈照管那邊。因著孩子的年歲都不大,林雨桐還專門在三縣裡翻出幾位識文斷字的老寡婦出來,她們不許管孩子其他,只教孩子識字就罷了。

剩下的事,該有武夫子做。

這個武夫子,林雨桐一直沒想到合適的人。沒想到卻被穆念慈找到了。穆念慈找到了楊妙真的傳人。楊妙真擅騎射,一手梨花qiang使的出神入化。戰場征伐的話,這樣的qiang法很適合練。

這位傳人只說姓楊,大家稱呼她為楊娘子。三十許歲的年紀,道姑的打扮。林雨桐將人奉若上賓,請她去教導這些女孩子武藝。

當然了,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是適合習武的,等楊娘子篩選過之後,淘汰的孩子還是會跟著一道打些基礎,不是手無縛雞之力便行。剩下的時間便是學廚藝的,學繡藝的,更重要的是林雨桐想培養一些女醫。

有一技之長,便是以後離開也能自謀生路。不依附誰,也一樣能活的很好。

隔上幾天,林雨桐也會帶龍兒過來,看看具體的情況,也教孩子們一些女子防身術。

楊鐵心是覺得,這些女娃兒們養的,比養一隻軍隊都費錢。

但完顏康卻完全不這麼看若是漢人部分男女人人皆兵,到那時,該如何呢?

他本說是在這裡盤亙幾日,誰知這麼一住,暫時就沒走成。先是海外的高產作物吸引的他在田間地頭轉悠了好些日子,接下來又是練兵。這些練兵跟金國的練兵又不一樣。他觀摩了楊鐵心練兵足有十天,也看出些門道。對方不在乎單兵有多強的戰力,有多高的武功。要的是哪怕是一伍的五人也要做到配合親密無間。

本來不是很看得起楊鐵心的,結果這個練兵之法,倒是叫他對楊鐵心刮目相看。

他也知道,這估計是尹先生的法門,但是他能一點不猶疑的執行下去,這就比較難得了。多少人佔了高位之後,就膨脹起來,別人的話不容易聽的進去。但此人完全沒有,甚至於他都覺得,這人其實是以先生為尊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