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庸之爭(1 / 2)

就在三個月前,楚國上柱國屈沔先是兵出漢中,威脅秦與巴蜀之間的聯絡。

又令楚將召齊兵臨上庸,圍住了秦在上庸的重鎮鳳鳴關,大有一舉攻破鳳鳴關之勢。

就在這要看即將勝利之際,秦扶渠梁再次統帥三軍,一舉消滅了西南威脅漢中的屈沔軍,並斬殺了屈沔。

楚軍見西線戰敗,進攻鳳鳴又為秦將焦晃守得堅如磐石,召齊不得不後退回楚國。

楚國朝堂自屈沔被殺便立刻炸開了鍋,一時間,各種說辭風起雲湧。

當代楚皇名蕭懷景,乃是先帝嫡長子,一路順風順水繼承了帝位。

算不上昏庸,卻也算不得一代雄主,守成卻是綽綽有餘。

武略方面,他比較保守。甚至於,連彼次行動,都是受太子一方言辭才接受了這次行動的。

對於失敗,他始料未及。

……

“你們可商量出來了對策?屈沔本是老將,大楚的上柱國。如今說沒了,便沒了,這讓寡人如何心安?”

楚皇蕭懷景環視四周,見諸人議論戛然而止,卻沒有上報者,便敲打了一下御案,問到。

自壞訊息傳來,眾人立刻就議論紛紜。有主和談的,也有主繼續再戰的。

但這些,都不過是大概方向,並無實施的可行性。

於是,楚皇便命他們商量出結果了,再統一上奏。

於是,便有了此情此景。

蕭懷景見眾人止言,便又道“令尹如何看大楚的危局?”

楚之國相為令尹,司馬掌兵權,莫敖為假節,都是楚國最高的官職。

令尹一職,向來由楚國四大家族輪流掌管,為蕭、景、屈、召四家。

當今令尹,為召最。四大家族中,排名最末的。

“以上柱國為,具以為應當報仇雪恨,與秦不死不休。以莫敖與最等,皆以為此戰已經無法繼續,當以議和為主”

“具體如何,臣等還需皆恭候陛下聖裁!”

“如此,大司馬又有何看法?不妨說與寡人聽聽”

“朕看上柱國與莫敖等都已經表態,唯有大司馬沒有態度。寡人想聽大司馬的意見”

“對了!寡人可不想大司馬糊弄寡人,要具體如何做,而不是議論是戰是和這幾個字。此戰,大司馬可是親自與太子上書的”

楚皇並未裁決,反倒看向了大司馬景華一旁。

此次出兵,不僅是太子蕭子玉的決策,亦是透過了大司馬的授權。

如此一問,反倒意味深長了。

是追究罪責,止戈罷兵議和。還是希望大司馬能夠引領諸臣反駁議和派,出兵雪恨,這就落在了大司馬身上。

“臣不敢獨斷……”

“寡人沒讓你獨斷,而讓你說出你的意思”景華本想推脫,卻被當機駁回。

一句話,就將他逼迫入了兩難。伴君如伴虎,聖心難測啊!

他固然知道,此情此景,自然是議和最佳。

而且,依著楚皇的性子自然是打算議和了。

可,若他一個執掌兵馬的大司馬說出來,必然代表著許多人的態度。

此戰他是同意的,之前也說了許多利處,誰又想到會如此大敗?

因此,這哪是詢問,分明是逼迫啊!

“臣……”和不了稀泥,也難以揣測聖意。

景華一時為難,只有默默低著頭,一時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