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雜音

在溫馨的夜晚,朱元璋與馬秀英一同在吳王府的臥室中準備就寢。儘管吳王府的擴建空間有限,而新的皇宮正在營建中,但在這間屬於他們的私密空間裡,卻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與恩愛。

當朱元璋步入臥室,映入眼簾的是馬秀英溫暖的微笑和一應俱全的茶水與洗腳水。他一天的疲憊似乎在這瞬間得到了緩解。馬秀英一如既往地細心照顧著他,把所有的宮女和太監都遣退,只留下他們兩人在這個寧靜的空間裡。

朱元璋舒適地坐在床上,腳泡在熱水中,感受到的是一種深深的放鬆和愉悅。他感慨地對馬秀英說:“秀英,你貴為皇后,還要你每次都給我洗腳。真的委屈你。”

馬秀英輕輕地笑了笑,溫柔地說:“夫君,為你做這些是我應盡的責任。你在外辛苦一天,泡泡腳能讓你感到輕鬆,也能幫助你消除疲憊。而且,我不想因為夫君的腳臭而讓你長出腳疾。”她的語氣中充滿了體貼和關愛。

朱元璋聽了這番話,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感動。他緊緊地握住馬秀英的手,眼中閃爍著深深的愛意。他們彼此間的恩愛和默契讓人感到深深的羨慕。在這充滿挑戰和困難的時代裡,他們相互扶持,共同面對困難,成為了彼此最堅實的依靠。

在接下來的時光裡,他們享受著這份寧靜和親密。朱元璋把一天的見聞和政務分享給馬秀英聽,而馬秀英則為他準備了一杯熱茶,與他一起探討這些事情的背後意義和影響。他們的交流充滿了智慧和深情,這是他們多年來相互支援和理解的結果。

漸漸地,夜深了。朱元璋感到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放鬆和滿足。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慨地說:“秀英,有你在我身邊,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馬秀英溫柔地回應道:“夫君,我也是。我們在困難中相互扶持,彼此依賴,這讓我感到我們的愛情是如此的深沉和堅定。”她的話語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和對朱元璋的愛意。

朱元璋在馬秀英的房中,邊泡腳邊拉家常,向馬秀英詳細通報了元朝大都的攻克和元廷北逃的情況。這是他們夫妻倆多年的默契,只要朱元璋夜晚在馬秀英這裡就寢,他總會向她通報前朝的軍國大事,而馬秀英也會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建議。

這種默契源於他們多年共同生活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在朱元璋看來,馬秀英是他唯一可以完全信任的女人,沒有馬秀英也就沒有他今天的成就。在朱元璋初期在外打仗的時候,馬秀英不僅處理後勤,照顧出征將領的家眷,還協調各種事務,使得淮西武將集團以徐達、湯和為的將領都對她感激涕零。

當朱元璋登基前,湯和代表武將集團詢問朱元璋皇后人選時,朱元璋當即表示非馬秀英莫屬,這讓諸將領放了心。馬秀英在聽了元廷北逃的訊息後,也十分高興,她說自己也是元朝暴政的受害者,如今暴政被滅,也算是為當初的辛苦付出的回報。

馬秀英為朱元璋擦乾腳,召來宮女將洗腳水端走,又為朱元璋倒了一杯水,溫柔地說道:“你今天為什麼這麼大的火,孩子們貪玩其實也很正常。”

朱元璋嘆了口氣,說道:“原本聽到常遇春攻克大都的訊息,我非常高興,也吩咐李善長立即安排地方官員安撫百姓,重建地方。但是,劉伯溫報告了一些將領囂張跋扈的事蹟。之前在登基前,我就有所耳聞,為了穩定軍心暫時沒有做什麼。如今卻是鬧得人盡皆知。劉伯溫上奏的時機也太巧了,他的心思其實是如今大都被攻下,中原一統,希望能夠限制武將。我知道武將們的問題很嚴重,文官集團也不輕鬆。原本寄希望自己的兒子們儘快成長起來,能夠輔佐標兒,管好我們朱家的天下,但是他們幾個太頑劣了。所以才那麼大的火。”

馬秀英說道:“陛下的心思是好的,確實現在天下初定不宜大動。不過孩子們的教學我有點意見,前面由於戰事的原因,我們都忽略了他們的,重心在標兒那裡,現在孩子們逐漸大了,對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了。那些教的東西不一定符合他們的心意。就像讓你現在從頭去學那些你也是牴觸的。”

朱元璋一想確實如此,他疑惑地問道:“那秀英你的意見是什麼?”馬秀英說:“那位先生的課,我也偶爾聽過,也問過標兒,有點照本宣科的感覺,一些東西似是而非,小兒還好,但是大的孩子多聽幾次就完全沒有興趣了,尤其是朱棣,他從3歲就開始看書,你忙於軍政沒有關注,我是知道的,他經常蒐羅一些書來看,模仿著寫些字,可是寫的歪歪扭扭,好些字都是問我或者問標兒。所以他打瞌睡也是情有可原,而且那個先生礙於身份,底氣又不足,不敢說重話。於是自然被老二和老三無視了,老二原本頑劣,老三是個聰明孩子,只比老四差點,又是傲氣。對於這等教學自然不屑。”

馬秀英頓了頓說:“我覺得應該延請大儒,對老二老三老四單獨教學,就讓標兒的師傅宋濂擔此重任吧。”朱元璋點了點頭說:“今日劉基也是如此認為。以前都是你在管這些事情,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幸虧咱是娶了你。今後你還是要多管教他們才可以。”

帝后便談論了其它的一些事情後熄燈就寢。

兩天後,朱樉、朱棡、朱棣、朱橚等被詔令另設學堂學習,由大儒宋濂主教。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至正二十年(136o年),在李善長的推薦下,宋濂與劉基、章溢、葉琛被朱元璋召至應天府。七月,宋濂被任命為江南等處儒學提舉。十月,奉命為朱元璋子朱標教授“五經”,後又參與修撰起居注。

在朱標的陪同下,宋濂開始了對四個大孩子的課堂教學。朱標先傳達了朱元璋的旨意,強調了尊師重教的重要性,並明確表示如果有任何頑劣行為,將受到嚴厲懲罰。對於老二這樣的孩子,這種懲罰可能包括罰跪、家法等。老二因此被罰跪過幾次,又被馬秀英揪過耳朵,終於變得規矩了一些。

朱標又強調:“宋學士是大哥的老師,你們要認真跟著學,不然我保不了你們。”這句話讓孩子們對宋濂這位大哥的老師保持著敬意,因為他們小時候常常被朱標揹著亂轉,朱標在他們心目中有著很高的地位。他們知道,如果惹毛了大哥,是要被打屁股的,老二就曾經被打過幾次。

朱標在弟兄們心目中的地位也非常之高。他是長子,從小就將許多弟弟們帶大,可以說是長兄如父的定位。另一方面,朱標在朱元璋在位的晚年,就協助朱元璋處理了非常多的政治事務,也就是說朱標是有政治實際權力並且有實際經驗的人。這樣一個人物,在當時的官員心中也有非常高的地位,也就是說朱標同時具備了家庭中的權威和官僚中的權威。兩方面都具備的太子,是有著其他皇子所不能擁有的待遇,因此從實際意義的角度,朱標也只能是唯一的繼承人。

朱標的工作能力非常強,在協助朱元璋處理政治事務的過程中,展現出了出色的領導力和決斷力。他的威望和影響力不僅僅來自於他的地位和權力,更來自於他的個人能力和人格魅力。

因此,朱標在孩子心目中是一位有權威、有智慧、有能力的領袖人物。他在家庭和官僚體系中都有極高的地位,而且他的人格魅力和領導能力也讓他在弟兄們心中樹立了崇高的形象。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宋濂以儒家經典為主要教學內容,引導孩子們學習經典文獻、歷史故事和道德規範。他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德行和禮儀,讓他們學會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此外,宋濂還教授孩子們書法、繪畫等技藝,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個大孩子逐漸適應了學習生活,他們的德行和知識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朱標對他們的成長進步也給予了肯定和鼓勵。在這個過程中,朱家後代的家教傳統也逐漸形成,為明朝後來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宋濂也不多說,開始了講學,他不去看書本的內容,先講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講這個的內容,舉了很多例子,也講了出處。全程沒有之乎者也,也不看書本,開玩笑,放眼江南,敢稱大儒的有幾個,要問對儒家經典的熟悉和理解,無出左右,幾個人至少是聽進去了的,尤其是朱棣,聽到了原汁原味的古文講解。這下沒有鬧騰了。

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朱元璋下詔撰修《元史》,命宋濂及王褘為總裁官。這時的皇家機構基本運作正常了,宋濂在初期平穩後,重點對太子朱標進行單獨講學,當然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而是坐而討論課題了。那幾位皇子的基本作業由宋濂負責佈置。宋濂在負責撰修《元史》後,安排兩個人予以指導,每旬過問一次,講一次大課。不得不說,幾個人的學習在半年的時間內突飛猛進。尤其是朱棣,毛筆字也進步了很多,在論語理解上常有自己的看法,得到了宋濂的肯定。

這一日,大課結束後,宋濂單獨留了朱棣,宋濂說:“四皇子這半年進步很快,真的是天資聰穎。老夫以後給你們上課的時候會少了。有幾句心裡話想和你說說。”朱棣在想你一個大儒和我一個八歲的孩子聊人生嗎?朱棣心中想著,也作禮道:“這都是先生的功勞,還請先生教誨。”宋濂說:“你們幾個都是聰慧的孩子,尤其是四皇子,有些見解好像不是孩子所能想象,屢有成人之感。四皇子的一詠娃是相當有氣勢。足見你有雄心壯志,而且你的一些儒家的看法也含有雄心萬丈。”朱棣沉默了,沒有想到果真是聊人生,有時也不要小看古人,尤其是名人大家。宋濂繼續說道:“我有幾句肺腑之言想說與你聽,如果四皇子不是出生在皇家,未來必有一番作為。或者四皇子排行在前也是可以的,但是長幼有序,尊卑有分。如今國本早定,你如何有雄心壯志也該收斂一些,你如今年紀尚小,如果將來年齡再大一點,你會現這些對你來說就是可怕的,會影響到你和太子的兄弟之情。”朱棣聽了後,臉色瞬間變了,不是恐慌,而是一種憤怒,這就是大儒?聊天聊來讓我不要有人生理想?還影響我和太子的感情?但隨即冷靜下來,這是封建社會,這是皇家,不是後世。宋濂看著朱棣臉色瞬間數變,知道朱棣聽懂了自己的話。朱棣選擇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回應宋濂。他先表達了對宋濂的尊重和感激,然後以一種看似平和但實則堅定的態度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和理想。他說:“老師之言,我是聽進去了的,但是身為陛下的兒子,如今天下初定,尚需努力,所以小子有志向也沒有錯,我也相信太子他不會計較。”

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實則包含了幾層含義。先,他表達了自己對宋濂的尊重和感激,表明自己並沒有忽視宋濂的忠告。其次,他強調了自己的身份和責任,身為陛下的兒子,他有著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不能因為個人的理想和野心而忽視了這個身份所帶來的責任。最後,他表達了自己的信心和決心,相信自己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同時也能處理好與太子的關係。

”宋濂是不知道將來的事情,至少不知道朱元璋分封諸王鎮守邊塞,更不知道朱標會成長為歷史上最優秀的太子。當然朱棣就算後世來的,也忽略了帝王心和封建皇朝中太子和諸兄弟間的微妙。宋濂也沒有想到朱棣會這樣硬頂自己,他想起了劉基的分析,果然如劉基所言,此子果非平凡之輩。宋濂不甘心,他又說:“我觀皇子在儒學上頗有見解,但是風格有點脫離聖人的一些論斷,如果能夠注意到這一點,將來必是大儒,成就過為師也未必不能。那時輔佐太子,文教治天下不更好。”朱棣也不願繼續與這個老師爭論什麼?只是笑著望著宋濂說:“老師,您辛苦了,大任在肩,多多休息為好。所謂師不必不如我,我不必不如師,在調養身體,保重自己這方面,我可以說很在行的。”說著恭敬的鞠了鞠躬,這是朱棣這段時間以來必做的,對老師的尊敬。宋濂愣了下,也就嘆了口氣走了。

朱棣回到寢室後,沒有任何笑容,太監傳飯來得時候,自己也拒絕了,他需要冷靜,今天的事情讓自己有點煩躁,莫名其妙。他知道事情的厲害,又不能和任何人說,這裡又沒有度娘,沒有抖音,沒有微信,個圈都不行。額,這宋濂名義上為自己好,實際上是敲打自己,因為一詠蛙表現的出色了,為什麼宋濂會如此?估摸著就是劉伯溫乾的好事。因為當時在場的只有劉伯溫一個外臣,而且他和宋濂交好,從文官集團來說,出現一個有雄心壯志的皇子與他們的觀念有悖,而且認為對太子有威脅,所以需要敲打敲打。他們看準了朱棣的早熟,是不可能把這個事情告訴朱元璋,而且朱元璋也會有所醒悟。朱棣實在感到冤枉,這個詩真的不是自己原創,但是說實話又要刨根問底。不過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感到了一絲威脅。不,也是威脅,可能是數年後的有些事情的一次預演。無論如何自己都要有自保的能力才可以,必須要先走出去看看外面究竟是什麼樣子才能決定下一步怎麼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