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讓人無奈的真相

次日清晨,張武早早地來到了朱棣的住所,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敬意。昨日的一切,讓張武對這位年輕的百戶有了全新的認識。他不僅感慨朱棣的非凡能力,更對其表現出的從容與智慧深感佩服。

張武回想起在何家的那一幕,朱棣面對何家眾人的質疑與挑釁,不僅毫無懼色,反而以理服人,用他那犀利的語言和堅定的態度,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震撼。這種氣勢和魄力,絕非一般人所能具備。

“難怪他如此年輕就能擔任百戶之職。”張武心中暗自讚歎。他深知,朱棣之所以能在如此年輕的年紀就獲得如此高的地位,絕非偶然。這不僅是因為他的才華橫溢,更是因為他的堅韌不拔和聰明才智。

朱棣見張武前來立即熱情的迎接進屋,賓主坐下後,朱棣給張武倒了一杯水放在他面前說:“張總旗,新婚燕爾,怎麼不多陪下新娘,一大早就來我這裡了。”張武不好意思的的說,習慣了早點起床練練身體。但是今天沒有起來。起來吃過早飯就想來你這裡坐坐。朱棣秒懂:“我也成了親的人,理解理解,”

張武疑惑的問,朱百戶的夫人是哪裡人?怎麼沒有隨軍呢?朱棣笑笑說:“她的老家也是鳳陽的,我也是鳳陽的,只是父親一輩很早就出去了,如今她在京城,我是臨時調過來的。現在還不知道以後呢?等以後安頓好了後再來一趟。”

朱棣也跟著坐下說:“張武,咱們都算是一個衛的兄弟了,我們的誤會也澄清了,接下來,有些話想和你聊聊。”張武看出朱棣是有要事和自己認真說

“前兩天因為時間匆忙。沒有來得及細究,我想問問你的是為什麼你們和那群公差打起來了?為什麼縣衙的公差要到我們這裡來徵收糧食?“朱棣困惑的問張武。

張武回答道:“唉,我們和公差打起來就是為了抵制他們來徵收糧食。其實說起來很複雜,縣衙和我們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因為不用向我們徵稅,刑民之訴又由由留守司負責。所以大家一向都很熟絡,沒有矛盾。就如當時你剛來稱自己是新來的百戶。他們都有點嘲諷我,就是因為很熟絡,知道我即將接任百戶。”

“矛盾的根源產生在皇上朝這裡移民的十年後,本來這個地方就很貧瘠,開墾出來且產量高的土地有限。本地人怎麼可能把已經到手的土地讓出來,你一旦有點什麼動作,都嚷嚷要上京告御狀就開始增加量,而且,都要自己的皇帝同鄉作主。而那些京城的高官和公侯多少與本地人有親戚關係。動不動就來信詢問。地方官煩不勝煩。

而我們的百戶剛剛建立,也沒有募來什麼兵?本地人合適徵兵的也就那點,所以當時的百戶大人就和地方官商議,招募移民進入百戶,吸引這些移民的是帶地投軍可以免稅免徭役。當然地方上也不是沒有好處,因為交稅的人少了,自然需要有額外的補充,我們百戶就和他們達成的默契就是,可以接受偶爾的一些攤派,為地方官解決燃眉之急。張武緩緩將事情原委道來

本來一些軍戶都能接受,起初攤派的次數和量都很少。但是到了後面就有問題了,因為地方官府的糧食不足以抵消行政成本了,因為需要補虧空了

先是京城的勳貴們,他們透過各種手段霸佔田地。雖然不能說完全是霸佔,但他們的手段也確實讓人難以接受。有的是利誘他人主動投寄,有的是強搶移民的田地,用質量較差的土地換取更好的土地。他們對本地人還是比較講究的,一般不會直接要求佔有本地人的田地。而是透過所謂的名義交易,讓家人在本地購買田地。這樣一來,種地的農民就不用交稅,而是向勳貴們交納非常低的地租。有些講道義的勳貴甚至會給農民一些錢物,或者幫助他們向地方官施加壓力。總的來說,這種方式的負擔比交稅要輕得多。然而,這一切的代價卻是國家和那些無辜的移民來承擔。

地方官員們也不甘示弱,他們偶爾會欺壓那些不聽話的移民,私自提高糧食的徵稅量,並攤派一些本不應該有的徵收。這些移民們孤立無援,想要上告無門,甚至連上京的路都找不到。即使找到了,也往往會被逮回來,輕則遭受毆打,重則甚至會被殺害。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沒有關係、田地狀況不佳、獨自居住的本地人也逐漸成為了被欺壓的物件。因為他們沒有利用價值,也沒有親朋好友來幫助他們。本地人對待這些人雖然不至於那麼殘忍,但他們透過大斗收糧的方式來剝削他們。然而,即使如此,他們也不會讓這些人餓死。他們協調一些勞力不足的惡農人,把土地租給移民種植,然後從中獲取利潤。這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道理。

軍戶們這邊原本有百戶來鎮住局面,地方官府還不敢做得太過分。起初,他們只是找些藉口增加攤派的次數。然而,等到原來的百戶調走,上面還沒有任命新的百戶時,局面就生了變化。因為我平時和他們沒有交情,他們便趁機採用大斗換小斗的方式來收取糧食。軍戶們自然不服,多次生衝突。每次衝突都是一場大戰,開始時是對幾個軍戶進行毆打逼迫強奪,後來有些戶所裡的其他人看不過去,就幫忙打跑了他們。再後來,他們增加人手過來搶奪。這一次,我聽說後決定領頭與他們對抗。

朱棣聽完後喝了口水說:“”你們丟臉丟到家了,連群衙役都打不過,別人就是知道你們的底細所以覺得根本就不用動用上層,直接來人搶就是!你們要是打的贏,別人敢這麼囂張嗎?再是有後臺,那些勳貴頁不可能對軍士橫徵暴斂,”

張武聽了這句話後,本來要火,可是一想朱棣說的對,臉羞紅的低下頭不敢多說一句。朱棣說,現在暫時不說這些,事情已經生,要想如何解決,我才來,地方官府還吃不透我,所以短時間內還不敢來,等到他們打聽好訊息,就會嘗試來幹一次,如果還是這般不中用。接下來就真的任人拿捏了。你去通知各個總旗和小旗晚上來我這裡開會,白天不耽誤大家的農活,馬上要秋收了。我們趁這個時間定個計劃出來。

張武領命而去,朱棣嘆了口氣,感覺自己心真的很累,如果要選擇,自己乾脆當個鹹魚算了,一個鳳陽就是這樣,全國呢?怪不得明後期,北方出軍閥,南邊出東林黨,都不交稅,都要中飽私囊,兼併土地,換作自己在那個制度下都要這麼做。說不定原身朱棣當了皇帝后現不對勁,乾脆逃避,只打自己的仗,把國政推諉給自己的兒子,認真做個徵北大將軍。

朱棣隨後詳細的把自己在這裡看到的和打聽到的情況記錄下來,讓人一併給朱元璋送去,他暫時沒有能力從大局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把情況先說給朱元璋,讓他自己去頭疼和決斷。而朱棣就先把這個百戶給整頓下,以此為基礎組建自己的護軍。

晚上,朱棣在自己的居屋召開了會議,朱棣先一針見血的說:“關於前日打架的事情,我已經瞭解情況,對與錯我在這裡就不做評價了,但是我想說的是你們丟臉丟到家了,作為大明軍隊,居然連群普通衙役都打不過,難怪別人要上門來欺負你們。”

他頓了一頓,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繼續說道:““你們戰鬥力如此的原因,我大致也明白了。你們被命令自給自足,士兵及其家屬終日忙於耕織,自然無暇進行系統的訓練。而且這裡地處內地,沒有戰亂讓你們去實踐戰鬥技能,所以戰鬥力自然會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官差們平時負責維護治安、打擊不法之徒,他們在團隊作戰方面自然比你們更有經驗。”

他頓了一頓,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繼續說道:“所以靠一個兩個如張武這般的猛人,是打不贏的。我們需要從整體上提升我們的戰鬥力。”

朱棣繼續說道:“當然,現在馬上要秋收了,我知道你們的苦衷。而且,問題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也不能急於求成。所以,我們先定個小目標。那就是,如果那些衙役再敢來強徵糧食,我們就要讓他們受到教訓,讓他們看到我們都要繞道走。”

他的話語充滿了決心和信心,彷彿一股激流在眾人心中激盪。他們紛紛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們知道,從現在開始,他們將不再是被欺壓的物件,而是將團結起來,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未來而努力。

會議在一片緊張而有序的氛圍中迅結束。朱棣以其果斷和高效的風格,不給眾人留下任何討論的機會,明確指出了這次大會議定的方針。他強調,即便是小旗這樣的基層單位,也必須無條件執行上級決策,不得有任何異議。

朱棣的這一決策,體現了他對軍隊紀律的嚴格要求。他深知,一支強大的軍隊,必須有著嚴明的紀律和高效的執行力。因此,他決心從軍隊這個源頭開始,培養一種令行禁止、雷厲風行的作風。

對於來自後世的朱棣來說,朝堂上那種冗長而繁瑣的議事方式簡直是一場災難。他無法忍受每個人都可以對大小事務表意見,朝會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下午,冗長而無果。這種低效的議事方式讓他感到昏昏欲睡,只有他的父親,那位精力旺盛的帝王,才能應對這種漫長的朝會。

朱棣的改革決心堅定,他要改變這種低效的議事方式,提高決策效率。他相信,只有這樣,才能讓國家更加強大,人民更加安居樂業。他的這一決策,也在軍隊中逐漸形成了習慣,為後來的明朝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