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問題真相

校場軍紀事件後,百戶所進入了新的狀態,每天準時訓練,不再有人嬉笑打鬧,以及出現動不動前往校場找人的情況了。其餘暫時沒有動靜,朱棣也需要時間,所以一動不如一靜。他也沒有閒著,讓來福派幾個賬房過來,協助摸清百戶所的底子。

隨著秋收的腳步漸近,朱元璋的一道旨意傳到了朱棣的耳中。他召朱棣等人返回述職,以瞭解他們在各地的政務和軍務情況。接到旨意的朱棣不敢耽擱,立刻著手準備返回鳳陽的行程。

在臨行前,朱棣召集了總旗和小旗,其中也包括張武。他站在眾人面前,目光如炬,語氣堅定地說道:“我即將前往鳳陽述職,這段時間,你們務必按照我制定的章程進行嚴格訓練,不得有絲毫懈怠。張武,你尤其要留心,確保訓練的質量不打折扣。我回來時,將會對你們的訓練成果進行考核。”

張武站在佇列中,感受到朱棣那強烈的威嚴和期望。他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於是鄭重地點了點頭,表示一定不負所托,嚴格按照朱棣的要求進行訓練。

朱棣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知道,張武是個值得信賴的人,有他在,自己可以放心前往鳳陽。於是,他轉身走向了門外,準備踏上前往鳳陽的旅程。

在離開的那一刻,朱棣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決心。他期待著自己在鳳陽的述職能夠順利完成,也期待著回來時看到一支更加強大、更加有紀律的軍隊。

在述職的日子,朱棣等人返回了中都,地時,現這裡的環境已經有了顯著的變化。曾經緊繃的氣氛如今已經緩和,人們的臉上也浮現出了久違的笑容。朱棣猜想,這或許是因御駕到來的影響,那些勳貴們們不敢為非作歹、

朱棣沒有在路上多做停留,徑直回到了皇宮。而他的二哥和三哥也已經在皇宮中等候朱元璋的召見。朱元璋特地吩咐他們不必住在軍營,可以直接在皇宮中等待。於是,三人便在皇宮中度過了這個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朱元璋召集他們在殿上面試。他端詳著這三個經過磨練越成熟的兒子,心中充滿了欣慰。朱元璋說:“你們都辛苦了,現在我想看看你們這段時間工作的進展。”他的聲音裡充滿了慈愛和驕傲,彷彿看到了他們為國家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

秦王先說了去找建材的事情,以及梳理錢糧的事情,他的調查結果是,從當場查獲的賬冊來看,錢糧的收支各自都出了朝廷劃撥的數目。而且支出的錢糧有很大部分是用於一些勳貴修建宅院。同時根據情況,用於召集徭役的錢糧大部分都虧空了,虧空去向不明。朱樉 認為的是錢糧部

晉王也說了調查府邸的事情,據他觀察某些府邸的已經出了朝廷的規劃,更為嚴重的在於他們使用了勞役,也就是用朝廷徵的徭役修建自己的府邸。這完全是加重了對百姓的盤剝,而且移民中出現了逃荒的跡象。

朱棣在朱元璋面前,詳細地複述了他在百戶所的經歷,包括如何處理事務、如何訓練士兵,以及他殺人立威的事情。他原本以為,這樣的行為會讓朱元璋和其他兩位兄長感到震驚。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他們卻表現得十分平靜,彷彿這種事情在他們的生活中早已司空見慣。

對於朱元璋來說,他的一生中經歷過無數的風雨,殺幾個人立威對他來說並不算什麼。在他的眼中,朱棣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可以說是他期望中的行為。畢竟,作為一位領導者,有時候必須採取果斷的行動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地位。

而對於朱棣的兩位兄長來說,他們也非常瞭解朱棣的性格和行事風格。他們知道,朱棣不是那種會輕易退縮的人,面對挑戰和困難時,他通常會選擇迎難而上。因此,他們並不感到意外,反而對朱棣的勇氣和決心表示讚賞。

在朱元璋和其他兩人的眼中,朱棣已經成長為一個有擔當、有魄力的領導者。

朱元璋在規劃修建中都的過程中,逐漸引入了移民,導致朝廷在此設定的行工部署與那些打算修建宅院的勳貴們產生了勾連。這些勳貴們,雖然並無覬覦之心,卻普遍缺乏禮制觀念,一心只想將自己的宅邸建得高大豪華,彷彿一群暴戶。朱元璋原本劃撥的錢糧,是打算用於修建歸隱養老的鄉村別墅,然而他們卻想要修建的是類似香港半山那樣的豪華別墅。

資金來源成為了一個問題。李相爺深知他們的心思,因為他自己也有這樣的想法,於是他便挪用了一部分錢糧。儘管李善長從感情上傾向於遷都鳳陽,因為這有利於淮西勳貴們,但從他負責內政的經驗來看,遷都鳳陽是不現實的。這是由客觀條件決定的。

從李善長的角度來看,他認為合適的都城選址要麼是北平,要麼是金陵。至於長安,由於其已經無力承擔一個級大國的都建設,因此並不適合。因此,他越過工部尚書,指示鳳陽的行工部尚書署適當放緩中都的建設進度,以確保皇陵的進度和質量,同時儘可能將資源傾斜於公侯們的府邸建設。

問題的關鍵在於,勳貴們因虛榮心作祟而展現出的暴戶心態。他們不僅改變了朱元璋原本的中都建設規劃,也顛覆了李善長的設想。原本設想的是修建鄉村別墅,如今卻演變成了奢華莊園的建設。這種過度豪華和奢侈的建設不僅出了預算,也嚴重偏離了朱元璋的初衷。

此外,地方官府也加入了這一利益鏈條,意圖分一杯羹。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將修建工程的勞務攬到了自己手中,使得原本應該用於建設的資金和資源被挪用或濫用。這樣一來,不僅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受到了影響,而且整個專案的預算也出現了嚴重的虧空。行工部署肯定不會如實上報,壓力給到地方官府。

由於勳貴們的奢華需求和地方官府的貪婪插手,原本用於修建中都的合理攤派變得沉重且不公平。本地人因為與勳貴和地方官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往往能夠逃脫這些額外的負擔。然而,對於沒有這些關係的移民來說,他們成為了主要的受害者。為了逃避這種壓迫,一些聰明的移民選擇投軍,因為這樣他們可以擺脫苛捐雜稅的困擾。而一些人則開始了逃出去。這就造成了人口流失。但是一旦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官府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衛所軍戶。原本,百戶所之間已經達成了默契,透過少量的攤派來支援中都的建設,軍戶們也願意接受這種安排,視其為一種對國家的貢獻。然而,隨著邊境戰事的調整,一些百戶所被調整到了邊塞或調離了本地,這導致了衙役們開始利用這個機會對軍戶們進行更嚴重的剝削。

為了增加徵收的糧食數量,衙役們開始使用各種手段來作弊。他們故意將小鬥換成大斗,使得徵收的糧食數量增加。更過分的是,他們還採用“淋尖踢斛”這種卑劣的手法,即故意用腳踢斛,使斛面堆尖,從而增加斛的容量,多徵糧食。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軍戶們的利益,也破壞了原本百戶所和地方之間的和諧關係。於是械鬥現象層出不窮。官差選擇落單的弱的軍戶進行剝削,而中都留守司對此毫不關心。因為留守是太子擔任,你去給太子反應,那就是把鍋蓋給掀開嗎?

朱元璋在仔細研究了三個兒子蒐集的情況後得出了上述的我結論,深感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他明白,如果不立即採取行動,中都的建設將進一步失控,不僅浪費了國家寶貴的資源,還可能引更大的社會矛盾和不穩定。

因此,朱元璋決定採取果斷措施,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解決當前的問題。他先正式下旨宣佈停建中都,以遏制進一步的浪費和腐敗。同時,他命令所有已修建好的公侯府邸全部收歸朝廷,以確保這些建築不再成為私人謀取利益的工具。對於已經入住的公侯,他責令他們搬回金陵,以維護朝廷的權威和秩序。他立即讓朱惘(這位書法非常好的)代書聖旨,並著親衛立即送去金陵由太子過目並用璽後交由李善長以朝廷的名義頒佈天下、

在解決了中都建設的問題後,朱元璋轉向了對地方官府的責任追究。他明白,地方官府在其中的腐敗和濫用職權是問題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他決定全面徹查地方官府的責任,對於涉及腐敗和濫用職權的官員,將依法嚴懲不貸。他立即讓京城派出官員負責

最後,朱元璋將矛頭指向了行工部署駐鳳陽的負責人。他認為,該負責人在中都建設中負有重要責任,其管理不善和監督不力導致了問題的生。因此,他決定將該負責人下獄待斬,以儆效尤。

宣佈完三道指令後,朱元璋對著三個兒子說,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整頓這裡的衛所,太子不再任中都留守。我決定中都留守改派新的人到這裡擔任,主要職能就是中都行宮的一些基本維護,皇陵的修建和祭祀。與鳳陽府脫離關係,互不干涉,卻又互相協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