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就藩前的準備

秦、晉、燕三王在安排好各自在鳳陽的事務後,終於抵達了京城。他們懷著敬畏和期待的心情,共同拜見了朱元璋和馬秀英。朱元璋和馬秀英看著這三個昔日還是稚嫩孩童的藩王,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副副成熟穩重的模樣,心中倍感欣慰和安慰。

馬秀英的眼中更多的是看到兒子們的成長和變化,她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而朱元璋則更看重的是他們作為未來邊塞軍權接棒者的成熟與穩重。在三位藩王中,朱元璋特別注意到了朱棣的出色表現。朱棣不僅在外表上顯得英挺威武,更在言談舉止中流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領袖氣質和深邃的智慧。

朱元璋不禁在心中暗贊朱棣的優秀,他認為朱棣不僅具備了一個傑出軍事統帥所需的勇氣和決斷力,更有著深思熟慮的戰略眼光和卓越的領導能力。這使得朱元璋對朱棣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信任。

在這次見面中,朱元璋和馬秀英不僅給予了三位藩王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還為他們未來的道路指明瞭方向。他們希望三位藩王能夠繼續努力成長,為朝廷和百姓作出更大的貢獻。同時他們也表達了對三位藩王深深的期許和祝福,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成為大明王朝的棟樑之材。

次日,三位藩王都參與了朝會,朱標代替朱元璋宣旨,令秦王往封地就藩,王府所在西安。封地圍包括陝西西安府、漢中府、鳳翔府、延安府、慶陽府、平涼府、鞏昌府等地,特允賜護軍甲士四千。晉王府所在太原,封地平陽府、潞安府、澤州府、汾州府、大同府等六府。允賜護軍甲士四千。燕王就藩北平,封地轄宛平、大興、良鄉、固安、永清、東安、香河、三河、武清、薊縣、密雲、懷柔、昌平、順義、涿州、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河間、真定等州縣主要為北平府自率護衛騎士八千”

朱標命三位藩王即日起梳理事務,待年後率軍開拔,軍力不足部分到封地後再行補充,或在封地招募,或向朝廷申請補充,錢糧由當地布政司核。

在大殿之上,朱元璋緊鑼密鼓地宣佈了新的政策。他計劃在年後舉行恩科考試,鼓勵各藩王在抵達封地後積極宣傳朝廷的意圖,並與當地的文教官員合作,推薦有才華計程車子前來應試。這一舉措顯示了朱元璋對於文官體系建設的重視,他希望透過這種方式為未來的朝廷培養新的接班人。

朱元璋的想法非常明確,他認為武將方面已經有了合適的接班人,如秦、晉、燕三王等年輕的將領。同時年富力強的武將加朱標的威望是能夠限制住這些藩王生出不臣之心。接下來,他的關注點轉向了文官體系,希望透過科舉考試選拔出優秀的文人,為接替淮西官員和浙東文官做準備。他認為,透過這種方式可以逐漸實現新老交替,避免權力過度集中和暴力更迭。

與武將的選拔方式不同,朱元璋選擇了科舉考試作為選拔文官的主要途徑。他相信,透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文人,在經過一定的治政經驗積累後,可以勝任中央和地方的各種職務。這種方式不僅具有公平性,而且能夠激士子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朱元璋早前就和朱標說過,這種新老交替的過程應該是緩慢而穩定的,不需要透過大開殺戒或杯酒釋兵權等激烈手段來實現。他認為,透過科舉考試選拔文官,可以避免出現將不知兵、兵不識將的情況,確保朝廷的穩定和持續展。

總的來說,朱元璋的這一政策體現了他的遠見卓識和對國家未來的深思熟慮。他希望透過這種方式,為大明王朝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文官武將,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前提是朱標沒有早逝以及馬秀英的突然去世。

姚廣孝自回京後,在天界寺安身,與來福常有往來,因此與主持頗為熟悉。這天,主持得知;來福有意安排一兩位遊方僧人入住,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姚廣孝的到來,讓天界寺多了一份助力。他善於言辭,深諳佛法和文學,很快便在天界寺站穩了腳跟。

在天界寺的日子裡,姚廣孝一邊修行,一邊籌備著社會調查科的工作。他接手了來福之前建立的人脈關係,以及外面設立的一些包打聽機構,開始按照朱棣的思路進行整合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他篩除了許多不太靠譜的非核心人員,同時吸納了一批新生力量,使得整個團隊更加精幹和高效。

姚廣孝與德海聯手,逐漸將皇宮和太子府的訊息網路滲透得密不透風。他們並不是要在裡面搞什麼陰謀詭計,而是要讓皇宮大內在他們面前如同裸奔一般無所遁形。太子府也同樣無法逃脫他們的視線。這種滲透方式簡單卻可靠,他們並不需要刻意去做什麼,只需要與人交好,輕鬆聊天,便可以將所需的資訊套出來。

在姚廣孝和德海的巧妙運作下,皇宮和太子府的訊息變得透明起來。他們並沒有利用這些訊息去謀取私利或者製造事端,而是將其作為一種資源,以便在關鍵時刻揮出巨大的作用。這樣的佈局讓他們在朝廷中佔據了有利地位,也為未來的風雲變幻做好了充分準備。

同樣金陵的核心機構的底層人員也被逐漸滲透,他們要麼被收買,要麼受到感召加入了炎黃社。這裡面有里長。

朱棣回京後一面按照要求做好去就藩的準備工作,另一邊藉口祈福帶著徐妙雲以及小跟班徐妙錦去天界寺。他一直做的很隱秘。到了後,讓徐妙雲在外掩護,自己單獨和姚廣孝交流。本來徐妙雲可以和自己一起的,但是朱棣擔心徐妙錦這個跟屁蟲亂說話,就讓徐妙雲帶她離開。朱棣的嫌棄眼神讓徐妙錦抓狂!朱棣始終想不明白,這個女孩為什麼一直纏著她姐姐,而徐妙雲對她也十分寵溺!而且徐妙錦在家中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徐輝祖和徐增壽都對其避之而不及!徐達老來得女,從來都是慣著。

古寺內的道路曲折通幽,兩旁古木參天,綠樹成蔭,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在這裡,時間彷彿變得很慢,一切都那麼寧靜祥和。路上鋪著青石板,經年累月的踩踏使它們變得光滑而有光澤。

朱棣和姚廣孝並肩走在路上,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有力,彷彿承載著未來的希望和使命。姚廣孝給朱棣分析著前往北平後需要做的各項準備,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自信。

“先,您要按照皇上的要求擴軍。”姚廣孝說道,“這不僅是為了完成旨意,更是為了朝廷分憂。從公從私兩方面來說,早點完成擴軍都至關重要。這樣能夠保證您擁有一支如使臂指的軍隊,建立軍功,樹立威信。同時,您還可以從中選拔軍官骨幹,為未來的展奠定基礎。”

朱棣點頭表示贊同,他知道姚廣孝的分析非常到位,這些建議對於他未來的展至關重要。

“其次,您要多培養人才。”姚廣孝繼續說道,“儘量推薦中下級文官的任職。這樣不僅能夠為朝廷輸送更多的人才,還能夠為您樹立更多的支持者和盟友。”

朱棣再次點頭,他知道人才是國家展的根本,也是自己能夠長久立足的關鍵。

“最後,您要做到控制住大寧和遼東一帶。”姚廣孝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我認為陛下在若干年後肯定會在那裡封藩以警戒你。因此,您必須提前佈局,確保能夠控制住這些地區,避免出現安祿山之類的事件。”

朱棣聽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和決心。他知道姚廣孝的分析非常準確,他也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他一定會按照姚廣孝的建議去做

朱棣贊同地點了點頭,他的目光中閃爍著野心和決心:“你所說的擴充實力、控制大寧和遼東,不僅是為了防備朝廷,更是為了在那裡建立我暗中的軍隊。我的目標不僅僅是爭皇位,更是要爭奪整個天下。北方,我要將它經營得如鐵桶一般堅不可摧。”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道:“我此去北平,暫時不帶你前往,大師你在這裡繼續為我做好後方工作。一則,要做好情報工作,對付錦衣衛,確保我們的行動不被洩露;二則,是挖掘人才,展同志,為我培養更多的得力助手。來福會在這裡為我輸送資金和物資,確保我在北方的展順利無阻。”

朱棣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宏偉規劃和對姚廣孝的深深信任。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野心和目標,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後盾和智囊團。而姚廣孝正是他心中最合適的人選。他相信在姚廣孝的幫助下,他一定能夠成功地控制北方,實現自己的天下大業。

朱棣和姚廣孝結束了深入的談話後,前往來福的住處。來福見到他,立刻彙報了自己的最新進展:“殿下,我派去泉州的人已經在那裡站穩腳跟了。按照您的指示,他們已經收購了一家造船廠,並且具備了製造海船的能力。”

來福說完,目光轉向朱棣,等待他的下一步指示。朱棣沉思片刻,然後果斷地說道:“投入資金,全力造船。我們要造的是海船,這不僅能為我們展海上貿易提供便利,還可以用於探索更廣闊的海域。一方面,透過海上貿易,我們可以與周邊國家進行互市,賺取豐厚的利潤;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派遣船隻前往安南、占城等地購買糧食和種子,以供應北方。”

朱棣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雄心壯志和遠見卓識。他明白,要想在北方的經營中取得成功,不僅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支撐,還需要展經濟、保障糧食供應等多方面的努力。因此,他決定利用海上貿易這一優勢,為北方的展注入新的活力。

來福聽到朱棣的指示,立刻點頭表示明白,並立即著手安排相關事宜。他知道,自己的任務艱鉅而重要,必須全力以赴,不負殿下的期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