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以科舉為戰場,隔空交手(二)

只見朱元璋接過名單開啟,剛看了幾眼,眼中的怒火像是要噴出來,這是什麼意思?相當於洪武四年到現在,北方的文教全是瞎子點燈,白費。也就是自己比暴元還不如。什麼北平書院培養資助了多少士子參加會試,是北方前所未有的文教盛事。是皇帝陛下的恩澤。全部在這個名單前一文不值。

而且剛剛太子通報表揚了北平書院,這是啪啪的打朱元璋、朱標、朱棣父子三人的臉,這讓朱元璋如何不怒?

朱元璋直接了當的說:“,這份名單不能公佈,需要重新斟酌,必須打回去重新評定!”

劉三吾卻說:“稟報陛下,會試名單已經張榜出去了。”

朱元璋大怒,一把揪住劉三吾說,什麼意思?你們沒有報我和太子就貼出去了。

劉三吾趕緊解釋道:“這個是會試,按慣例是由主考官員們審定無異議後貼出去的,這也是一種公示,如果有意義,皇上可以下旨複審,而且這批人還要參加殿試的,殿試那個時候需要陛下你親自點名次。”

朱元璋一揮手大聲說:“我不管,你立即把名單收回來,我等不了殿試了。這個名單作廢。”

劉三吾硬氣的道:“請皇上治罪,恕臣不能接受,如果皇上和士子們有異議可以下旨複查。未經複審更改名單是有違禮法的。”

這個時候一個內侍來報說:‘稟報皇上,金水橋守衛來報,許多北方士子在皇城前跪請徹查。要求重新稽核科舉名單。御林軍統領問是否要驅逐。”’

“不要,做好警戒就是,這些是我大明計程車子,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動粗。”不待朱元璋話,朱標立即吩咐道

朱標又說:“劉學士,你先下去,這名單有異議,皇上是不會批的,待明日朝會過後再說。”

劉三吾見狀,只能先下去了。他覺得自己沒有錯,自己以德立身,就算皇上再查也是這個結果。他沒有想到有時固執於程序正義的結果是慘烈的。

風波還在繼續擴散,朱標也想了解北方士子究竟在做什麼,防止進一步串聯,於是在徵得朱元璋同意後,讓錦衣衛潛入士子裡面去打探情況。

下午,繁華的市集被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街頭巷尾充斥著各種口音的交談聲。在這人聲鼎沸中,一名身著黑衣、頭戴斗笠的錦衣衛悄然混入了聚集在此的北方士子人群中。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穿梭在士子之間,試圖從他們的談話中打探出有用的情報。

然而,他的一舉一動卻未能逃過姚廣孝的社會調查部特工的眼睛。這些特工如同隱藏在暗處的獵豹,時刻準備著捕捉獵物。他們注意到這名錦衣衛的舉止異常,立刻警覺起來,開始暗中觀察。

隨著時間的推移,錦衣衛的打探行為愈明顯。他不斷靠近士子們,試圖從他們的隻言片語中搜集情報。然而,這一切都被社會調查部的特工看在眼裡。他們決定採取行動,挑動北方士子對錦衣衛起攻擊。

一時間,市集中響起了一陣喧鬧聲。北方士子們紛紛圍攏過來,將錦衣衛團團圍住。他們中的一些人高舉拳頭,大聲質問他的身份和目的。錦衣衛試圖解釋,但憤怒計程車子們卻不容他分說,紛紛揮拳相向。

錦衣衛雖然身手不凡,但在眾多士子的圍攻下,也難免有些手忙腳亂。他左躲右閃,試圖突圍而出,但每一次都被憤怒計程車子們擋了回來。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再次在市集中掀起軒然大波,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姚廣孝的社會調查部特工們在暗中觀察著這一切,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們知道,這次行動不僅成功地揭露了錦衣衛的潛入,還藉此機會挑動了北方士子的情緒,為接下來的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而這場風波,也將在整個北方士子群體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市集的混亂中,姚廣孝的特工身影悄然出現,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迅吸引了在場士子的注意。他站在人群的高處,掃視了一圈憤怒的北方士子,然後緩緩開口。

“大家靜一靜,聽我說幾句。”特工的聲音在夜空中迴盪,他的每一個字都彷彿重錘般擊打在士子們的心頭。“我知道,現在大家心裡都很不滿,覺得南方的官員們總是壓制我們,不讓我們有出頭之日。我也聽說,這次的主考是劉三吾,他一向以正直清廉著稱。那麼,我們為何不去禮部,親自討個說法呢?”

他的話音剛落,人群中立刻響起了一陣嗡嗡的議論聲。北方士子們面面相覷,彷彿在權衡這個提議的利弊。姚廣孝的特工見狀,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他已經成功挑起了士子們的不滿情緒,也為接下來的行動埋下了伏筆。

“走,我們去劉三吾府上,問問他為什麼要壓制我們!”一名士子大聲喊道,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不滿。

隨著這名士子的呼聲,其他士子也紛紛響應,他們簇擁在一起,浩浩蕩蕩地朝劉三吾的府邸進。這一刻,市集的燈光彷彿也暗淡了許多,只剩下他們憤怒的腳步聲和呼喊聲在空氣中迴盪。

而這一切,都在姚廣孝的特工的掌控之中。他站在暗中,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彷彿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計劃進行。他知道,這場風波將會對整個朝廷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將為他背後的勢力帶來更多的機會。

在眾人的簇擁下,劉三吾緩緩走出了禮部。他面帶嚴肅,目光堅定,顯然已經做好了應對這一切的準備。當他站在眾人面前時,北方士子們立刻沸騰起來,紛紛要求他給出一個說法。

劉三吾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開口說道:“各位士子,我知道你們心中不滿,但請聽我一言。這個名單是我們整個考官團隊經過嚴格稽核後確定的,沒有任何問題。我本人性格固執,認定的事情堅決不改。在我看來,正確就是正確,錯誤就是錯誤,沒有任何可以協商的餘地。如果你們對這個名單有異議,可以去告御狀,我會全力配合調查。但我行得正,坐得直,我相信朝廷會給我一個公道。”

他的話音剛落,人群中立刻響起了一陣議論聲。有人開始質疑劉三吾的公正性,認為他偏袒南方計程車子。這時,姚廣孝的特工趁機站了出來,他目光犀利地掃視著眾人,然後高聲說道:

“劉大人說得沒錯,他行得正,坐得直,但這份名單是否真的無懈可擊呢?我們北方士子難道就真的不如南方士子嗎?我們辛辛苦苦讀書數十載,難道就只是為了給南方人當陪襯嗎?劉大人,您是否應該重新考慮一下這份名單的公正性呢?否則,我們北方士子是不會罷休的!”

特工的話立刻引起了在場士子的共鳴,他們紛紛表示支援,要求劉三吾重新稽核名單。氣氛再次變得緊張起來,彷彿一場更大的風波即將來臨。而劉三吾則面色不改,堅定地表示他不會改變自己的決定。雙方就這樣僵持不下,氣氛愈緊張。

次日早朝,有監察御史上奏,昨日會試名單公佈引士子不滿,現在有引極大的風險,請陛下下旨徹查。朱元璋問劉三吾,劉三吾:“臣還是堅持己見,此次名單沒有問題,陛下可以下旨複審吧。”朱元璋隱約有些不滿了,他望向胡惟庸,胡惟庸為人陰沉,城府極深,這種事情他怎麼可能涉及呢?自保還來不及,而且有些事情不能明說。胡惟庸說:臣及中書省一干官員未曾干涉過會考,從出題到閱卷均由劉大人們負責。臣建議要為平息輿論,只能複查。”

朱元璋陰沉著臉說:“那就重新閱卷,劉三吾你作為主考,為了避嫌,同時也要擔責,此次你就不要參與了。我希望你給大家傳達清楚,一定要給北方士子一個交代。記得我說的,一定要給北方士子一個交代!”

朝會後,朱元璋把胡惟庸叫了去,朱元璋說:“胡相,雖然中書省不能干涉,但是禮部也是六部的重要部門。你要多留意,你也去給劉三吾做做工作,讓他把朕的意思傳達到。結果不能比洪武四年差吧。”

胡惟庸無奈之下只能答應下來,於是立即去了劉三吾處,劉三吾對胡惟庸一直不感冒,但是礙於其是左相不好不接待。胡惟庸落座後不客氣的說:“我就不客套了,這一次我奉聖命來的,希望劉主考能夠把皇上的意思給下面人傳達下,複審不能比洪武四年差。”

劉三吾當場拒絕說:“不可能,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們寫的好,我自然就錄取,寫的差自然就不行。”

胡惟庸直接了當的說:“你知道洪武四年會試,是李相和劉伯溫共同主考,他們的才學你也是知道的,我知道你其實對當初的錄用結果頗有微詞,認為錄取的北方士子裡大都是粗鄙之人,有時寫的文章完全不堪入目。和聖人教誨大相徑庭。但是為什麼卻錄取了嗎?”

劉三吾聽到胡惟庸的話,眉頭緊皺,顯他疑惑地問道:“為何?僅僅因為北方戰亂頻繁,人才凋零,文教不興,就能決定他們在科舉中的命運嗎?這不是對北方士子的不公嗎?”

胡惟庸微微一笑,彷彿早已料到劉三吾會有這樣的反應。他不緊不慢地說道:“劉大人,您也知道,李相和劉伯溫一直主張選拔人才要公平公正。他確實認為北方在戰亂中受損嚴重,但這並不意味著北方士子就沒有才華。相反,他們中的許多人勤奮好學,渴望透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錄取人才,不僅要看學識,更要看品德和潛力。更要看為皇上和朝廷效力的決心。還有國家初定,需要的是幹實事的棟樑,不是空有錦繡文章的迂腐之人。”

“所以,李相提出要在科舉中考慮平衡,既照顧到南方的實力,也不忽視北方的潛力。這樣既能保證選拔到真正的人才,又能避免讓北方士子感到被忽視和冷落。畢竟,我們是要為國錄取,而不是為某個結果錄取。這一點他和劉伯溫室難得的一致意見。而陛下也是清楚的。你看,好些當時錄取的人,現在也乾的不錯”

劉三吾不屑一顧,他不是政治家,更不是行政官僚。他有他的原則。他說:“所謂以聖人之道取士,如果長此以往只考慮平衡,朝中就盡是粗鄙之徒怎麼行?如今天下安定許久,正是大興禮法文教的時候,北方不是沒有文教,燕王殿下不是在做什麼北平學院嗎?等他培養出來幾批,北方人的自然上榜的機率大了,人數也會逐步增加,而不是現在這個平衡!”

胡惟庸簡直不想和這個老頑固說話,燕王培養,人家是去打仗的,那個學校是別人給他攢名望的。大儒單獨教和自己規模化培訓一樣嗎?還有就是你根本就不知道這次為什麼一定要增錄北方人。胡惟庸難得廢話,就直接告辭走人。胡惟庸心中所想的是,我是給你說了,你不執行,最後的結果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你下臺了,我好安排自己的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