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1 / 2)

膠州營的普通士兵,想要加入親兵營並不容易,其中途徑之一是升遷到隊副這一級別,各級的軍官會把平日裡訓練勤勉,戰鬥技術精良,並且死心塌地忠於李孟計程車官和沒有參加過親兵營的軍官報上去。

另外一種情況是立下軍功,比如說有價值的建議,比如說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這樣的普通士兵按照規矩也是在甄選之列。

上面種種的資料,都要層層上報,最後彙集到李孟的手中,由李孟圈定加入親兵營的成員。

圈定之後並不是馬上就能進入親兵營,山東鹽幫和靈山商行,現在應該是清查司,會去調查這名被圈定計程車兵出身和背景。

一般來說,非山東出身的不會被考慮,而且山東境內登州、萊州、青州三府屬於優先被考慮的,家中最好是良善子弟,在五年內最起碼沒有破家的,如今亂世,因為天災人禍,破產的貧民百姓相當多。

而在山東這五年內破產的,十有八九是和膠州營脫不開關係,破家之後肯定是對這個體制頗有恨意,自然不會入選。

屯田戶出身計程車兵入選的可能也很小,只有全家已經是因為優惠政策改籍之後,才有這個可能,而且處於慎重的考慮,屯田士兵能進入親兵營的往往是擔任了士官或者是低階軍官,有了一定的職務。

不過,目前把實驗營併入親兵營之後,對於整個膠州營系統計程車兵來說,進入親兵營的道路寬闊了許多。

若是有人仔細的分析,就會發現這條路實際上變窄了,自從有了親兵營中衛戍大隊和實驗大隊並列,普通士兵出身的人也只能是進入實驗大隊,而衛戍大隊則是接納那些士官出身,表現優秀的軍人。

並且在實驗大隊和衛戍大隊之間,也有了升遷的制度,實驗大隊有定期的考核,凡是考核優秀的都可以進入衛戍大隊。

士兵進入實驗大隊,在這裡呆滿一定時間之後出去擔任士官,士官或者低階軍官進入衛戍大隊,呆滿一定時間之後出去擔任軍官。

實驗大隊計程車兵可惜學習到膠州營的各種戰法和實戰的技巧,原本僅僅是普通士兵,在某些專門的方面必然有所欠缺,進入實驗大隊則是給他全面的發展,而衛戍大隊除卻加強各項技能之外,還要學習指揮的技巧,和領會膠州營的戰術思想。

對於膠州營計程車官和軍官來說,有這樣一個過程十分必要,因為李孟的軍隊戰法和各種戰術思想,和時下的大明軍隊,甚至是整個亞洲大陸上的軍事部隊都有很大的差別,即便是從前當過兵,有過些軍事經驗的,這些知識也是毫無用處,必須要親身學習體會之後,才能成為這個部隊合格一員。

除卻這個意義之外,親兵營是整個膠州營系統的精英集合,是目前膠州營的中下層軍官團,將來的高層軍官肯定也是出自這個團體。

這樣的團體必須要保證對李孟的忠心不二,親兵營作為李孟的直屬部隊,每日戍衛國公府,享受著比普通士兵更高的待遇,和李孟一同訓練,這種方式除卻提高人的技能之外,最是培養人的忠心。

所謂同甘共苦,就是說這個,大明軍將對待自己的親信家丁也都是如此,這樣才換來了下面人的生死與共。

李孟所做的,和同時代的大明軍將,在這方面並沒有什麼不同,人心揣摩把握,這是幾千年沒有變化的事情,李孟並不是超人,也只能是循規蹈矩,所謂不同,不過是這個親兵營等同於是個軍校。

就算是普通大明軍將的親兵家丁,那也是和一般軍官差不多的級別,甚至還要高一點,這李孟的親兵,放出來就是前途無量的年輕俊彥,山東上下在五六年前就是摸到了門道,凡是進入親兵的,那就一步昇天了,現在巴結上管保沒錯。

結果現在的山東有著一個風氣,若是某人說是要進入親兵營了,那提親的人馬上是踏破了門檻。

最開始的那段時間,進入親兵營不過是本地的家境相當的人家過來提親,後來就是本地的富戶甚至是大族來提親,到了現在,誰要是進了親兵營,本地縣令和知州送女兒過門都是有可能的。

針對這個現象,膠州營甚至專門發出了命令,在親兵營期間除了在進入之前已經結婚的,不得成親,只能訂婚。

李孟身邊的親兵營在山東的特殊地位,外省的人根本無法想到,正是因為這個親兵營的特殊,膠州營系統的高官親信,無不以有人進入親兵營為榮,但親兵營是從來不開特例的,直到現在,也只有一人進入這親兵營,因為這個人的素質的確是合格,並且比其他人表現要優秀很多。

這個人進的還是衛戍大隊,他就是孫傳庭的二兒子,本來被送到登州軍去服役,誰想到虎父無犬子,這位化名孫習武的年輕人在登州軍就以表現優異被表揚,更是一步步的進入了親兵營衛戍大隊。

孫習武的表現王海是讚不絕口,幾次和李孟說,第一次看見親兵營內計程車兵有如此清晰的頭腦和戰略思想,將來必然是膠州營的後起之秀。

李孟當然知道這孫習武是孫傳庭的二兒子,王海當日間也很少去過那個小院子,並不是太熟悉孫習武的相貌,而且這個小夥子參軍之後,身形壯碩了許多,人也是曬的黝黑,相貌變化很大,這誇讚的話,想必是出自真心。

真是家學淵源,明末最出色的人孫傳庭的後代,想必也是受到了不少薰陶,李孟也曾在和孫傳庭的談話之中,誇讚“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一向是沉穩自若的孫傳庭每次遇到這個話題就是得意非常,高興的很。

所以三人茶室密談,聽到李孟說陳永福的兒子陳德要來參加親兵營,孫傳庭和劉福來當即是明白了這話的含義。

幾千年的通例,把自己的兒子送過來作為質子,表明自己的忠心,這是一種臣服的訊號,就好比唐太宗和唐玄宗時候,宮內侍衛大都是大唐附近邦國和部落的王子之類,陳永福把陳德送來,也是這個用意。

孫傳庭朝前欠身,拱手祝賀道:

“恭喜齊國公,收復陳永福,此人我在河南時候也多有了解,是當下少有的武將,謹慎內斂,穩重規矩,麾下的兵馬當得是精兵了。”

這也算是了結了一件事,李孟笑著點點頭,舉起茶壺給身邊的劉福來又是斟滿,老太監對李孟的這種孝敬態度,儘管早就是習慣,可每次經歷都覺得好像是暢飲美酒,渾身上下都是舒坦無比。

沉醉了下,劉福來緩慢的開口說道:

“陳永福能叫這陳德來,想必也是真心,不過開封城周圍太平下來,還是早些派兵過去鎮守為好,免得生變。”

開封城是有數的大城,又沒有被打破過,城防工事極為完備,城內的人力和物資的儲備也算是充足,如果被人趁虛而入,關門自守,那還真是一個難啃的釘子。

畢竟,若沒有山東在一側不停的給流民大軍施加壓力,僅憑陳永福的九千多人很難守住這樣一座大城。

實際上隨著運貨的船隊開往河南,已經有士兵和相關的人員進入開封城,這些都是細務的安排,就沒有必要和老太監說明了,李孟只是笑笑,開口說道:

“伯父說的是,這邊都已經做了相應的安排,還請放心。”

老太監之所以從陳德過來判斷出陳永福真心歸順,因為這陳德也不是等閒人物,如果把陳永福和陳德父子拿到河南之外去詢問,知道這陳德的人恐怕還要比陳永福多些,原因無他,這陳德可是被崇禎皇帝親口稱之為少年英雄的人物。

一年前闖營圍攻開封,闖王李自成靠近城牆檢視明軍防務,卻被躲在城牆後面的陳德一箭射中臉頰。

流民大軍全軍驚恐,不得已退兵,有這一箭,當日還只是守備的陳德頓時是聲名大噪。在這次闖軍扯圍離開之後,立刻被超拔兩級,升為遊擊,陳永福三個兒子,只有這陳德讓他最為得意。

從那以後,開封城的防務基本上就是陳永福和陳德兩個人來主持了,這九千多豫兵中的四千多馬隊也是交給陳德來統領。

這陳德儘管剛剛二十歲,地位不過是個遊擊,可實際上說是河南副總兵,倒也沒有什麼不合適的。

陳德這樣的少年英傑,又是在崇禎皇帝那邊簡在帝心,就算是在大明也是前途無量,卻被陳永福派來投奔親兵營,這的確是能說明陳永福的對李孟表示了徹底臣服的態度。

但有意思的是,陳德等於是放棄了自己身上的職司官位過來白身投奔,本以為加入親兵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過卻親兵營是山東的後備軍校,軍官和士官的培養基地,對招收每一名新成員都是按照標準和規矩執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