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良言難勸該死鬼(2 / 3)

“走,回酒坊,明天才是大戲開臺的時候。”

楊明出城回張家村了。

是夜。

萬半城在國色樓喝花酒,果真將這賭約的事情傳了出去。

他還呼朋引伴,約了一幫紈絝子弟,打算明日去石記酒樓砸場子。

平江知府的家中,也因為王懷信的到來,掀起了軒然大波。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這詩,當真是楊明寫的?”

王懷信來得正是時候。

年關將近,有不少平江府出身的太學士子返鄉過年。

知府魏厚生正在宴請這些士子。

杜康酒

乾淨的賣相和凌冽的口感,贏得了眾多士子的一致讚揚。

可是,當他們聽到為杜康題詩的人是楊明之時,眾人的臉上不禁浮現詫異。

大興國的學制大抵是由縣學升府學,府學登太學的三級結構。

相當於現代的小學、中學和大學。

私塾或是縣學就讀的叫童生。

童生過了院試晉升秀才,就可以進入府學讀書。

若能過了鄉試成了舉人,才有資格進太學深造。

所以這幫平江籍的太學生,都曾經是平江府學的學生。

楊明不同,他十八歲那年才過的院試取得了秀才資格。

可在這之前,他就已經在平江府學旁聽多年了。

走後門這事,有王懷信在場,眾士子不好明說。

可要說起楊明那廝的才學,他們就忍不住想批判了。

“恕學生冒昧了,楊明連四書五經都未曾通讀,怎麼能寫得出如此佳句?”

“何止是四書五經,他連千字文都背不下來,肯定不是他寫的。”

王懷信怫然不悅道:“老夫親眼看著他寫的,還能有假?”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楊明以前是不成器,可家道中落後,憤圖強,也為時未晚。”

幾個士子對視一眼,紛紛搖頭。

“王學正定是被楊明哄騙了,依學生之見,這詩絕無可能出自楊明之手。”

“正是如此,他出身富貴,哪知人間疾苦,又怎麼寫得出這等感嘆人生苦

短的詩句?”

這群人當中以學子錢進最為激動。

他雖然姓錢,可家裡卻窮得揭不開鍋。

一家老小傾盡全力,供他讀書。

所以他特別努力,從來不敢懈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