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隊伍不好帶了(1 / 3)

陳寬說話倒也平和,雖然他心中是傾向於文官這邊的,但他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必須要保持跟皇帝的步調一致。

再加上他說的話,是如何去處置謝遷的,在劉健和李東陽等人聽來,就帶著一些居高臨下不近人情的意味。

“單以上聽處,和研武堂的兩份關乎廷鞠的奏疏,就要定內閣大學士的罪,是不是太草率了一些?”李東陽據理力爭道,“難道不該等年後,再行商議,朝上也再做爭論,給謝遷一些辯解的機會?”

陳寬笑著擺擺手道:“李閣老,您的意思,咱家明白,相信陛下也明白。您就算是心有不甘,但您不覺得,眼前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嗎?非要再鬧騰下去,只怕是……唉!”

都沒好意思說,像你們今天這麼鬧,看起來是在為謝遷爭取,但更近乎於把謝遷架在火上烤。

最後結果是,沒把張周拉下來,再把你們自己陷進去,順帶也把謝遷給直接整死。

“言盡於此。”陳寬見李東陽和劉健都不太想答理自己,也就很客氣行禮道,“今日乃是萬事祥和之日,還望幾位不要鬧出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畢竟朝野上下一片和諧,有時候……咱家也真希望,若是都跟以往一樣,也挺好。但就是這時局會變,人心會變,陛下對於大明未來的期望也會變,我等朝臣也應該是見機行變才是,何必抱殘守缺呢?”

李東陽目光也落到劉健身上,大概是在問劉健,今天的事是不是就此結束?

不能指望張周主動犯錯,這次也算是他們在逆境中的一次主動出擊,雖然失敗了,但可以吸取教訓。

劉健和李東陽是步行離開的宮門口,明明有官轎在,他們也不想乘坐。

大概……我在你們眼裡,也並非同黨,所以你們也並不相信我罷了。

陳寬也不會去跟劉健、李東陽等人計較太多,在他離開之前,還很禮貌過去跟幾人打了招呼,朝中官員也都去給他行禮問候。

劉健繼續陰沉著臉。

劉健也是猶豫之後,看了看宮門口的方向,瞬間有一種極大的挫敗感,最後還是搖搖頭道:“就當是為於喬……”

大概就這意思。

李東陽道:“這次的事情,會讓人心渙散,也必須要做點事情了。卻是不知年後,張秉寬是不是馬上就回來,若不然,有些事仍舊是可以做的。”

楊介夫,也就是楊廷和了。

更多是皇帝對張周的信任,張周只是在一次次做事,反倒沒有說做那麼多控制朝局不給他人活路的事情,跟一般的權臣還是有區別的。

李東陽道:“讓你撤就撤,他們是給我面子,還是給我的官職面子?”

李東陽道:“希望如此。”

這是在提醒李東陽,暫時先避其鋒芒,把自己人先栽培起來,然後再利用一些外力,把張周給“幹掉”。

無論人家犯什麼錯,那也是孔家。

李兆先臉色多少有些尷尬。

有的衙門,諸如鴻臚寺等,更是一個人都沒到場。

而本來最擅於在這種節慶場合搞外交聯誼的通政使沈祿,今天也沒到場。

李東陽嘆道:“今日的事,本就是為了做最後的爭取,此番令朝中人心氣損傷,不該如此放任的。”

劉健道:“以陳公公之意,大明以往是有殘缺的?”

非抓著我最後說的一句話,來質疑我是跟你們作對的?

今天大過節的,誰的目的是為了到宮裡來吃賜宴的?如果目標真是這個,朝中那麼多大臣在可來可不來的情況下,也就不至於只來我們這幾個了。

程敏政走過來道:“林部堂,您不會真覺得,這宮廷宴席有那麼容易吃吧?禮數有了,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沒有退路,有時候還是應該見好就收。幾位,你們意下如何?”

本來文官共同進退,去跟皇帝死扛,可現在人都不聽他的了。

馬文升道:“既如此,那今日也該早些回去了。最近各衙門應該留下值守的人,要有什麼事,能早些做應付。散了散了!”

說是今天有賜宴,但其實跟下逐客令沒區別。

“況且,就算是等到他犯錯,那時會是幾時?自古以來,權臣終一朝而巍然不動的,或是有那奸佞誤國的,會是一點嫌隙就能化解和根除的?沒有外力,此事只怕是在空等。”

我婉轉提醒你們,要見機行事,要跟皇帝打好關係為主,你們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嗯。”李東陽點頭道,“見是見過,問及朝野內的事情,他見解還是很獨到,在翰苑那麼多人中,以他和王濟之的能力最強,而王濟之入閣是遲早的事,若是以楊介夫入閣,只怕會有人心不服。畢竟還有幾人,論資歷是在介夫之上的。”

“最近有去見過介夫嗎?”劉健突然問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