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蒙軍世侯(2 / 3)

小說:頑賊有聲小說 作者:奪鹿侯

所以叫什麼都沒關係。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人家真的為保護他的漠南飛地浴血奮戰,最終存活下來,那他把土地封給人家,也是應當應分的。

只不過不論楊麒還是劉承宗,都無心插柳,低估了‘成為貴族這件事,對這幫平民子弟出身的蒙古兵頭兒有多大的激勵。

儘管他們與遠在青海的劉大汗素未謀面,卻一個個自比元帝國忽必烈的漢軍世侯,從接受冊封的那一刻起,就做好把劉承宗推上皇位的準備。

漢軍世侯雖然有個漢字,主體也是蒙古帝國時的漢人,但實際上是違背漢化的蒙古傳統。

蒙古人入主中原,用漢人設計的方式管理漢人,是漢化;漢人入主草原,用蒙古人設計的方式管理蒙古人,是蒙古化。

漢家傳統,天子以凡人之身行神明之事,是充滿神性的楷模,並以此作為統治的合法性,推恩削藩集中權力,使千萬人的力量聚集一處,在浩蕩疆土中迸出無與倫比的力量。

蒙古帝國的漢軍世侯,恰好是違背漢化的遊牧分封制度。

但是元朝漢化了,忽必烈打壓廢除了漢軍世侯。

而此時此刻,劉承宗的蒙軍世侯就顯得格外怪異,它既不是漢化、也不是蒙古化,這個行為本身違背了此時的蒙古傳統。

因為如今的蒙古已經不是原始的蒙古,而是北元蒙古,北元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非常漢化的遊牧帝國。….

它之所以顯得跟元朝之前的蒙古很像,是因為其與明朝長達數百年的戰爭與封鎖,使其文化斷代,回到了造不出紙張的黑暗年代。

實際上即使在文化斷層的黑暗年代,北元蒙古跟西邊的那些遊牧親戚相比,在政治體制、建築藝術等方面,依然是文明程度極高的文化人。

天上地下,大明的皇帝、後金的大汗,都不會授予他們這些遊牧泥腿子土地與世襲官職,只有縮在青海的劉承宗,才是他們統治土地的權力來源。

所以他們先操心的不是自己能不能世襲,而是劉承宗能不能世襲。

正這個無心的舉動,給楊麒在黃臺吉那拉了極大的仇恨。

沒別的原因,漠南真正的蒙古貴族,那幾個出身漠南的元帥府萬戶,接受冊封之後都非常平靜。

他們知道自己接受冊封之後面臨的是什麼,部眾缺糧,牲畜倒斃,還面臨明廷與後金的雙重威脅。

但那些剛成為千戶的蒙軍世侯非常躁動,紛紛找上漠南最有權勢的蒙古貴族,也是漠南草原上過去的兩個汗。

一個是土默特部的俄木布,另一個是鄂爾多斯的濟農額璘臣。

訴求就一個:帶我們南下吧,打穿大明,覲見大汗!俄木布尋思,你們可他媽消停會兒吧。

我相信你們是誠心實意的想讓我覲見大汗。

但我土默特部的口糧現在還能撐到九月,南攻大明,我他媽五月就死了,我看你們是想送我去覲見林丹大汗

相較於俄木布,鄂爾多斯濟農額璘臣,是更有文化的人。

他深入淺出地給蒙軍世侯們講了一下,大都督楊麒豢養漢軍,使用圓圈貿易的經濟學原理。

額璘臣跟人們解釋,濟農不懷疑你們對出人頭地的渴望,但是進攻寧夏、陝西、山西,都會打破圓圈貿易,使楊麒都督的漢軍斷糧。

那麼我們還沒打穿大明,楊麒都督麾下的漢軍就先揍你們了。

蒙軍世侯面面相覷,一臉懵逼。

這種涉及到崇禎皇帝的政治經濟學,對他們這些草原泥腿子來說顯然太過深奧。

不過好在人們信任額璘臣這個濟農,紛紛要求額璘臣給出個主意,不能在漠南乾耗著。

本來這些蒙古小官兒、牧民豪傑為了響應楊麒的號召,都是憑個人聲望努力糾集一百個壯丁攢起來的團隊。

如今創業團隊的架子搭好、契丹汗的冊封也有了,沒有專案乾耗著可不行。

再耗下去他們就餓得沒力氣打人了。

作為蒙古濟農,額璘臣應該給他們出主意。

可是作為一個人,額璘臣尋思我能給你們出個雞毛主意啊,我他媽自己今年過冬都得上楊麒家吃飯去。

更何況,作為黃金家族的統治者,實際上額璘臣看見這幫非黃金家族佔有土地的蒙軍世侯,就和林丹大汗看見擅自稱汗的他一樣。….

那是打從心底兒裡的彆扭。

不過額璘臣身邊有個萬戶,也是他最為信任的朋友與封臣,別惕、烏審兩部的領主,薩囊徹辰黃臺吉。

薩囊家學淵源,精通史學,他給正在編撰的史書《蒙古源流列出大綱,將會包含印度王統史、藏地王統史、蒙古汗統史、漢地皇統史和大明皇統史。

他甚至還給女真汗統史和劉承宗的皇統史準備了大綱……誰贏寫誰。

反正這種史書,不花個十年也寫不完,薩囊覺得自己可以走著瞧,看誰笑到最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