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焦頭爛額的陳國(1 / 2)

陳湣公將宛丘最豪華的驛館安排給了孔子下榻,還安排了最優質量的各類服務,提供了最高階別的食宿車馬。

三天兩頭,陳湣公親自到驛館拜訪孔子。

這天,陳湣公又來了,帶著一隻鳥,死鳥。準確地講,是一隻猛禽,大隼,俗稱老鷹。

請孔子吃野味?

先請孔子講講故事吧,講完了再燒了吃了。

因為這隻鳥的身上,居然帶著一支箭矢,一支以石為箭頭的箭!

這是陳國一農夫在自家的地邊撿到的,撿到時,此鳥還在撲騰掙扎著,尾部插著這支以石為箭頭的箭。

早在夏商時期,箭矢就以銅為頭,鮮有以石為箭頭的。到了春秋時期,甚至已經以鐵為箭頭,怎麼可能還有以石為箭頭的?

農夫不敢藏私,進獻給了官府。

地方官不敢怠慢,層層報告,到了陳湣公這裡。

每天為國家前途殫精竭慮的陳湣公見有異事,陳國又來了大聖人孔子,也許可能差不多這算是天降祥瑞吧。

但天降祥瑞之物,必須得弄清緣由,否則怎麼忽悠民眾?

於是,陳湣公帶著插著石頭箭矢的死鳥來向孔子討教了。

孔子非常感興趣,他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在陳湣公這樣的俗人面前,當然可以使之仰望了。

孔子點點頭,仔細看了看石箭,輕輕拔下,將死鳥還給陳湣公:“請陳侯先把這隻隼鳥安排去烹煮了吧。”

陳湣公心頭擦了一下,你孔夫子果然還好這一口啊。

正胡思亂想著,卻見孔子輕撫石箭,感嘆道:“想不到,丘有生之年,竟然還真能見到此物。”

陳湣公這才醒悟過來,鳥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石箭,也是他來諮詢孔子的目的。

陳湣公忙問道:“夫子認得此箭?”

孔子微微點頭,道:“若丘未記錯,這應該是肅慎氏之箭,楛木為杆,頑石為頭,長一尺八寸,非中原列國所用。”

“肅慎氏?這是何族?”陳湣公問。

孔子道:“丘曾聞,周武王攻克商紂後,威服四方,四方蠻夷無不進貢朝見。其中大荒之中,有不鹹山,不鹹山有肅慎氏之國,以狩獵為生。

慎肅氏進貢的,就是以楛木為杆以石為頭的箭,長一尺八寸。

武王很高興,親刻‘肅慎氏貢楛矢’於杆末,這是武王欲彰顯其德服四方之功績,並以此昭示後人之舉。

後武王封貴國先君胡公於陳國,並嫁其長女伯姬於陳胡公,賜‘肅慎氏貢楛矢’於伯姬隨嫁。陳侯不妨去國庫查詢,應能找到相關資料。”

陳湣公不由對孔子之學問驚為天人,那是五六百年前的事了,孔夫子居然也知道。虧自己還是陳國人,此箭與陳國有此等關係,陳國居然沒人知道。

唉,慚愧吶。

陳湣公紅著臉,硬是擠出一個問題以掩飾其尷尬:“夫子學問之深,令寡人歎服。請問夫子,武王為何要將進貢之物賞賜陳國呢?”

孔子呵呵笑道:“古之賢王行事,都有講究。賞賜給同姓諸侯以美玉,以示作為同宗親屬的親密關係;賞賜給異姓諸侯以貢品,以示作為異姓勿忘臣服。”

陳湣公深深折服,回宮後,立即命人赴國庫查詢,果然找到了關於周武王嫁女賜箭的箭牘,裡面記載的,果如孔子所說。

春秋走到了這裡,出現了肅慎氏。請務必要高度重視這個肅慎氏,一個遠在不鹹山的狩獵民族!

不鹹山,即今東北大興安嶺。肅慎氏,即滿族!

二千多年後,具體講是公元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滅了大明王朝,建立了大清王朝,成為華夏土地上新的主人!

這個大清王朝的前身,就是肅慎氏!

但這時候,誰都不會注意這個生活在苦寒之地的民族。

此時的肅慎氏,以其獨特的貢品石頭箭,只是映襯了周武王的恩威,也映襯了孔老夫子的淵博知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