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1 / 10)

李盛溼淋淋地回了坤寧宮,嚇了人一大跳。

李盛也很無奈,他在屋簷下有地方擋雨的,但是路上不行啊,這會兒雖然雨停了,但是宮裡都是滴水屋簷,他又習慣了走牆頭,一路上屋簷下樹枝上沉積的雨水都啪嗒啪嗒往他頭上落,李盛一邊走一邊甩頭,很彆扭很難受地走回來了。

“趕緊拿大毛巾來,碧枝,你去後面叫熱水,給昭昭洗澡。”

李盛被絨毯包起來擦乾淨身上的泥水,然後整隻貓就泡進了熱水了。

折騰了一大早上,這會兒放鬆下來,李盛在熱水裡舒服地伸長了爪爪閉上眼睛由著旁邊的宮女給他沖洗毛毛,這次有了之前的經驗,碧枝在貓貓身下放了個小臺子,保證熱水不會沒過貓頭。

溫熱的的水被撩起來澆在毛毛上,李盛舒服地打起了小呼嚕,一開始耳朵還一動一動地躲著水,後來就乾脆飛機耳閉起來了,等到了最後,他心神放鬆睡著了,耳朵又無意識地張開,孫念在旁邊看著,還專門囑咐了一句別讓耳朵進了水昭昭不舒服,於是李盛就感覺有人過來托住自己的的頭,粉色的小鼻子動了動,感覺氣味很熟悉,大貓貓腦袋一歪,徹底睡著了。

李盛醒來的時候外面一片黑漆漆的,還好貓貓有夜眼,他就睡在一張貴妃榻上,旁邊是碧枝,抱著一個大抱枕正打瞌睡,他站起來抖抖毛,走過去抬頭輕輕蹭了蹭碧枝的下巴,伸出前腿用爪墊拍拍她的側臉。

也不是他一定要折騰打工人,但是他現在又餓又渴。

碧枝迷迷糊糊地醒了,一睜眼就看見眼前的一大隻毛茸茸蹲坐著,她從旁邊的小炕桌上拿過早就涼了的茶水來用兩指蘸了蘸往眼睛上一抹,立馬清醒了。

她點亮了燈燭,把這大寶貝前後左右看了看,看看沒事兒,這才鬆了一口氣,昭昭溼淋淋地回來,娘娘還怕昭昭半夜生病。

李盛覺得肚子都要餓癟了,自己跳下去拽著碧枝往外走,碧枝跟著貓出來,走到用飯的小廳,給昭昭倒了水,然後從櫃子裡拿出肉乾來給貓貓先吃著,隨後就叫醒外面的小太監,讓他去坤寧宮小廚房叫人給昭昭做貓飯。

李盛有點愧疚,哎,大半夜地把人叫起來做飯不好吧,他吃點肉乾也一樣的。

但是一刻鐘後,朱厚熜和孫念居然起來了!

夫妻兩人把昭昭放在桌子上,一邊一個地仔細看了一回,確定貓沒事才放心下來。

“還有一個時辰呢,皇爺再去歇一會兒吧,我看著昭昭。”

朱厚熜擺擺手:“朕早就說給了黃錦,朕受驚傷神,明日先不視朝,只在內閣議事便是。”

李盛啃著肉乾撇他一眼,笑眯眯地說自己“受驚傷神”,當皇帝的果然臉皮都厚啊。

沒一會兒李盛的貓飯就來了,自從他住進了宮,朱厚熜就從貓狗房叫了兩個人來專門伺候,當年宣宗皇帝朱瞻基也愛貓,宮中便有這類太監。

李盛今天的飯是雞肉丁、一顆蛋黃,還有羊奶,另外有新進上來的

手掌大小的小魚,魚鱗都很細嫩,只三根大刺,放一點油煎一下就是皮脆肉嫩,美味得很。

這魚進上來後各宮分了些,朱厚熜還給他的寶貝貓分了一份,後來看著昭昭實在很愛吃,又派人出去採買。

可惜這魚雖好,卻只有暮春時節才有,這兩條估計也就是最後的存貨了。

李盛一隻前爪按住魚頭,另一隻前爪從魚的脊背處撓了撓,然後伸出爪勾,把這根大刺勾出來,然後張嘴叼住魚尾巴前爪一推,把魚翻了個面,跟剛才一樣把下面的兩根軟刺挑出來,這才舔舔嘴巴開動。

朱厚熜兩夫妻就在旁邊看著貓吃東西,李盛吃魚肉的時候不好咬,得先用爪子按住撕開,小朱還親自上手給他把魚肉撕開,還試圖親近一下昭昭,親自投餵一下,把魚肉放在手上讓昭昭過來吃,嗯,沒成功,昭昭沒給這個面子。

李盛要是心情好興許還配合一下鏟屎官,但是這會兒他很餓,嘴裡塞得滿滿的,忙著吃呢,就看見眼前的肉被拿起來了,他一邊往下嚥一邊抬頭瞪了朱厚熜一眼,很不客氣地從他手裡把魚肉扒拉出來自己吃——在你手裡一點點吃,多費勁啊,跟影視劇裡一碗藥拿小勺子喂半天一樣,不夠囉嗦的!

大貓貓吃完一條魚,打算開動第二條,一爪子把皇帝的手扒拉開了,擋光了你,都看不清魚刺在哪了,限制本貓貓發揮!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朱厚熜被嫌棄了也不說話,默默地接過黃錦遞過來的手巾擦擦手,又繼續圍觀,直到李盛吃完把盤子往前一推跑過去喝奶了,這才放下心來,能吃就沒事,他昨日過來看昭昭,睡得那麼沉,連魚乾放在鼻子前面都不醒,他可擔心了,晚上一直睡不好。

李盛幹完兩條小魚一碗肉羹半顆雞蛋黃,最後在喝羊奶的時候朱厚熜都有點擔心自家貓吃撐了,李盛才喝了小半碗就被拿走了,孫念過來摸摸貓肚肚,幫他揉揉:“昭昭吃太多了。”

李盛吃飽了,感覺整隻貓貓脾氣都緩和了,很好脾氣地任摸,甩了甩尾巴自己跳下去。

朱厚熜收拾收拾吃早飯,等吃完一看,昭昭又趴在桌子下面睡著了,他還是有些擔心,以前昭昭沒這麼嗜睡啊。

李盛是前陣子為了攢積分睡得太少了,如今左順門之事已經化解,他心裡放下一塊大石頭,放鬆了,就開始補覺。

孫念把貓貓抱起來帶到坤寧宮後殿去,她白日裡起居的屋子是一明兩暗的偏廳,昭昭被安置在臨窗的榻上,隔著一個小桌子,她就在另一邊看賬本做針線。

至於前朝事,皇帝都“受驚傷神”了,不管你楊慎是何等心思,在左順門哭喪這就是大不敬,何況,昔日楊廷和以辭官相脅,如今他這個兒子又聚集官員在朝中哭求相逼,父子相繼的執拗乖張藐視君王,朱厚熜對他的厭惡更深。

原本楊家父子二人,一人在內閣首輔,三朝老臣宰執天下,一人是經筵官,為新君講書,關係親近,多麼好的局面,誰曾想不過一二年間竟落得如今這個下場,更是令朝中諸位大臣心中警醒。

場大雨後,楊慎等人被看管起來,司禮監與錦衣衛勘察問詢,楊慎、王元正等七人拖著病體被髮往永昌衛戍邊,其餘人等各有懲戒。

而後,在朱厚熜的示意下,錦衣衛軍校開始查證左順門之事始末,聲勢浩大,頗有要辦成一樁大案的樣子。

楊一清已然還朝,便有人去拜見這位老大人,請求他去勸諫皇帝,如今朝中人心惶惶,他們都是聽過洪武年間大案的,若是事情鬧大了,這些人便回胡亂攀咬,屆時朝中大亂啊。

楊一清笑眯眯地把人勸走,心裡知道皇帝這不過是嚇唬人的,只看著官宦們被叫去審查問話,但是如今哪個人家遭災了?

大張旗鼓地鬧過這一場,,六日後,恭上聖母章聖皇太后冊寶的禮儀照常進行,朝中百官皆分列金水橋南側,表情恭敬秩序井然,內金水橋另一邊,就是左順門。

十日後,皇帝下令改稱孝宗皇帝為皇伯考,昭聖皇太后為皇伯母。

集議之時,上疏支援此事的隊伍壯大了,就連張太后的弟弟壽寧侯,竟然也公然支援皇帝,與當日群情激憤的樣子,已經是兩樣局面。

親弟弟竟然這樣軟骨頭,自己才是孝宗皇帝的皇后,是小皇帝名義上的母親才對!就算是如今形勢所迫,哪怕是不說話,也不能公然上議支援皇帝尊興獻帝為皇考啊!

但壽寧侯張家也是有苦說不出,去年大火,皇帝就陰陽怪氣地當眾問他們家,後來年節下賞賜皇親,他們家明明是皇太后的母家,卻沒有任何加封,想比當年孝宗武宗在時,顯得寥落許多,後來楊廷和及一眾老臣被迫離朝,更是讓張家警惕起來,這小皇帝別看年紀小,愣是冷心冷肺手腕狠著呢。

現在皇帝眼看著是要抬舉自己親爹親孃了,要是不識趣兒,誰知道這小皇帝還能幹出什麼事兒來,錦衣衛的馬還在街上跑著呢。

張太后命好,當皇后榮寵一輩子,習慣了別人都捧著哄著她,哪裡受得了這樣的冷待,在宮中為此傷心苦痛,甚至大病一場,朱厚熜只是禮節性地去看過兩次,令太醫好生照管便是了。

李盛站在宮牆上,看著有些冷清的寧壽宮,當日朱厚熜帶著母親來拜見,張太后是何等地威風尊貴,蔣太后跪下去她連眼皮都不帶抬一下的,誰能想到今日呢?

這件事平息過後,朱厚熜把朝中官員好生調整一番,楊慎那一幫子人走了,又空出來不少位置,正好張璁等人回京,這不正好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