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與言官的這場鬧劇越過嘉靖元年的冬日,一直持續到了嘉獎二年的春天,嘉靖二年元月,給事中李學曾等人接連上疏,多次彈劾彭澤堵塞言路。

朱厚熜繼續和稀泥,看著兩邊差不多了,就聽從吏部的建議,收回關於科道官員的批示,下令科道官員仍上疏如故舊例。

這樣一來,科道官員們滿意了,但彭澤不免有些難堪,他一個武宗朝老臣,被一群年輕氣盛的小官們逼到此等地步,自覺沒面子,於是多次上疏乞休,世宗不允,還多次賞賜嘉獎安撫。

元月十四日,御史曹嘉上言,認為楊廷和權柄太重,專擅朝綱,以首輔之威,鉗天下臣民之口,史道升之事便是明證,而且曹嘉格外有膽色,不光懟了楊廷和,內閣中與楊廷和親近的其他大臣也沒放過,都被他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

中心思想就是:“這幫子老臣擅權,在朝中威勢凌人,動輒就把我們貶斥遷調,這不只是在欺負我們這些小官,更是在欺負皇爺您啊,咱們都是皇上的人,要批評教導,自然有皇爺您做主,怎麼就輪到他楊廷和當這大明朝的家了?!”

不得不說,這話簡直說道朱厚熜心窩窩裡去了。

但面上,他還是要裝得一派溫良賢明,先是不疼不癢地叱責御史:“諸愛卿當同心一志,怎可妄自中傷他人,傷了同僚情分?”

但是具體懲罰呢?沒有。

朝中能做到一方主官的,都是人精子,一看這架勢,便知道皇帝是怎麼個意思了——做得很好,繼續!

於是,在嘉靖二年的春天,朱厚熜看著底下人吵來吵去吵成了一鍋粥,甚至還嫌棄這鍋粥不夠黏糊,有時候還親自下場多塞兩把柴禾。

李盛蹲在坤寧宮的後殿裡,皇后身邊的大宮女青蓮正拿著一塊塊布料往昭昭身上比劃,打算給他做點東西。

孫念在家中時候就愛鑽研吃食,進了宮,食材更豐富,廚藝人才更多,她也在美食這一事業上投入了無限的熱情。

從婆母蔣太后那裡得知皇爺腸胃不好,每逢換季總要噁心嘔吐,嚴重的時候甚至上吐下瀉,頭暈腦脹無法起身,孫念便在皇帝的飲食上花了一百二十分的心思,嚴格遵循太醫的囑咐,好生看著朱厚熜少食多餐。

其實,要李盛說,這就是腸胃感冒嘛,他有個同學,小學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天氣驟熱驟冷,都會病一場。

每日上午下午當間,孫念總要派人去文華殿送湯品點心,連帶著昭昭也跟著吃點,因為要清淡,因此味道也很輕,給貓貓喝也無妨的,起先孫念還擔心過,後來還是朱厚熜告訴他,當年在張景明府上,昭昭是一天兩個雞大腿,照樣活蹦亂跳,她這才放心。

但昭昭有時候吃激動了就會把下巴毛胸毛打溼,有時候還不樂意讓擦,嫌麻煩。

這會兒還沒有專門的寵物用品,於是孫念就想給昭昭做個小攔箍,把下巴毛擋住。

兩夫妻頭對頭在燈下畫了個花樣子,李盛湊過去瞧,嗯很眼熟,就是後

世的小嬰兒口水巾嘛(),不過更花哨一些。

娘娘⒄()⒄[(),這一塊好看。”

正在神遊的李盛低頭,是一塊黑色底摻金絲織的厚緞子,看著還行嘛。

看著昭昭低頭瞅,孫念笑眯眯地吩咐人把鏡子拿過來給昭昭看看,黑金搭配,尊貴又酷炫,可以!

大貓貓叫一聲,蹭蹭布料,孫念就讓人收起來。

李盛蹲好繼續當模特給宮女比劃,腦子裡卻不由得想起歷史上的這個時候。

歷史上的嘉靖二年很不安生,開年便有蒙古小王子犯邊,二月河南山東都有亂民,他自己也是被疾病纏身,身體虛弱了很長一段時間,對朝政力不從心,因此面對楊廷和的辭職威脅,是真的著急——自己病著,楊廷和再撂攤子,更沒法子了。

但是這一回,因為楊一清和王陽明早早被起用,被派出去巡視邊境鎮守關隘,可能是早有防備,蒙古雖說也有進犯,但並沒鬧起來,原有的兵亂也銷聲匿跡,沒了這些事兒添亂,朱厚熜明顯鬆快不少。

更何況,孫念總是盯著他的身體,早上陪著去遛彎,晚上盯著泡腳按摩,還每天都有加餐,朱厚熜今年春日倒是平安康健。

不光朱厚熜自己感嘆賢妻待我用心,蔣太后也是對孫念這個兒媳婦滿意極了,不愧是我丈夫生前親自選的人家,果然好家教。

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國家安定無災無禍,朱厚熜自然有精神來找楊廷和的麻煩了。

在科道言官的申討下,楊廷和率先再此上疏休,在他的帶動下,不久後,內閣大學士蔣冕、毛紀,兵部尚書彭澤、禮部尚書毛澄、刑部尚書林俊亦等各自以年老為由乞休,一時間辭職成風,竟無輔臣到內閣辦事,公文堆積,事務繁雜。

無論是楊廷和還是朝中大臣們,似乎都以為這只是又一次逼迫皇帝就範的政治作秀,但是,朱厚熜沒再給他們復職的機會。

自從他登基,但凡有爭執,這些人便以此相脅,這些武宗舊臣,以楊廷和為軸心,自成一派,偏偏又佔據了朝中各個重要關節,就像這次一樣,他們一起辭職,害得朝中大事都無人處理。

朱厚熜在文華殿中傳旨,明顯是壓著怒氣,就連旁邊過來商量的袁宗皋和張景明、孫交幾人都不說話,氣氛非常壓抑。

“傳令,召桂鄂、席書、張璁、霍韜四人進京。”——這是在大禮議之爭中投向皇帝的心腹之臣,他已經知道昭昭曾經為這幾人送行,還賜予寶珠,算是鐵桿帝黨;

毛澄乞休,袁宗皋任禮部尚書;

林俊亦乞休,以刑部左侍郎暫代職務;

彭澤乞休,召楊一清入京接替兵部尚書一職;

孫交起用為戶部侍郎,隨時準備接替戶部尚書;

......其他官員調動也不少。

在內閣諸人集體辭職的第二天,數道詔令從文華殿發出,朝野震驚。

新的領導班子開始略帶生疏地磨合,工作,事情仍然積壓著,但是緊要的檔案朱厚熜拿過來連夜商量批示下去了,剩下的,雖說事務繁雜,倒也不要緊。

朱厚熜坐在文華殿裡,像往常一樣接過坤寧宮送來的湯品,他聞到一股清苦的味道,低頭一看,今天是藥膳啊,連著兩夜都只睡了兩個時辰,他覺得腦袋悶痛,這兩天也沒好生吃飯,皇后這是擔心了。

味道真是不好聞,怪不得昭昭今天都不肯過來。

朱厚熜把有些苦澀的湯藥嚥下去,思緒有些飄遠了,這藥還是皇后叫了太醫給他定的藥方,藥雖苦,效用卻很不錯。

喝完後,他接過黃錦端來的蜜水,嘴裡已經苦得有些麻了。

但是,若忍不下這點苦,每逢天時變換他都要受一回罪,為了以後,這點苦,他還是能忍的。!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