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學校的稱呼(1 / 2)

中秋過後,北方的天氣逐漸變涼,當第一縷陽升起,微涼的氣息才開始漸漸消退。一路舟車勞頓的瓔珞公主依然沉睡在睡夢中,多日的行路讓這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感到些許疲憊。

王府裡,護衛們完成了清晨的第一次換班,昨夜職守的護衛們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向王府的膳房,這裡早已經準備好熱騰騰的早飯。

翠兒端著精緻的早飯來到趙斌房間,輕輕推開房門,將早餐放在桌子上,她轉頭望向床榻的帷幔,輕盈的呼吸聲斷斷續續傳來。

翠兒輕輕撩開帷幔,看著還在睡夢中的趙斌。她輕輕湊到趙斌耳邊,輕聲細語道:“王爺,該起床了!”

然而半晌過去了,卻沒有絲毫的回應,翠兒無奈的嘆了口氣,只得輕輕搖曳起趙斌的身體。

“王爺,該起床了!”

迷離的雙眼帶著不情願的表情睜開,看到眼前溫婉動人的女子,趙斌不由得撒嬌道:“再睡一會兒嘛!”

翠兒笑著去拽趙斌的胳膊:“不是王爺你說的嗎,太陽昇起來,你就起床,現在太陽都挺高的了!”

在翠兒的攙扶下,趙斌無奈從床榻上坐起來,慵懶的伸了一個懶腰。

“瓔珞醒了嗎?”趙斌淡淡的問道。

“還沒有呢!”

聽到瓔珞公主還沒有醒,趙斌身體向後一倒,咚的一聲又躺回了床上。

“再躺一會兒!”

剛躺下的趙斌還沒來得及閉上眼睛,臥室的門吱呀一聲又被人推開。靈兒端著水盆走了進來。

“王爺盥洗吧!”

趙斌嘆了口氣,無奈的從床上坐起,在兩個美麗侍女的服侍下起身穿衣。

吃過早飯,趙斌開始著手忙活自己的事情。臨近中午時分,趙瓔珞的才從房門中走出,睡了這麼長時間,可見她這一路確實累了。

“小懶蟲,這太陽都曬到屁股了才起床,小心以後找不到婆家。”趙斌半開玩笑的說道。

趙瓔珞見趙斌調侃自己,滿不在乎的說道:“哼,自古還沒聽說哪個公主找不到婆家的!”

“你也就是生在皇室,要是尋常百姓家,哪裡容的你這般慵懶!”

“哎呀,三哥,人家跑了這麼遠來看你,可不是聽你講大道理的!”趙瓔珞嬌嗔的說道。

趙斌心想也是,人家從京城跑到這裡來看自己,怎麼好意思在調侃人家,再說,自己起的也不是很早,再說下去,恐怕自己都要臉紅了。

“餓了吧,我讓膳房給你準備了吃食,吃完飯,三哥帶你去我的燕城轉一轉!”

聽到趙斌說要帶她出去玩,趙瓔珞的興致一下子提了起來。

早飯或者說是午飯過後,在王伍和十名護衛的保護下,趙斌帶著瓔珞公主,還有靈兒和翠兒一起出了王府的大門。

趙瓔珞四下望了望開口問道:“三哥,我昨晚聽靈兒說你在燕城建了一個叫什麼學堂的書院,聽說跟其他的書院不大一樣,我們去那裡看看吧?”

古代的學校,是按照禮制和規模來稱謂的,分為塾、庠、序、泮宮、辟雍等,這些稱謂,大抵是在上三代(夏、商、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並落定為禮制規範。

塾:是形聲字,“孰”通“熟”,意思為瓜果等作物成熟了,可以享用了;“土”指園地、地方;這兩個意思合起來表示享用成熟瓜果的地方。古時,瓜果作物成熟後摘收回來,就堆放在宅門內兩側的走廊或堂屋裡,是家人、族人們聚合嚐鮮的地方。

但是這種地方一年中只會在特定的季節使用幾次,平時大都空閒著,於是也就被兼做教書就讀之所。西周時,這種規制已經被確定下來,成為家族設定的初級學校,也稱為家塾或私塾。正所謂“古之教者,家有塾。”

其次是庠(xiang)讀二聲,“庠”是比“塾”規模和等級更大更高的學校。

序,本意是指房屋的東西牆,引申為場所,也做為學校的別稱。《周禮》記載:“春秋以禮會民,而射於州序。”“序”那時也是教xí射箭的場所,其部分功能類似於今天的體校,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去想,所謂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就包含射箭這樣的教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