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2 / 2)

可以這麼說,如果皇帝要夷三族,夏侯氏都跑不了。

夏侯家的家主和曹氏家主寒暄兩句後,便直接向著曹操走過來,望著身材並不高大的曹操,但卻滿臉豪氣的曹操,他眼中滿是欣賞重重地拍著曹操的肩膀道:“曹氏有孟德這樣的兒郎,是要興盛了。

譙縣有你這樣的兒郎,是能在太平軍之前儲存自身的。

只可惜我夏侯氏沒有你這樣的兒郎。

剛才孟德你說的很好,立家以忠義,夏侯氏世受皇恩,才有今日,怎麼能落於人後呢?

勤王之事絕對不能落下。

孟德賢侄,你看看你這幾個族兄弟,看中誰了,我讓他們隨你前往,奉你為主。”

夏侯家主這番話一出,瞬間就讓所有人都震驚了,他給曹操的可不僅僅是幾個夏侯氏的子弟,而是夏侯氏的投資,夏侯氏和曹氏之間的聯絡本就非常緊密,現在這是要繼續加強!

夏侯家主自己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他就是看好曹操這個人,眼見就算是平定了太平軍之亂,各地也要擁兵自重,形成諸侯局面,既然如此,自家人能撐得起來,自然是要幫自家人的。

曹操聞言大喜,若是能得到夏侯氏的幫助,他就更有把握勤王立功。

他本就準備聯絡夏侯氏,本來還以為要費一番功夫,沒想到夏侯氏的家主竟然主動提出幫他。

這讓他很是感動,抬眼望了望自己曹氏宗族的眾兄弟,又望了望面帶笑意的夏侯氏眾人,一時之間頗為感慨。

果然是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想要成就大業,就要依靠宗族兄弟才是,今日眾人,日後都是我的肱骨之人。

若是平定太平軍之後,真的因功成為了徵西將軍,定然多加征討,讓這些人都拜為將軍才是。

想著這些曹操當即就是深深的躬身作揖,面色鄭重,宛如誓言一般道:“操絕不辜負您的信任。”

……

“天下昏亂,社稷動盪,太平賊軍四起,進逼洛陽,皇室垂危。

操,不過郡中一匹夫,聲名卑微,才能猥瑣,幸得皇恩垂憐,添為議郎,又進都尉。

疾風之時,可知勁草,板蕩之日,可見忠臣,郡縣之中可有願意與操共同勤王的豪傑嗎?

操願意散盡家財,招募勇士,各持兵甲,奮武揚威,挽救大漢社稷。”

大漢三百年,讓天下人都知道了聲望是多麼珍貴的東西。

曹操曾經在沛郡之間遊蕩,後來舉茂才前往洛陽,闖下了名聲。

如今這些年積累的名聲終於揮了作用,他在沛郡之中一呼,加上沛郡曹氏和夏侯氏的名聲,郡縣之中來投奔他的豪傑之士多如過江之鯽。

僅僅縣中青壯前來參軍的就多達數千人,整個沛郡之中,能招募的鄉勇怕是有萬餘人了。

在曹氏和夏侯氏下定了決心之後,曹操便向整個沛郡的諸縣廣英雄帖,言明要建勤王軍,入洛陽勤王。

這次可就不是招募鄉勇了,而是邀請士族加入和大豪強加入,透露出的訊號很明顯,你們還在等什麼?

等著太平軍攻破縣城,然後把你們這些人全都扒皮搶掠一空嗎?

我曹孟德,有多能打,你們都很清楚吧?

洛陽頂級豪門,汝南袁氏的袁紹是我兄弟。

五姓家,齊公世子和我稱兄道弟,你們也應該知道。

數遍沛郡,有沒有人比我更有出息?

還不來投奔我,等到太平軍兵臨城下,別怪我見死不救。

曹操扯虎皮做大旗的舉動,產生了卓越的效果,各縣都踴躍的參軍,最關鍵的是,有許多略有家資的豪強地主都來投奔他。

這些人在經學門閥的時代,在官場上沒什麼地位,統帥自然算不上,但是其中有不少都是不世出的勐將,有的人,諸如典韋,單以武力值而論,甚至稱一句萬人敵也不為過。

這幅場景,就連兩千石的一郡之主,沛郡太守都做不到。

要知道這個時代可是視郡守若國主的,可見曹氏和夏侯氏在沛郡之中的威名,可見曹操當年刷名聲的重要性!

萬事俱備,舉起大旗,勤王起航!

————

武皇帝者,沛郡譙縣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先漢譙侯之後,譙侯者,沛王太后所出,沛孝王同母兄也。

武帝少豪爽,有權術,居於沛郡之間,而縱橫放蕩,不治行業,有任俠之風,族從兄弟皆敬之,族中宿老奇也,謂武帝曰:“曹氏百五十年,以恩寵進,今得麒麟子,能進公卿乎?!”

武帝慨然,曰:“無雙武襄侯有言:‘丈夫生於天地間,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豈可鬱郁於筆墨之間。’

令我亡時,刻‘漢徵西大將軍譙侯操之墓’,不負此生。”

族中愈奇也,而名傳郡縣,年二十,遂舉茂才!——《魏書·武帝本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