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海外自亂(2 / 2)

祝融氏猛然抬頭。

貂蟬道:“別驚訝,三仙教與永珍門、天機城不是一路了。”

也許在訊息不靈通的中原勢力眼中,海外仙道的主要勢力就是三仙教,其實並非如此。

三仙教只是太平道背後的支持者,真正的海外仙道,當年為秦始皇煉製萬壽無疆丹時大興,有三支主脈,為首的人物正是三位方士——徐福、盧生和侯生。

徐福自不必說了,歷朝歷代最有名的方士,更被海外仙道尊為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之主。

盧生也極為不凡,測大秦國運,留下“亡秦者胡也”的五字讖(chèn)語,始皇因此派出三百萬大軍北去擊胡,使咸陽空虛,外重內輕,最終被胡亥敗去國運,還真應了所言。

侯生則洞悉了十二金人的缺陷,與李斯聯手,將秘密藏於三千儒藏中,始皇震怒,為了保全十二金人,才聽信李斯,有了焚書坑儒之舉。

這三位都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絕世人物,於入世出世之間,走出了另一條道路。

他們本就傳承上古道法,又於海外開闢道場,故有海外仙道之稱。

其中徐福擅長煉丹,為海外三仙山之主,所傳的道統就是三仙教,所以三仙指的是三座仙山,而不是單指南華、左慈、于吉。

盧生擅長問卦,又痴迷偃甲之術,建玄器天機城,浮空於天,漂泊不定,整個門派都在不斷雲遊四方。

侯生擅長雜學,開闢的道統叫做永珍門,意為包羅永珍,門人相比起煉丹卜卦,更喜煉器馭獸,之前黃河一戰葬身於天師道劍下的海獸,就是其門下所出。

而這些具備強橫生命力的龐大海獸,不是平白無故誕生的,侯生尋找上古血脈,利用其血脈之力,與普通海獸結合,多番試驗,才有了結果,昔日祝融氏與玄冥氏,正是研究物件。

如此仇恨,當然不死不休。

恨屋及烏,祝融氏自然恨不得滅盡海外群仙,可現在一向同氣連枝的三仙教居然提出,滅永珍門?

祝融氏終於保持不住平靜:“娘娘是一己之念,還是三仙山主承諾?”

“是三仙山主親口應諾!”

三仙山主是徐福的另一稱呼,貂蟬道:“此事甚大,殿下登基之日,山主將化身來洛陽朝拜,再細細相商,本宮只負責傳話。”

祝融氏目光閃動,陷入沉思。

海外仙道這三大派中,南華傳三卷天書於張角,引發黃巾之亂,屬於內亂。

大漢周邊的七大異族,匈奴、鮮卑、山越、南蠻、西羌、烏桓、氐族,則是永珍門和天機城於背後支援,屬於外敵。

如今太平道涼透,貂蟬卻成了太子妃,三仙教看到新希望的同時,永珍門和天機城何去何從?

兩派所支援的外族勢力要入侵中原,才能攫取最大利益,如此反倒與三仙教產生衝突。

同理,三仙教現在如果還想正常入侵神州,就要跟在永珍門和天機城後面扶持蠻夷,將來就算功成,得到的收益肯定也是最少的。

所以海外三派開始分道揚鑣。

歷來不患寡而患不均,毋須離間之計,當不均出現,自然漸行漸遠。

而三仙教已經下了決定。

左右逢源的騎牆派是最沒好下場的,在成為另外兩派附庸和投向大漢皇朝相比,誰都知道怎麼選。

更重要的是,他們做的越多,貂蟬的真凰命格越穩固,日後大漢想要過河拆橋,都要掂量掂量了。

如此一來,海外三派反目。

三仙教佔據三大仙山,靈氣最好的洞天福地,永珍門和天機城早就眼熱,如果不想被兩派聯手滅去,唯有先下手為強……

這就是為要滅永珍門的原因。

當然,此等大事是大漢皇朝與三仙教的聯合,風雲變幻,莫可預測,但對於祝融氏而言,貂蟬拋下的誘餌實在不小,無數族人的仇恨,必須要以鮮血來洗刷。

她掌心向天,以額抵之,重新拜下:“娘娘所言為真,第八代雌龍祝融氏,當全力相助!”

貂蟬抿嘴一笑,徐徐坐下:“殿下登基在即,本宮同門葛玄可獻六轉仙丹,為大漢賀,卻受困於汝南袁氏,還請相救!另七大世家的女子,恃恩而驕,恃寵放曠,縱私慾,進讒言,令後宮不寧,本宮甚憂之!”

祝融氏默然片刻:“娘娘欲如何?”

“趕出宮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