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公子出使(2 / 2)

小說:諸天我為帝評論 作者:興霸天

嬴政並未在羋妃宮中就寢,而是回到章臺宮躬操文墨。

自從嬴政及冠後,大秦各地的奏章便向這裡源源彙集,哪怕這些奏章已經被呂不韋批閱過,嬴政也一絲不苟地取過,晝斷獄,夜理書,重看一遍,批閱下自己的意見,在事後予以比較,看是他的處理得當,還是呂不韋的作法更為老辣。

今晚,嬴政卻是捧起《呂氏春秋》,看得極為專注。

直到一位身姿挺拔的少年,來到案下,才抬起頭來:“先生,可看過這《呂氏春秋》?”

“不敢當大王此稱。”

蓋聶回答道:“有所耳聞,不曾看過。”

“達者為先,先生不僅擁有無雙劍術,更身懷縱橫之道,可為良師益友,不用自謙。”

嬴政伸手邀請,沒有半點秦王的架子,和聲道:“先生請看這句,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善用之則為禍,是否有道理?”

這句話出自蕩兵篇,意思是說,戰爭是不可放棄的,就像水和火一樣,善用就能為人造福,不善用就會釀成禍害。

蓋聶點頭:“有理。”

“看來先生也認為戰爭不可避免,政卻有不同見解!”

嬴政展開雙手,頭微微昂起,彷彿擁抱天下:“倘若這世間再無列國諸侯,紛亂不休,而是變成一個統一的帝國,是不是就能長治久安,百姓不用受戰亂之苦,兵就可偃也?”

旁人若說這話,不是自大瘋狂,就是不可理喻,但這一刻聽著嬴政低沉有力的聲音,蓋聶竟也受其感染,為之觸動,卻終究微微搖頭,吐出一個字來:“難!”

“自然是難的!”

嬴政道:“登山者,處已高矣,左右望,尚巍巍焉山在其上!我如今雖為秦王,但大權旁落,有名無實,更妄論七國,但終有一日,政將攀上那最高的山峰!”

蓋聶默然。

“聽聞江湖之上,人人都敬重俠義之士,先生以為,俠是何意?”

嬴政放下竹簡,提筆揮灑,寫了一個大大的字——俠!

蓋聶開口:“俠,是一個有力的人,幫助兩個弱小的人。”

“不錯!但幫助兩個弱小者是俠,幫助的人越多,就是將俠義之道傳播給越多的人,能夠幫助全天下的人,就是大俠!先生心中有俠,欲以強大庇護弱小,政心中也有俠,願結束七國紛爭,兵亂不休的亂局!”

這一刻,嬴政看向蓋聶,一字一句道:“先生可願助政,令天下一統,讓兵戈消弭?”

蓋聶握住長劍的手微微一緊,迎著嬴政那熠熠生輝的雙目,終於點頭:“聶願助大王!”

“好!得先生之助,何愁大業不成!”

嬴政大喜:“此次出使燕趙,政有一事,託付先生!”

……

……

“公子的車架來了!”

數日之後,咸陽東,崤山之上。

一眾儒家弟子眺望遠方,見到一隊馬車,由秦軍精銳護送而出。

他們立刻遙遙躬身,行了大禮。

直到韓非李斯出獄後,才將真正恩人告知,他們才知道,原來是秦王二公子相助,才能安然出獄。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此次秦國之行,當引以為戒!”

荀夫子的聲音則從後方的馬車悠悠傳來,透著欣慰。

經過牢獄之災,這些弟子確實成長了許多,體會到言有招禍,行有招辱,君子慎其所立的道理。

不過荀夫子還未察覺,他最得意的兩位門生,看向這片土地,這座都城的目光,都發生了變化。

韓非目露思索,李斯目光火熱。

法家的種子,深深埋下,只待破土發芽,結出參天大樹,改變七國,改變這整個天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