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〇章 重回德州 大勝大功(1 / 2)

小說:順明園招聘 作者:特別白

崇禎十二年正月十七,清軍在濟南的部隊開始驅趕濟南城以及附近的擄掠來的居民出城,將近二十萬餘人,清軍不住的驅趕急行,稍有落後者立刻是砍殺射殺,一路哭聲震天,悽慘不看。

清軍一萬五千餘,只有四千餘人驅趕和看守擄掠來的居民,其餘的主力則都是在親王多爾袞的率領下給這隊伍斷後,如臨大敵。

二十萬餘人,牲畜財物也都是眾多,卻沒有人敢於逃跑,老老實實的在四千多人的看守下一路的前行,回程經過德州的時候,膠州營花費大力氣修築的工事卻被山東總兵丘磊廢棄不用,率領所部兩千餘人龜縮城中,不敢出外攔截。

為什麼山東總兵丘磊的兵馬從六千餘人突然變成了兩千餘人,在聽到清軍大部進入山東之後,總兵丘磊彷徨無計,唯一能想起的卻是德州城李孟把那邊修築的好像是鐵桶一般,是個可以憑藉守備的好去處,帶兵朝著那邊竄了過去。

清軍距離他們還有幾百裡,可丘磊部惶惶然如喪家之犬,雖然不是潰逃,卻讓他們硬生生的跑出了潰逃的架勢,全軍在轉移到德州的路上差不多崩潰,到德州的時候只有身邊直屬的一千多人,之所以到現在這個數目,還是慢慢收攏起來的。

當清軍過境的時候,山東總兵丘磊連德州城城牆的都不敢上去,只敢呆在城中的宅園裡面拼命的給神像磕頭,乞求神靈保佑,讓清軍不要攻城。

那些被擄掠的漢民哭聲震天,站在城上的明軍士兵都是不忍觀看,被擄掠的漢民都是抱著一絲不切實際的希望,希望德州城的駐軍能出城來救援他們,當然他們要失望了。

德州城也是山東的大城之一,周圍的人口也不算少,按理說韃子這次來擄掠人口財物,彌補自己在關外的勞動力缺失,這德州城在回程擄掠的計劃之中,肯定不會輕易放棄,但這次清軍卻放棄了德州一帶,行色匆匆。

事實上,率領這次入關清軍的主帥睿親王多爾袞也是有擔憂,從牆子嶺和青山口入關的之後,北直隸連下州府縣城,把敢於野戰的明軍都是紛紛擊潰,可就算是打盧象升的幾千兵的時候,清軍的死傷也不過三百多人,而且那幾乎算是困獸猶鬥的死戰了,不能當作大明官軍的正常水平判斷。

在齊河縣附近的那場戰鬥,全是正白旗戰士的一千多人的騎兵隊伍,居然只有兩百多人跑了回來,還有一名參領折損在戰鬥中,跑回來的那名領軍的貝子和參領都是說遇見了明軍的大部隊,多爾袞對這個也是深信不疑,如果不是明軍的大部隊,怎麼能一下子吃掉自己的七百多騎兵。

多爾袞和代替嶽托領軍的杜度合計一下之後,認為這股明軍搞不好有八萬到十萬的數量,而且很有可能是從南直隸或者周圍調動的精銳明軍,從蘇北北上來勤王作戰,本來清軍就是孤軍深入擄掠人口,並不敢在大明糾纏的太深,眼下出現強敵,又是到了春天,就怕是回程路上河流開化,大隊人馬渡河的時候遇到麻煩。

此次入關,也算是多爾袞替自己積攢人望的機會,雖然眼下的皇太極頗為的器重他,諸貝勒之首的位置就是多爾袞的,但雙方從根子上畢竟有不同,多爾袞不願意自己的行動和做事上被人挑出毛病,招致些莫名的禍患。眼下已經是擄掠了大批的人口財物,擊潰了大明境內的軍隊,還擊殺了總督盧象升這樣的高官,目的已經是達到,不用繼續耽擱了,如果和“明軍的大軍”糾纏,萬一出個閃失,那可不值得了。

所以清軍並沒有繼續朝著高陽縣的方向派出探馬,只是在全身戒備那個方向,同時召回在周圍擄掠人口的小隊,稍加準備之後就朝著北直隸的方向撤離。清軍大部斷後,小心翼翼的朝著北面移動。

多爾袞有些小小的鬱悶,現下進入大明作戰是清朝內部的高層親貴人人爭搶的差事,看似老大的明帝國就好像是一隻肥羊,只要是有領兵出征的機會,肯定就能在這塊肥羊上割一刀,本以為這次來了也是輕而易舉,有大筆的財富,還有增長的聲望撈取,誰想到遇到了這樣的麻煩,當然是小麻煩。

離開山東境內之後,急行的清軍發現自己身後五十里之內並沒有明軍跟隨,這才是放下心來,開始從容的搶掠河間府境內的人口、牲畜。

在東昌府和濟南府交界處的分守四府參將李孟,他自然不知道賊酋多爾袞如此的小心提防,李孟在取得那場遭遇戰的勝利之後,再也不敢輕師冒進,後撤十里之後,和趙能領著的後隊匯合,然後派快馬傳信給馬罡率領的軍隊,讓他等待與李孟率領的軍隊合軍之後一同行動。

面對比自己人多的清軍,嚐到了苦頭的李孟已經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了,被幾道調撥命令搞得有些頭暈的馬罡部和李孟的軍隊合兵一處的時候,已經是正月二十五了,清軍已經是離開山東,進入北直隸的境內。

李孟的大軍緩緩前行,馬隊的一半騎兵被派出去搜尋,周圍三十里內的大隊人馬動向都被騎兵探馬監視。

經過那次遭遇戰的教訓之後,李孟再也不敢輕易的冒進,嚴格的按照靈山衛所那些老軍官的傳授,每日行進多少,規規矩矩的紮營,並提前檢視周圍的地形和戰場,從東昌府重新出發到濟南城的時候,山東境內中斷了幾天的訊息又是開始流轉起來。

雖說清軍進入了北直隸,可只要在河間府一天,身在德州城的山東巡撫顏繼祖就不敢有稍微的放鬆。

看著山東總兵丘磊的窩囊樣子還有手下那些無用的兵馬,想來也是指望不上了,思來想去,還是分守四府參將李孟的軍隊放心,而且聽說這支軍隊追擊韃子回到山東境內,當即是派人急召。

重新進入德州城的時候,李孟可並沒有什麼舊地重遊的心情,整個山東地面上的鄉紳豪強,在清軍一出德州之後,從前些日子的惶惶然不可終日,變得又是極為的活躍起來,參將李孟,膠州李二郎,眼下是山東唯一說話管用的角色,丘磊現在空掛著個總兵頭銜,手中的兵馬充其量也就是個守備都司的規模,可以不用去管他了。

豪強地主們,特別是在濟南府境內那些殘存的豪強的討好,讓膠州營的耳目重新變得靈便起來。

李孟現在知道若是自己追擊,清軍大可用擄掠來的漢民當炮灰,到時候自己殺是不殺,對方可以不當漢民的性命是回事,膠州營卻不能不重視,無論是如何,追上追不上是一個問題,追上了卻肯定是必死。

所以在山東巡撫顏繼祖調膠州營重入膠州駐守的命令傳來後,李孟沒有什麼別的意見,欣然前往。這命令與其說是命令倒不如說是請求,言談之中頗為的客氣,時至今日,膠州營李孟的地位愈發不同了。

雙方相見的地方依舊是在德州知州的大堂,不過這次的過程和上次卻有些細微的不同,因為押運糧餉來德州的登萊道柳清嵩已經是回到了掖縣,負責迎接相請的人變成了德州知州,這德州知州在李孟面前的態度就好像是謙卑的下人一樣,絲毫文貴武賤的姿態也看不見,客氣到了極點。

進入大堂,李孟卻小小的吃驚了下,山東巡撫顏繼祖和監軍劉元斌按照身份,本應該端坐在哪裡,可這次居然是站在了堂前,見到李孟過來,兩人頗為客氣的拱手作揖,雖然說幅度不大,但這已經是壞掉所謂官場規矩。

儘管這兩個人的態度客氣,不過那臉上的笑容就連李孟都能看出來是強擠的,但肯定不是對李孟虛假,而是心情本就是低落。

巡撫顏繼祖和監軍劉元斌臉色差不多是完全灰敗的模樣,正是所謂強顏歡笑,濟南城失陷是小事,十幾萬山東子民被擄掠是小事,死傷同樣是十幾萬這也是小事,可親藩德王,奉國將軍被滿清擄掠,這就是大事了。

失陷親藩,在大明律裡是極重的大罪,而且崇禎皇帝極為看中此事,巡撫總兵參將什麼的死了,他老人家未必動心,但死掉一個宗室,即便是關係再遠,崇禎皇帝也是看得比天要大,何況是這種近支的藩王被擄掠。

按照崇禎那種嚴苛的性格,顏繼祖和劉元斌都已經是覺得下場不妙了,見到李孟還能笑出來已經是多年為官的養氣功夫了得。

雖說預料到自己的下場不好,可這山東還是要守好,如果再鬧出什麼亂子來,恐怕自己的家人子侄就要受到株連,崇禎皇帝並不是做不出來。

對面兩人頹喪,李孟的心情也未必好到什麼地方去,三個人都是陰沉著臉坐在大堂上,幾個人客氣了幾句,山東巡撫顏繼祖就直截了當的開口說道:

“李大人一路辛勞,不過本撫卻不能讓你歇息,實在是抱歉,而今韃虜尚在北直隸河間府、天津三衛一帶活動,魯地未脫險境,還要勞煩李大人鎮守了。”

李孟客氣的拱手說道:

“巡撫大人哪裡話,這本就是下官的本份,本官進城時候已經是佈置了下去,各路兵馬各安本份,盡責防禦,還請大人放心。”

顏繼祖臉上又是擠出些笑容,點點頭。不過終究是前途灰暗,禍患重重,坐在那裡嘆了口氣,找不出話來。邊上的監軍太監劉元斌臉上在開始的假笑之後,更是沒有一點的亮色,直接開口喪氣道:

“咱家當時豬油蒙了心,一邊是江西的監軍鎮守,一邊是山東,本想山東距離京師近些,找個機會回去尋個好差事,誰想到命不好,趕上這韃子進關,竟是處處大禍,沒有一場勝仗,就算是把銀子都使上,恐怕也沒用了。”

這話灰心之極,就連太監慣有的那種尖利嗓音都變的低沉下來,方才這番話本來不是能當著人講的,可監軍太監劉元斌絲毫不在乎,沒有避諱的就說了出來,可見他的心思差不多已經是絕望了。

聽著看著這兩個人的表現,李孟本就不好的心情也愈發的低沉,不過聽到劉元斌說起戰事無勝,李孟雖然不覺得在齊河縣那邊的遭遇戰如何的光榮,但畢竟自家的兒郎拼死作戰取得了勝利,不能就這麼埋沒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